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俗博物馆在东岳庙举办活动 小朋友们体验民俗

  • 2017-05-29 07:12:27
  • 北京日报

27日上午,孩子们在东岳庙内学习包粽子。本报记者 邓伟摄

本报记者 徐颢哲

端午节将至,除了吃粽子,还有什么讲究?27日上午的东岳庙,用热闹丰富的活动回答了这个问题。北京民俗博物馆在这里举办“我们的节日·端午节系列文化活动”,吸引了来自北京白家庄小学、北方之星翠林幼儿园的近百位小朋友参加。包粽子、画泥人、扎风筝、做香囊,小家伙们成了东岳庙里最忙碌的人,一上午时间,要体验“端午民俗课”的全部内容,可真忙不过来呢!

刚过9时,北京市级非遗项目“幡鼓齐动十三档”中最受欢迎的舞龙会档就在东岳庙门口开始了精彩表演。鼓声响起,一黄一红两条“端午龙”在东岳庙前的广场上交互穿梭。不少好动的小男孩早已按捺不住,身子也跟着端午龙扭动起来。

走进东岳庙的大门,小跨院里一张八仙桌进入视线,桌前挂着钟馗像,桌上摆放艾草、菖蒲,完完整整地复原了北京人过端午的“老例”。北京民俗博物馆馆长张鑫宇介绍,端午节在中国民间有特殊地位,而东岳庙一直都是北京人在传统节日聚会的地儿,“以前的老北京过端午,家家户户都会有这样的设置,现在的孩子能在东岳庙见到这些,特别有意义。”

小跨院中间的长桌上,依次为做香囊、系五彩绳、画泥人、扎风筝等体验区。不少孩子看到这些新鲜玩意儿,跃跃欲试。迷你端午风筝体验区前,张氏宫廷风筝工坊的工艺大师张铁山身边,围了一大堆好奇的小脑袋,张爷爷手把手地教孩子们怎么把风筝扎结实。小风筝有大讲究,除了粽子形的风筝面寓意端午节外,张铁山也告诉孩子们风筝面打孔位置的原理:“这个小孔刚好在黄金分割点上,拴上线风筝才能受力均匀,飞得更稳。”

而小跨院另一侧的包粽子体验区人气最旺。身穿白衣的大师傅拿起两片苇叶,在中间一折,卷成了锥筒状,然后放入大枣,灌进糯米,压实包好之后,再拿来一根马莲草,结结实实地扎上三圈,系成结,一个圆鼓鼓的粽子就在他手里诞生了。大师傅包粽子动作熟练,旁边学习的小朋友可有些急了,“慢些包,慢些包。”一直挨着大师傅的林同学,戴着一副眼镜,学得格外认真。几次失败后,他向身边的小伙伴总结经验道:“糯米要一次抓满,苇叶要裹实在,你看我这样!”这架势,简直要把大师傅比下去。

本次活动还特别安排了“端午民俗知识”讲座。一些小朋友们坐在小板凳上,饶有兴味地听工作人员讲古时候的孩子们怎么过端午节:“那时候大人喝雄黄酒辟邪,小孩就剪艾虎,或者在脑门儿上拿雄黄酒画一个‘王老虎’,民间寓意是虎虎实实,在这一年里不仅会有好身体,也会有好运气。”更有老师一边给孩子们的手腕上系上五色的长命缕,一边嘱咐,“记着戴到端午节那天再取下来,可以驱除疾病哦!”

5月27日至30日,北京民俗博物馆“东岳雅集”还将举办“端午国际文化季”。27日是特邀日,为特邀的53个国家首席媒体及国内外各界人士准备了汉服秀、民乐、诗歌朗诵、京剧等表演项目。此外,还有拓片、木刻、版画、书法、太极、茶道、汉服礼仪等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以及《传统汉服展览》《端午钟馗书画展》《陶瓷艺术品展》《古代民俗藏品文化展》等多个精品展览,将让国内外游客在互动体验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

  • 编辑:综合编辑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