京西门头沟雁翅镇 春季茶飘香

  • 2017-04-19 08:50:01
  • 京郊日报

4月的京郊,春意渐浓。在京西门头沟雁翅镇,沉寂了一冬的山茶小镇也随万物复苏起来。这处以种植黄芩茶为主的基地,是北京灵之秀茶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民一手打造起来的。

17年前,从国企辞职下海的张建民,开办了京西首家茶艺馆,在随后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这位外表柔弱的女子将京西特有的黄芩、酸枣芽等自然资源培育成了极具商业价值和文化内涵的山茶产业,并带动当地山区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与茶结缘开办茶馆

在与茶结缘之前,张建民是京西文艺界有名的“百灵鸟”。“其实我最早是做护士的,但是走上舞台,做一名歌唱家一直是我心中的一个梦想。”张建民说,1993年,在单位的支持下,她走出了医院,考入了首都联大中国歌剧舞剧院艺术系,经过三年的专业学习后,她成了一名独唱演员,并多次参加各地及央视的音乐会,还考取了文艺中级职称。

1996年,在前往云南德宏的一次演出中,张建民观赏到了傣家茶楼的“三道茶”表演,她被茶楼的美景和茶道的魅力深深吸引,也由此萌生了开办一家特色茶楼的想法。从那之后,张建民就开始积累自己对茶的认识。“有时接到福建、浙江这些茶乡的演出邀请,即便酬劳很少,我也愿意前往。”张建民说,因为可以顺便参观那里的茶园,学习人家的茶企管理经验,她觉得非常开心。

2001年12月28日,经过多年的精心筹备,张建民的首家灵之秀茶艺馆正式开业,这也是京西地区的首家茶馆。门头沟的说书文化底蕴深厚,这种艺术又与茶馆紧密相连,但在开业之初,灵之秀茶艺馆的生意却冷冷清清。“曾经的演员经历此时给了我很大帮助,平时只要有单位请我唱歌,我就要求再表演一套茶艺,就这样把灵之秀茶艺表演成功搬上了舞台。”张建民说,通过在社区、舞台进行表演,推广茶艺,灵之秀渐渐打响了知名度,很多人也慕名而来,到茶馆喝茶。

打造山茶特色品牌

刚开始,张建民也跟其他同行一样,卖安溪铁观音、云南普洱、西湖龙井等大家比较熟知的茶叶。后来,有人建议她应该把家乡的山茶开发一下,做出自己的品牌特色,她便开始认真钻研。

张建民家乡的山茶,就是生长在门头沟深山的野生黄芩。“小时候,每年暑假,父亲都会带着我和哥哥、弟弟上九龙山顶采山茶。当时,来我们村下乡的知青们都喝这种茶。”为了寻找优质的野生种源,张建民带着员工跑遍了京西的大山。一次,他们到北京的最高峰——灵山采集野生茶种,边采集边拍片,以便今后进行科普研究、开发宣传。突然,张建民不小心从山上滚落下来。当时她的脚腕钻心地疼痛,又瞬间传遍全身,头上直冒冷汗。可是因为预期任务没有完成,她只能忍住剧痛,坚持指挥大家把所有的工作做完。下山到医院就诊拍片后,发现左脚踝关节已经骨折,立马打了石膏。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可张建民一天都没有休息,第二天,就在司机的接送下上班了。为此,现在她每次上山,家人都还替她捏一把汗。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市农林科学院专家的指导下,2002年,张建民把灵之秀牌野山茶系列产品推向了市场,包括黄芩茶、举人茶和百花茶,并先后注册了“灵之秀”、“举人茶”和“荣德泰”等商标。张建民在原有的加工基础上对黄芩茶加以改良,并加入了玫瑰花、金莲花,使它不仅味道甘甜,而且清热去火,深受大家欢迎。除了有名的黄芩茶,张建民还推出了同样具有京西地域特色、利用京西传统工艺加工而成的山茶珍品——酸枣芽茶。这种茶有“色鲜润、香浓郁、味醇爽、形秀美”四大特点,所以一经推出,也很快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带动深山农民致富

从创办企业开始,张建民就以“推进生态经济、弘扬京西文化、培育山茶品牌、发展特色产业”为己任。2005年7月,张建民牵头成立了“北京市门头沟区灵之秀野山茶协会”,并在清水镇瓦窑沟试种黄芩茶取得成功,之后开始在全区推广黄芩人工驯化种植技术;8月28日,在张建民的精心组织下,在灵之秀野山茶种植基地灵山瓦窑沟里成功举办了“北方有嘉木首届京西山茶节”;2006年底,她又邀请国内茶界知名专家、学者、教授和经理人在京西龙泉宾馆举办了“首届山茶与生态经济论坛”。

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形势分析,2008年初,张建民决定让灵之秀公司与雁翅镇大村地区6个村的167个山茶种植专业户,联合成立北京市首家山茶种植合作社北京灵之秀大村山茶种植专业合作社,并亲自担任理事长。这在大村历史上是一次革命性的变化,在灵之秀公司历史上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在张建民个人历史上也是一次重大抉择。

合作社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盈余主要按照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的原则规范运营,投资一千万元建立了有机农产品加工厂和销售中心,形成了野山茶等农产品“种加销”新型生态产业链,依托“灵之秀”品牌打市场,将农民组织起来进行种植基地的有机管理,与农户签订黄芩保护价收购合同,使处于深山区的雁翅镇,涌现出了以农村妇女为主的第一批种茶、采茶、制茶的新型特色茶农。

合作社建立初期,产品以黄芩茶、酸枣芽茶系列为主,但当张建民得知许多农民家里都有大量的核桃、杏扁等农产品难于出售时,她开始考虑进行干果、杂粮等农产品的初加工,将产品品种系列化,为农民解决实际困难。2008年秋,公司增加了核桃、山杏扁、杂粮等系列产品,使产品真正走向了品种系列化。

不惧挫折坚持初心

在张建民的领导下,合作社立足于京西灵山秀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农工贸技一体化发展与独特的品牌创业之路,2010年,北京灵之秀大村山茶种植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北京市“首批市级示范合作社”,成为北京市合作社建设的成功典范。

其实,在创业的十余年间,张建民也遭遇过不少挫折:比如开设茶馆选址失败、遇到冻雨等自然灾害等,但是她都坚持了下来。“创业这么多年,我觉得这已经不是我一个人的事业,我的身后还有很多家庭,对于深山区的农民家庭来说,山茶产业几乎是他们全部的未来和希望。”张建民说,每当遇到困难挫折、市场经济形势不好等各方压力让她难以承受时,她也常常想到放弃,停下脚步休息一下。而且以她目前的资产积累她完全可以结束打拼,去过安逸的生活,可想起深山农民那一双双期待的眼睛,她知道她不能。

2014年,在合作社成立的第七个年头,令人始料未及的事情发生了,大村地区遭遇了罕见的冻雨,核桃树芽、杏花几乎全部刮落。社员们面临核桃扁杏两大支柱产业欠收甚至绝收的困境,唯一的希望只有黄芩茶了。张建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要和茶农们一起对抗自然灾害。当年,在资金极为紧缺、销售遭遇瓶颈的窘境下,她毅然决然地抵押了自家的房产、向银行申请了贷款、调配了充足的车辆资金深入各村进行黄芩收购,并加班加点生产,最终确保了6个村200多户社员的黄芩春茶抢收和加工入库。9年来,合作社种植黄芩4000多亩,带动了271户茶农增收。在采茶制茶季节,还吸纳上百名临时工,有效促进了当地农民的就业。

在张建民的辛勤努力下,目前灵之秀已发展成为集品茶、售茶、茶艺培训、文化交流、有机农产品产加销等为一体的京西著名企业,并开始逐步向旅游产业延伸。对张建民来说,对于山茶的热爱,不会随着时间而改变。她将怀着一颗虔诚的心,继续着京西山茶,香飘四方。

  • 编辑:综合编辑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