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北京城楼 忆古都历史

  • 2017-05-07 08:40:32
  • 北京旅游网

在古代,城楼是城市建筑中必不可少的。作为六朝古都的北京城当然也少不了城楼,而且连接北京城墙的城楼大大小小有几十座之多。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城楼大部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拆除了。如今,京城的城楼只有寥寥几座了。

1、天安门城楼

天安门位于北京城传统的中轴线上,始建于1417年(明永乐十五年),建成于1420年(明永乐十八年),是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天安门城楼在明代初称“承天门”,建成时只是一座黄瓦飞檐三层楼式的五座木牌坊,牌坊正中高悬“承天之门”匾额。承天之门寓有“承天启运”和“受命于天”之意,喻示封建皇帝是“受命于天”的,替天行使权力,理应万世为尊。

1457年,承天门遭雷击起火被毁,1465年由工部尚书白圭主持重建。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城,承天门又毁于战火。1651年(清顺治八年),清世祖福临下令大规模重建,并更名承天门为“天安门”。

天安门城楼,由于兵火战乱,长期失修,建筑结构已严重坏损变形,主体严重下沉。新中国成立后,虽经多次维修加固,但未能彻底解决问题。1969年,河北邢台地区发生地震,使天安门城楼损坏变形更甚。1969年底国务院决定:彻底拆除天安门城楼,在原址、按原规格和原建筑形式重新修建天安门城楼。1970年重修后的天安门比原来高了83厘米,通高为34.7米(原高为33.87米)。1988年1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天安门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有汉白玉石的须弥座,总高34.7米。城楼上60根朱红色通天圆柱,地面金砖铺成,一平如砥;高大而色彩浓郁的墙台,上有两层重檐楼,有黄色琉璃瓦,东西九间,南北五间,象征皇权的“九五之尊”。南北两面均为菱花格扇门,36扇朱红菱花门扉;天花、门拱、梁枋上雕绘着传统的金龙彩绘和吉祥图案;贴金的“双龙合玺”彩锦,团龙图案的天花藻井,使整个大殿庄严雄伟,金碧辉煌。殿内由一个450公斤八角宫灯和16个各重350公斤的六角宫灯组成的众星捧月图案。

地址:天安门广场北端

交通:地铁1号线(天安门东、西站);公交1.4.52路。

2、正阳门城楼和箭楼

正阳门,俗称前门,原名丽正门,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北京城内城正南方向的门,位于天安门广场南缘,前门大街北端,处在北京城的南北中轴线上,现存城楼与箭楼。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永乐十七年(1419年)将元大都南城垣向南移建800米,原来北京城墙正中的丽正门迁建到今正阳门的位置,仍旧称为丽正门。正统元年(1436年)改称正阳门。“正阳”二字颇有寓意,始出于战国时楚国屈原的《远游》篇,曰:“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辞源》、《辞海》等对“正阳”的解释有三种含义:一为南方日中之气;二指帝王,古人以日为人君之象,而日为众阳之宗,故以“正阳” 指帝王;三是农历四月为正阳,即春日生机盎然。用今天的话说“正阳”富有吉祥之意,而“正阳门”即为“吉祥之门”。

正统四年(1439年),在京师各城门外添建箭楼,以加强京师的防御能力,正阳门也在此时建成正阳门箭楼。城楼与箭楼之间形成一座大瓮城,南北长108米,东西宽88.6米。瓮城的四个方向各开有拱券式门洞。

正阳门箭楼在1900年义和团拳民焚烧前门外大栅栏时被飞溅火星引燃烧毁,城楼在当年冬天被生火取暖的印度士兵不慎烧毁,目前的正阳门是民国三年(1914年)改建的。为改善交通,正阳门瓮城在 1915年被北洋政府内务总长朱启钤拆除。1965年经周恩来批示,正阳门城楼和箭楼得以保留。

正阳门在砖砌城台上建有城楼,占地3047平方米,城台高13.2米,南北上沿各有1.2米高的宇墙。城台正中辟有券门,门内设千斤闸。城楼高两层,为灰筒瓦绿琉璃剪边,重檐歇山式三滴水结构。城楼的楼上、楼下均四面有门。面宽七间(41米),进深三间(21米)。上下均有回廊。楼身宽36.7 米,深16.5米,高27.3米。整座城楼的整体高度为42米,在北京所有城门中最高大的一座。

正阳门城楼南设有箭楼,占地 2147平方米,砖砌壁垒式建筑。顶部为灰筒瓦绿琉璃剪边、重檐歇山顶。箭楼上下共有四层,南边为楼北边为抱厦;南侧面宽七间,宽62米,进深12米;楼高26米,连城台通高38米,也是北京所有箭楼中最高大的一座。箭楼设四层箭孔,每层13个(内城其余八门箭楼为每层12个箭孔),东西各设4层箭孔,每层4孔。 正阳门箭楼形式比较独特,一直被看成是老北京的象征。城楼上有北京民俗民览馆。

地址:天安门广场南端正阳门城楼

交通:地铁2号线前门站

3、永定门

永定门城楼是明清北京城中轴线的南起点,也是北京外城七门中最为高大的一座城门。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俺答汗率兵攻至京城近郊。两年后,给事中朱伯宸建议修筑外城,以加强北京的城防。工程开始后不久,发现实际工程量比原设想要大得多,人力财力均不足,于是便决定分期施工。

鉴于当时北京城外南部一带都是北京重要的商贸区,且天坛、山川坛(后称先农坛)和一批达官显贵都在此处,所以工程首先从北京城的南部开始,工程在包筑了南城之后停工。之后各朝代在明王朝走下坡路的情况下,再也没能继续建设,使得北京城自此形成了“凸”字形状。而建好的外城正门则取皇都永远安定的寓意,定名永定门。

永定门的建立虽然主要出于军事上的目的,但是规划设计上却主要照顾到北京城市中轴线。从内城正门——正阳门向南的一条中轴线直对永定门的设计方法,使得北京城中轴线向南延长了近一倍。永定门成为北京中轴线的南端点和外城的标志建筑。

过去,永定门是北京通往京南的重要通道,商业非常繁荣。永定门外则是北京外城城门中风景最美的一处。20世纪30年代瑞典的建筑学家奥斯伍尔德·喜仁龙在考察完北京的所有城门后,在《北京的城墙与城门》中曾用这样的话描述当时永定门的情景:“瓮城内景色优美,有若干树木和店铺。除了用长扁担挑着筐子的人,还有人力车、手推车、骆驼队和军用物资(运往南面营地),山流不息地从这里通过······”

永定门原来由箭楼、瓮城和城楼组成,20世纪50年代被拆除。2004年为了恢复中轴线的南端点和南城的重要标志,复建了永定门城楼。城楼总高26米,面阔五间,三重檐歇山顶。城楼复建过程中不但挖掘了原城楼基础,参阅了原始测绘图纸,而且施工工艺上也严格按照传统工艺。城楼主体的柱子是采用南非进口的12根铁力木(又称铁梨木),这种木料密度极高,放入水中都会沉没。

如今,复建完成的永定门城楼再次呈现了北京古城完整的中轴线景观。城楼前的空地上植树、种草,建成大片绿地。经过清淤治理之后的护城河,碧水荡漾,整修一新的永定门城楼,与护城河水交相辉映,成为北京新的一景。

地址: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近南二环路)

交通:地铁14号线永定门外站

4、德胜门箭楼

德胜门为北京内城的九门之一,有关德胜门名称的由来目前准确可考的情况是,元朝末年,明朝大将军徐达率军攻破了元朝的大都城(即今北京城),元朝从此灭亡。当时,元大都城北城墙上有两座门:东为安贞门,西为健德门。明军占领北京之后,将元大都的北城墙南移五里,在今德胜门、安定门一线重筑新城,并将安贞门的名改为安定门,将健德门改名为德胜门。此次改名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防御北元势力的南侵,加强边防;二是安定民心军心。取“德胜”之名,即取旗开得胜之意,颂扬朱元璋“兴仁义之师”推翻元朝的丰功伟业,并用以启示后人永远效仿他“以德治天下”。相关历史文献顾炎武《昌平山水记》中记载:“京师九门,其西北曰德胜门,元之健德门也。洪武元年九月,大将军徐达改今名。”

德胜门原有城楼、箭楼和瓮城等建筑,如今瓮城及城楼均无,唯箭楼孓然独存。德胜门箭楼同瓮城一起,构成保护城门的军事堡垒,始建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此后,历代都对城门和箭楼进行维修。1951年国家拨款修缮。1980年再次进行全面修缮。1982年设立文保所,并对外开放。1992年恢复瓮城内的真武庙。现箭楼上长年举办历史古钱币展。德胜门箭楼是北京市的重点文物,是北京市的一大旅游胜地。

箭楼雄居于砖石结构的高大城墙之上,城台高12.6米,墙体有收分,东西宽约39.5米。箭楼坐南朝北,灰筒瓦绿剪边重檐歇山顶,其俯视平面为倒“凸”字形,前楼后厦合为一体。三座过梁式门朝南开,北侧楼体面宽7间,东西度34米,南北宽12米。南侧庑座面宽5间,东西宽25米,南北宽7.6米,楼体高19.6米。楼上下共有四层,并有箭窗82个,其中北侧48个,东西两侧各17个,作为守城时对外射击的孔道。

地址:西城区德胜门东大街9号

交通:地铁2号线积水潭站

5、东南角楼

东便门有座灰色古箭楼,绿色琉璃瓦顶,开了四层箭窗。这座箭楼因地处内城东南角,也称东南箭楼,或东南角楼。东南箭楼和东便门的一段古城墙合称为明城墙遗址公园。古朴漂亮的箭楼是公园镇园之宝。

北京城在明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修筑完北京城四座古箭楼。城墙高12米,箭楼高17米。它的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南北长39米,东西宽45米,共有箭窗144个。就是说古代防御战斗中,应该有144个梁山好汉小李广花荣一样的神箭手,加上运箭和备用人员,得有200多名士兵。

东南箭楼里有四层阁楼,直角大堂有20根大红金柱,古箭楼有两扇4米多宽的大红门,一个向北开、另一个大门向西开。这座平面呈木工曲尺形的建筑,外观是非常雄伟壮观的,四面城垣,重檐歇山顶,砖木结构房顶是绿色琉璃瓦剪边。其建筑独到之处在于两正脊相交成十字后,各自向外推出一个小歇山顶,交点托出一个高1.3米的绿琉璃宝顶,在灰色墙体映衬下,华丽而不媚俗,庄严而不呆板,楼体前楼后厦,平面是别具一格的曲尺形。

地址:东城区崇文门东大街9号

交通:乘坐41、43、44、59、610、713、820、特2路公交车,东便门站下车即到。

  • 编辑:综合编辑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