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工艺“四大名旦”:雕漆

  • 2017-05-19 09:54:15
  • 京郊日报

鼎盛中华

▲龙纹捧盒

《核舟记》记载:“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今有雕漆大师殷秀云,能于漆层之上运刀如笔,山水、楼阁、人物、鸟兽,俨然若图画,为绝佳耳。

雕漆也叫剔红,是一种把天然漆料在胎上涂抹出一定厚度,再用刀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雕刻花纹的技法。2006年,雕漆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景泰蓝、玉雕、象牙雕刻同被列为京城工艺“四大名旦”。虽同为京城工艺“四大名旦”,雕漆与其它三者不同,它是在光滑柔软、易于变形的漆层上进行雕刻,极其考验创作者的功力,而且很多直线、波浪线要一刀到底,不能停顿,不能重来,不能出错,一着不慎,原来的工作就要前功尽弃,因此,素有“出刀无悔”之说。要在漆层上进行人物刻画,做到衣袂飘飘、活灵活现更是难上加难,没有数十年的功力很难下“笔”。因此,以前雕漆的题材大多为山水、花鸟。而在殷秀云的雕漆作品中,神采飞扬的人物题材居多。近五十载的兢兢业业,让她练就了极其精湛的雕刻技法,立体雕塑和象牙雕刻技法的融入,更使她刀下的众生百相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开创了雕漆作品以人物为主题的艺术风格。

无论是1974年殷秀云设计制作大型雕漆屏风《洛神赋》,还是一举夺得了1980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和优秀创作设计奖的牙型摆件《郑和宝船》,或是为纪念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献礼的《鼎盛中华》,无不凝聚了雕漆艺术的精髓,体现着雕漆的最高水平。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小时候露天电影里一段象牙雕刻的宣传片,让象牙雕刻在殷秀云的心里萌出了芽。带着对象牙雕刻由衷的热爱和出于为家庭减轻负担的考虑,殷秀云在知道北京工艺美术学校象牙雕刻专业招生的消息时,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三年美好的学习时光转瞬即逝,毕业之际,命运却跟殷秀云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她被分配到了北京工艺美术厂的雕漆车间。这对过去从未见过雕漆,一直梦想在象牙雕刻的艺术殿堂里徜徉的殷秀云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眼见着自己的象牙雕刻梦碎,她哭过,闹过情绪,找领导提意见。然而,纵使有一万个不愿意,殷秀云还是只能走进雕漆车间的大门。谁知这一走,就是一辈子。

在雕漆车间,她碰到了几位善良的老师傅,“师傅们鼓励我说,你既然学了象牙雕刻,牙雕的人物那么美,那么漂亮,而雕漆由于受材质各方面的限制,一直把雕漆的人物作为配景,你可以利用学到的牙雕知识和雕漆结合,给它转嫁过来。”是啊,象牙雕刻主要是以人物为主,如果能够在雕漆上运用象牙雕刻的手法,既符合自己的兴趣,又能改良一下雕漆的人物表现,岂不美哉?这对于当时不情不愿的殷秀云而言无疑是极具正能量的鼓励。于是,殷秀云整理情绪,开始跟着师傅一起学习磨工具,“手压着刀,稍不小心就把手都给磨漏了,从里边渗出血来,破了之后又长出新肉,特别疼,但这是基本技能,必须掌握。”像做象牙雕刻那样在雕漆上做出唯美人物的愿望给了殷秀云满满的激情和动力,她觉得自己无所畏惧,无所不能。她把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当当,不停地学习、练习。白天跟着师傅学技法,吃了晚饭再去北京站画素描,回到宿舍已经是差不多晚上十点多了,有时候回去晚了,就只能爬墙头进去。

第一次“试水”是在一件15寸的雕漆瓶上。殷秀云设计了傣族和佤族的两名少数民族少女挑着担子去赶集的情景,背景有竹楼、河流和小动物。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而其新意的构思、扎实的雕刻技艺,获得一致好评。正是这第一件作品《赶摆》让殷秀云对雕漆的认识发生了改变。在后来的几年间,殷秀云设计制作了一批表现人物的作品,像《扎倮打虎》《牧鹅图》《牧鸭图》《牧鹿图》《洛神赋》等,这些作品中人物的五官、神态、衣纹的处理都非常的精细和成功。“别人不能做的我给做成功了”,这种成就感让殷秀云在雕漆艺术中找到了认同和喜悦,也让她在雕漆行业一直这么做下来了。

在工艺美术厂期间,殷秀云继续着新的探索——她尝试将多种工艺结合在一起创作新产品。“有一次我在故宫看到一个木胎的雕漆船,受这个启发我回来搞了一个一米多长的凤船。整个船体是雕漆的凤的造型,两边翅膀是金漆镶嵌,船上有三层楼阁,窗户和柱子用的是花丝镶嵌,里边12个形态各异的象牙人物,其中有9个是我自己雕刻的。船上的小桌子是景泰蓝工艺,船的后尾是玉雕,做得非常成功,在当年的北京市工艺美术展当场被外商订走,这代表多种工艺结合产品成功了。”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殷秀云所强调和坚持的。“现在会干雕漆的人基本都在50岁以上,有的已经六七十岁,因为他们从事的行业和接受的教育有限,很难做出革命性的创新。”她希望有更多的年轻的生命和年轻的思想能为雕漆输入新鲜的血液;她希望有更多的人把雕漆艺术与其它艺术形式结合,把雕漆融入服装设计中,融入首饰设计中,让传统技艺和现代审美相融合,让雕漆这门古老技艺焕发新的生命活力。

与其说当初的被迫转行成就了现在的殷秀云,倒不如说机会总会垂青有实力者,执著和勤奋才是获得幸运的杀手锏,“不服输”的人其实到哪里都可以出成绩。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如果说,对殷秀云而言,象牙雕刻是她的“一见钟情”,那么她和雕漆就是“日久生情”。然而,和雕漆的这段“情路”也是曲折不断。正是殷秀云数十年如一日的始终坚守,才让这份感情得以开花结果。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由于市场转型、生产周期长、投资大及管理体制变化等原因,雕漆行业发生萎缩,雕漆厂不复存在。此时,已经年逾四十的殷秀云再一次面临了二十年前的情况——被迫改行,进入景泰蓝行业。这段经历是殷秀云记忆中最难过的时候,“因为我做雕漆二十多年了,已经对雕漆产生了深厚的感情,非常不舍得放弃,但又不得不放弃。”

殷秀云终究还是舍不下雕漆。怀着对雕漆的热爱,带着骨子里的那股从未磨灭的倔劲儿,殷秀云坚定了要将“雕漆路”继续走下去的决心。于是,她决定和北京通州的一家民营雕漆工厂合作。尽管这家工厂给殷秀云的工资每月只有一千多元,甚至在经营困难的时候差不多两年都没有给殷秀云开过一分钱,但是在这里殷秀云可以让自己的雕漆手艺不至于生疏,还可以给自己留下几件作品,更重要的是,此时的殷秀云已经深深地感受到“雕漆也是一个让人欲罢不能的行业”,它神奇到可以让她忘却一切烦恼。她怀揣着这份厚重的感情,在这家厂子一干就将近二十年。

现在,殷秀云已经在雕漆行业坚守近五十年,她深切地感受到雕漆行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雕漆用料珍稀昂贵。雕漆用的漆是天然大漆,产量很低。一棵成年的树需要16年才能割漆,一年的产量只有250克。割漆的时候,需要用特殊的刀割开漆树树皮,用贝壳或者树叶一滴滴地接着,然后放到木桶里去。

雕漆工艺繁琐耗时。做一件雕漆作品分为十几道工序,有设计、胎胚、作地、光漆、画印、雕刻、烘烤、磨活、退活、磨铜口、作里抛光等。光漆在古代称为髹漆,是最麻烦的一道工序。它要用真丝的丝团沾满大漆,在胎体上旋转式地擦拭,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厚度要恰到好处,而且两次光漆的时间要间隔一致,否则出来的颜色就会不一样。光漆对环境要求非常高,温度和湿度一定要合适。在冬天的北京,一天只能光1层漆。一毫米厚的漆需要光20层,大型的雕漆作品需要大约12毫米厚的漆,就要光240层,仅光漆就需要大半年的时间。

青年传承人才稀缺。一个新人进入行业,磨刀就要花上至少大半年。此后,就是雕漆技艺中最基础的锦文的雕刻。锦文是雕漆行业的传统底纹图案,分天文、地文、水文,加起来有上百种,常用的有三种。“刻这最基础的3种锦文就要练习至少半年时间,一个学徒要把手头的技艺练到纯熟,起码要3年才能‘出徒’。”要达到入门水平,至少要花七年时间,想成为“大师”则需要经过30年左右的磨炼。现在的雕刻技师,平均年龄已经在50岁以上,国家级大师只剩下四位。由于工作难度大,且收入并不高,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学徒。因此,如果一旦老人故去,青黄不接,雕刻中那些要靠口传心授、师傅带徒弟传承下来的某些工艺就会失传,失传后将很难恢复。

从唐代开始,雕漆已经走过了1000多年的时光。雕漆作品的来之不易,加上其造型的雍容华贵,让它具有崇高社会地位,一直是皇家宫廷御用器物。时过境迁,这一中华文明独有的文化符号却在面临生存危机,见过真正的雕漆作品的人寥寥无几,了解雕漆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尽管雕漆濒临失传的现实一直是殷秀云心头上的一块石头,尽管想要永远醉心于雕漆事业的决心终将敌不过光阴,但是一如她从未放弃过雕漆那般,她依旧始终坚守着对雕漆的希望,“我相信雕漆永远不会灭绝的,永远会有人在传承这个。”如今,殷秀云在位于北京光明桥西的百工坊创办了一间工作室,在那里她继续着自己所热爱的雕漆创作,她还在高校带研究生,她希望能够将这一民族的精华传承下去,不让老祖宗留下的工艺消失。

殷秀云对雕漆始终如一的爱和坚守恰恰印证了那句:因为一旦开始,便不能终止。这才叫作真正的坚持。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仰面花

认识殷秀云的人,常常会用“技艺精湛、勤勉敬业、不争名利、为人厚道朴实”这样的词语来形容她。与一些热衷于被冠以“大师”名号的人不同,殷秀云这样真正被国家认可的老前辈们却更愿意以“艺人”自居:“我就是一个一辈子踏踏实实做雕漆的,时间长了,经验多了,就是一个艺人而已。”在一次采访中她说:“别人可以尊重你,但自己不能太把自己当成什么了。”尽管已经达到了如今的艺术高度,殷秀云还是认为自己一直在学习的路上。在雕漆工艺这样一个“慢工出细活儿”的行业,有时候慢到好几年才能出一件作品,如果不是因为不计较个人的收入,以一颗纯粹的心对待手中的每一笔每一画,又怎么耐得住清贫,扛得了寂寞,在这个行业里一待就是近五十载?这种对于艺术的谦卑恰恰是一个真正的大师才能具备的品格。

正是殷秀云日复一日地用自己的双手雕刻、摩挲每件剔红作品,才让雕漆呈现出成熟温婉的红,才让精心剔出的纹样更加活灵活现。与此同时,这一件件被精心孕育的剔红作品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殷秀云。

天然大漆具有防潮、抗热、耐酸碱等特点,让长期接触大漆的殷秀云能保持着比起同龄人更显年轻的容颜。更重要的是,殷秀云身上那股淡然、谦和的品质是不是恰恰像极了雕漆那热烈而沉静,低调而尊贵的气质?

雕漆工艺历史小百科

雕漆工艺和其它的传统艺术一样,有其自身的发展和风格演变过程。史料记载,北京雕漆始于唐代,兴于宋、元,盛于明、清。

宋、元的雕漆工艺,在唐代的基础上有了很大发展,逐渐形成刀法藏锋不露、磨工圆滑的风格。宋、元的雕漆一般为锡胎和金银胎,品种以盒为主。刀法灵巧,刀口圆滑,花卉图案多为“死地花”(即不雕刻锦纹图案的花卉),富有浓厚的装饰趣味,给人以浑厚古朴的印象。

明代是我国雕漆艺术成熟的时期,并以明永乐、宣德两世为最盛。明朝统治者为了享乐,于明永乐年间在北京设有果园厂,这是当时宫廷制造雕漆工艺品的大型官办手工业作坊,制作出的工艺品供宫廷使用,生产的数量很大,技艺制作在继承宋、元风格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提高。当时的雕漆制品,仍以红为多,朱红含紫,稳重沉着。品种也以盒为多,盘、匣次之;小件较多,大件较少。制胎则以木胎、锡胎为主,也有金银胎。在图案方面,山水人物、花卉鸟兽的题材较多,这与元代花卉、锦地的做法大不相同,其刀法流畅,藏锋清楚,较宋、元两代的刀法变化要多,雕刻工细,表现形象生动。明代建立的果园厂,集中了全国各地雕漆艺人,为雕漆工艺在北京地区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此,北京雕漆作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漆器品种兴盛起来。据考证,除当时的果园厂官办雕漆生产外,民间的雕漆制作行业也有所发展,有的已作为一般商品在民间出售和流传。

清代的雕漆工艺品,大多数是在乾隆和嘉庆年间所制。在乾隆年间,由于皇帝本人喜爱雕漆制品,因此,大力提倡生产,宫廷所用的雕漆品种繁多,这样便使雕漆生产在乾隆时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局面。当时的雕漆制品,品种丰富,大屏风、桌椅、小盘、小盒、小瓶、小罐都有。以木胎、锡胎为主,也有用脱胎的,造型精致,富于变化,颜色也增多,并且还有与玉石镶嵌结合而成的产品。图案方面,除花鸟、人物外,开始有各种吉祥如意的图案。在构图上绵密多层次,以多见长,和明代不同的是不注重磨工,但是,具有严谨、精致、华丽的特色;以花卉题材为多,有穿枝过梗、自然灵活、层次鲜明、立体感较强等特点。但是,繁荣一时的北京雕漆,在乾隆以后却逐渐衰退,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已无官营作坊,技艺几乎失传。后由于清宫内需要修理雕漆工艺品,北京的民间雕漆又兴起。对于北京雕漆的恢复,清末时期的“继古斋”在雕漆历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并对近代北京雕漆技艺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民国时期,北京雕漆开始有了比较大的发展。1920-1934年之间,雕漆作坊发展到几十家,大都设在崇文门、前门及朝阳门一带。产品以造型大方、胎型规矩、漆色鲜艳、雕刻精细、锦纹多样而著称。由于当时“继古斋”的生意兴隆,相继又发展起来一些别的字号,如“德成雕漆局”、“中和雕漆局”等,一时从事雕漆的作坊竟有五六十家之多,“德成雕漆局”专门制作仿明产品,使雕漆工艺更加丰富起来。

  • 编辑:综合编辑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