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象空间举办“光华之路——中国现代艺术展”

  • 2017-04-21 10:14:32
  • 北京青年报

◎谭秦

“光华之路——中国现代艺术展”

展览地点: 势象空间

展览时间: 2017年4月8日-5月8日

本文讲述的联展“光华之路”,是由势象空间呈现的12位现代艺术大家。进入园区就看到了前苏联风格的立柱旁有巨幅海报,展厅虚掩着木质老门,透过门廊可见前言、作品和展陈,进入展场后,文献、画作、小房子、老照片逐一出现。

印章与人的面貌

展柜中的两组印章让我凝神很久。卫天霖的印章14枚,有方印名章、字号章、长方闲款、圆形姓氏和展览特制章,体例有文人的雅印,也有新中国成立以来常见的名章,风格则或雅致或清新,或凝重或孱弱。张正宇的印章7方,印石略大且可蹲下来平视,可辨无涯轩的斋号、阿福的小字、江山多娇的毛诗择句。旁边还有新中国初期的信封、老城区某路某号的地址,小字毛笔行书流畅亲切,让我们遥想那段岁月和他们的情谊。墙面上悬挂着祝大年的中幅工笔重彩作品《傣族村寨》、两幅《女模特》、一幅《丁香》,熟悉的风格,细节生动传神,色彩自然丰富。

展厅中间特别吸引人的是定制搭建的一排高约两米小房子,长约七八米,经展厅的灯光一照非常工整新颖。内部无梁无窗,宽则两个人通过需要侧身,进入内部一看就很明了,数位扫描输出的照片仅巴掌大小,配上了精美的淡金色外框,攒三聚五错落呈现,白光灯光从顶部柔和洒下,直望到头真是洁净光明,是曰“光华之路”。这是“大章建筑事务所设计师戴璞”的特别设计,配合展览的整体氛围和老照片的独特味道,让我感觉到有点像一座微缩的教堂,或是一座纪念馆、一座供养的神龛。起首两张照片是蔡元培先生,一张签注“1908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研修期间”,另一张只签注了名字。这种照片极具吸引力,并令人陡然而生敬意。第一张蔡氏时年40岁,时代仍是大清,他早于22岁中举三年后进士且殿试点入翰林院。是年甲午战争爆发,他开始接触西学并至上海创办教育,后来创办教育会、艺专并广延精英,以个案人物的角度而言,他确实可以作为中国教育的起点。从这个小房子一张张看过去,感觉穿越到了民国时代,展览海报中的肖像也是从中选取,身着长袍或那个年代的西装,神采俊美干净,充满生命力。陈丹青先生在介绍鲁迅的讲座时也特别提到了“人的面貌”,这和新时代明媚的笑、深沉的笑迥乎不同。

小房子的外侧依然是展墙,增加了许多挂画面积和新的空间结构。在本展中最年长的卫天霖(1898年-1977年)先生的展区,非常吸引人的是他留学日本回来时带的高尔夫球杆、球杆包和木剑。表面上是90年前的实物,定睛可见其做工的精良和历经使用的磨损,更深层次是这组物件伴随着主人怎样经历了时代,躲过了浩劫。从教育角度而言,这17根球杆加上那把剑道之木,背后是放松生活和对艺术、体育、武术和文化全方位的沿袭和精进,承载了那个年代的光华。

新老“光华路”

这样一个文献型具象艺术联展,除了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和典型的风格,此番推出的某些作品实属稀缺,比如版画家古元的水彩画,设计家张正宇的国画,陶艺家祝大年的工笔重彩。再如焦墨大家张仃的《两道门之晨》(1995年),温润通透,印款益彰。苏天赐70岁画的油画《山村》苍莽厚重,完全恢复了艺术功力。沙耆留学比利时的大幅木板油画《女神》落款“龙年春”(应为1940年),健硕白皙的欧洲古典美,卓越的人体塑造能力。吴冠中1959年的水彩《秧苗》宛若刚刚抛入水中,田埂上的斗笠和叠放的苗托生动踏实;1997年特装书扉页的“原作”则讲述了那场展览背后的故事。张光宇的少数民族人物油画,漫画山水都流露着独特的造型本领;两组京剧脸谱,颠倒绘制的那组非常工整,脸谱和髯口色彩极匀,题楷工整灵动;另一组是放肆涂色后剪贴而成,立体感强但有一种粗糙。

曾和人聊到了吴大羽,他说其作品都是完成状态但从不署名,展厅中一件标注为1980年的作品典型无疑,色彩丰富,笔势激荡。另三张作品显然只涂了一层颜色,仿佛仅仅是完成了构图和色彩的分配,其中两张80年代作品的笔法积郁、色调冲撞,另一张60年代的更显淡雅,笔触多层生动。我认为这不是先生的完成状态,而是某种境遇而停下来,试图择日再创作,这样的作品市场价值被降低(没完成)但学术价值非常高。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不善处事两次被革公职,成为上海油雕院专任画家第二年就遭遇“文革”,早年所作巨幅油画等大量作品都毁于其间。1982年劫后余生首展,后旅法学术,两岸展览再引轰动,又六年辞世。留下百余幅油画、数千幅蜡笔画,大量的草图、素描、诗稿、札记随笔,成为他个人和那段历史的文献宝库。所以后来参观园内的吴大羽纪念馆和张光宇纪念馆,得知还在乌镇、上海、香港有分支时非常感慨,这是一件学术价值巨大的行动。

笔者观展写笔记时吸引了一位长者的关注,其面相像极了张光宇,客套之后他自报家门是其幺儿(今年80岁)。每周来三天,是本展年龄最大的志愿者,却是参展艺术家中最小的家属。他详细讲述了家庭从1937年至1947年在渝、沪、港、缅、桂、港、京的工作和抗日期间的生活,以及建国初调入央美和工美等等典故。再回头看那两幅少数民族肖像和两套脸谱,回忆刚刚在纪念馆看到的众多原作、草稿、实物和《大闹天宫》动画片,更加深刻地感动着我。

回家的路上遭遇了晚高峰,京通路、四五环水泄不通,不远处就是光华路,本展中许多老先生创立和奉献的地方,也是当年众多学子投考的殿堂——中央工艺美院。在这个“光华路”上,留下了老一辈的探索,中青年的努力,当然也会有后来人的继承或者遗忘。供图/势象空间

  • 编辑:综合编辑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