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首晒外国文物清单

  • 2017-05-14 14:56:36
  • 北京青年报

故宫首晒外国文物清单,一万三千余件分为十一大类展出数量不到6%。

本报讯(记者  王岩)昨天,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正式开馆。同时,故宫晒出了院藏外国文物清单,总共1.3万余件、11大类。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厦门以其特殊地位,成为能最早感受和汇集丝绸之路舶来品的地方。那些通过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运送到中国、进入紫禁城的各色物品,至今收藏于故宫博物院,成为当年中外交流的见证,也成为最终确定馆址在此的重要原因。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故宫博物院收藏了1.3万余件珍贵西洋文物,而文物展出数量不到6%。现在这些外国文物藏品有很大一部分将会逐步“入住”鼓浪屿外国文物馆,与海内外观众见面。

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这些外国文物,均是海外贸易、商品交流、使节纳贡汇集而来,是中华文明古国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此次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首展共展出藏品219件(套),展品品类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展现了所属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风貌,也映射出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盛况。故宫方面昨天同时晒出院藏外国文物清单,满足公众的好奇心。

1.3万余件外国文物分类清单

1.机械钟表:1500件。涉及英国、法国、瑞士、德国等。种类包括:钟、怀表、唱机、八音盒、街头风琴、炮车模型、船舰模型、机械玩偶等。钟表自进入中国宫廷一直受到皇帝和后妃的喜爱。西方各国钟表通过诸多渠道传入中国宫廷。宫廷内务府造办处建立了专门的制作机构。在民间也出现广州等制造中心,其产品也大量进入宫廷。宫廷机械钟表和玩具收藏成为当时中国此类收藏之翘楚。

2.科技仪器:700件左右。涉及英国、法国等。西方传教士作为西方科学的传播者任职于宫廷,大大促进了宫廷科学的进步,因此之故,清宫收藏中出现了众多类别的科学仪器。包括天文仪器中的地球仪、天体仪、太阳系仪、浑仪、各类日晷、月晷、星晷、星盘等,数学仪器中的算尺、比例尺、各种算筹、手动计算器、各种数学用表等。绘图仪器有比例规、双脚规、半圆分角器等。

3.织绣:100件左右。现在故宫收藏的外国织物包括英国、俄罗斯等欧洲国家的羊毛制品、哆罗呢、缎、纱,亚洲各国包括日本、朝鲜、琉球等国的织物,显示出各自文化的独特气质。

4.医学文物:200件左右。清宫对西洋医学十分看重。遗留有包括西医诊疗器具、各种药露、成药品、保健用具等众多文物。

5.生活用具:1300件左右。绝大部分都是晚清和溥仪小朝廷时期的文物,和日常生活关系密切,都是当时宫廷日常生活中实际使用的物品。包括玩具、卷烟、咖啡具、灯具、电话、自行车、留声机、唱片、洋蜡、香料、化妆品、香水、粉盒等。

6.典籍类:随着清宫中西文化交流,大量西方科学和宗教著作被介绍到中国和宫廷之内,并刊刻出版了各种中文和满文的西洋科学论著书籍。

7.武备:约370件左右。在清宫武备收藏中有一定数量的外国武器,如刀、剑和火枪等。刀剑多为朝鲜、琉球、廓尔喀(今尼泊尔)等周边国家之物,也有西洋国家如英国、荷兰等。火枪则主要来自西洋国家。

8.宗教:100件左右。印度、尼泊尔造像通过西藏地区的政教首领陆续进献给清朝皇帝,成为清宫佛堂的重要供奉品。

9.工艺类:约4500余件。清宫曾经收存和置办有很多外国工艺品,但存留至今的主要是日本漆器和痕都斯坦玉器。日本漆器数量大,种类多,内容丰富。主要是用于盛装皇帝喜爱的古董珍玩或当时的精美工艺品。它们大都得到了很好的保存。痕都斯坦玉器(约500件)曾引起乾隆皇帝的极大兴趣,成为宫廷玉器收藏的重要品种。

10.外国文物:1800件左右。外国文物是故宫25大类藏品之一,包罗万象,涵盖极广。产地包括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俄罗斯等国,美洲的美国,非洲的埃及,亚洲的日本、朝鲜等国;种类包括瓷器、银器、铜器、铁器、珐琅、漆器、木雕、玻璃器、绘画、丝织品等。这部分文物中有的是直接承继原来清宫的旧藏,有的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以个人名义捐献的。

11.国际礼品:2822件。为新中国成立后个人捐献的外国文物,以及中央政府拨交故宫博物院保存的国际礼品。供图/故宫

  • 编辑:综合编辑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