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徽背后的百年高校往事(图)

  • 2017-08-04 09:33:22
  • 京郊日报

作者: 张鹏

陈强在他的校徽展馆里。

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

上世纪60年代初佩戴校徽的大学生。

电影《女大学生宿舍》中佩戴校徽的大学生。

高考恢复后的大学生。

“校徽是一座弯弯的桥,中学在这头,大学在那头;校徽是一只摇摇的船,我们在这头,明天在那头;校徽是一轮圆圆的月,思念在这头,岁月在那头。就让我们戴上这枚校徽,追随弦歌不辍的悠悠文脉,再续心中未了的校园情缘吧!”

这段饱含情怀的文字是陈强为8月19日将要举办的“青春在这里醒来——纪念恢复高考四十周年答谢校徽展”撰写的开篇语,陈强多年来收藏的数千枚校徽以及和校徽有关的老照片、老物件将在展览中和大家见面。那些带着鲜明时代印记的校徽,凝聚着几代人的青春往事,也构成了一部中国百年高校的变迁史。

最美还是民国老校徽

陈强收集老校徽已经有10余年,在这个收藏领域算是“先行者”,说起最初萌生收藏老校徽的念头,竟是源于母校的一场“变故”。

陈强告诉我,他1997年毕业于武汉水运工程学院,但是在2000年中国高校合并的大潮中却永远失去了母校。“在此之前母校已经改名,后又经历三校合一,成为一座完全陌生的学校。听到这个消息,我翻箱倒柜找出母校的校徽别在胸前,我和许许多多迷失在高校合并潮中的学子一样,对着校徽只能长叹一声:再也回不去了!”他慨叹:“重新戴上母校的校徽,虽然收拾不起岁月,但多少能拾起当年的心情。”就是从那时,他对收藏老校徽萌发了兴趣。

十多年来,陈强利用业余时间四处淘宝,没事就去转旧货市场,逛各种论坛,见到好东西,不惜高价也要收过来。“前些年老校徽的收藏还不热,价钱也不贵,如今很多藏品的价格都翻番了。”然而,陈强表示,他收藏老校徽不为升值,只是为了情怀。为此他去年在朝阳区黑桥艺术村租下一间厂房,开了一家“徽映青春记忆馆”,分类陈列他收藏的数千枚校徽,这也是国内第一家以校徽为主题的展览馆。

在陈强的藏品中,最珍贵的一部分是民国老校徽,和我们印象中那种千篇一律的长方形小牌牌不同,民国校徽形状各异,有盾形、圆形、三角形,精致美观,带着强烈的设计感;质地有银质,铜质,还有彩色珐琅,每一件都如同艺术品,令人爱不释手。

“纵观中国大学校徽的百年变迁,走的是一条‘西风东渐、东西交融、本土特色’的发展历程。民国初期,很多大学的校徽带有明显的西方痕迹,以欧美名校校徽为模仿蓝本,例如1895年创办的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新式大学——北洋大学堂的校徽就是仿照牛津、剑桥、哈佛大学的盾形校徽,象征着高贵、荣耀、庄重、典雅等多种寓意。”陈强收藏的国立北洋大学、上海大同大学都是这样的盾形校徽。

而属于中国本土特色的校徽则是由圆形校徽开启的,北大校徽被认为是第一枚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校徽,篆体“北大”两个字第一次把中国书法用于校徽,此后书法成为校徽设计的一个重要元素,而这枚校徽的设计者正是鲁迅。

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被刘半农戏称作“哭脸校徽”。这枚著名的“哭脸校徽”一度成为北大的标志,一直沿用到1949年。北大校徽引领了一股圆形校徽的风潮,在陈强的藏品中可以看到,当时的中国大学、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朝阳大学等都设计了圆形校徽,校徽连接细链与搭扣,可以别在衣服的扣眼中,非常别致。

校徽背后的高校传统与文化

北大校徽开启中国高校校徽文化的传统后,民国时代各大学对校徽的设计不遗余力,精益求精,校徽成为学校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的艺术化体现,并反映出学校的历史传统与文化积淀。

“民国校徽如今已经成为收藏热点,一方面跟物以稀为贵有关,更多的原因在于它具备的民国特质,有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民国学校教授治校,崇尚个性与独立,校徽也因此体现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参差多态。”陈强表示,民国校徽是他最钟爱的藏品,每淘到一枚他就会欣喜若狂。

当时北京聚集了全国最多的“国”字头大学,校徽上“国立”二字出现最多,中规中矩,庄重大气,而上海高校则截然不同,从校徽上就可以看出鲜明的海派风格。“既不带有地域名,也不带有城市名,而是以极具文化内涵和意蕴的名称命名,这种现象可谓上海独有,比如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交通大学等,而上海的私立大学校名也是别有意味,如光华大学、大同大学、大夏大学。”陈强收集的民国老校徽中,校徽上的上海成了足以傲视全国的、堪称惊艳的风景线。

民国时期上海的教会大学是全国最多的,首屈一指的是圣约翰大学。陈强收藏了多枚圣约翰大学不同时期的校徽,皆为圆形,上半弧形有中文校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源自孔子格言;下半弧形有英文“LIGHT and  TRUTH”,是英文校训“光与真理”。

民国上海的私立大学也写下了一部传奇,它们振臂一呼成为空谷足音般的时代绝响,复旦大学、大夏大学、光华大学则是这种自由精神的典范。陈强收藏的一枚光华大学的校徽上有两个圆圈组成的环形,外圈代表太阳,内圈代表月亮,寓意“日月光华,复兮旦兮”,出自《尚书大传·虞夏传》里的《卿云歌》,这正是校名的出处。

“抗日战争时期,北方各高校纷纷转战大后方,国民党政府下令,将各个高校学生佩戴校徽一律改为倒三角形制,于是,出现了大量三角形校徽,有专家解读三角形校徽的含义,认为其中包含着‘智、仁、勇’的寓意。”在陈强收集的三角形民国校徽中,最为珍贵的一枚是西南联大的校徽,上面是简洁的“联大”两字,倒三角又被等分成3个三角形,寓意为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联合而成,让人不禁追忆战火烽烟中,联大三校师生背井离乡,流亡万里,坚持“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信念。8年中,联大培养学生8000多人,其中毕业生2500多人,创造了古今中外教育史上罕见的奇迹。

“毛体”校徽与昙花一现的高校

新中国成立后的高校校徽也有了很大变化。大学校徽的形态告别了民国时期的盾形、圆形、三角形的多元形态,基本上以长条形为主,字体大多用政要名人书法,其中大气磅礴的“毛体”成为一道极具中国特色的风景线。

“集字之风古已有之,是将前代某一书家的字迹搜罗并集成为书法作品,毛泽东题字的高产区是高校,同时也是集字的‘多发区’。据统计,毛泽东一生中为19所大学题过字,今天仍存在的有16所,这16所中还有4所因改名不得不把相应的字进行补缀。然而,现在用毛体字作校名的竟多达数百所,几乎占到全部高校的一半。可见,货真价实的毛泽东题字也就占3%左右,其余大多是集字而成。”陈强说。

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高校校徽虽然从外表看不如民国校徽异彩纷呈,但是如果了解到它们背后那些特殊的历史,亦会感慨万千。例如陈强藏品中有北京劳动学院、北京铁道医学院的校徽,这些大学的名字几乎不被人所知,原来,它们是当年高校“大跃进”的产物,昙花一现之后就永远消失了。这些学校存在时间短,学生少,因而它们的校徽在收藏圈子里身价飙升。

另一种带着鲜明时代印记的校徽是“五七大学”校徽。五七大学是根据毛泽东的《五七指示》创办的一种自称为大学的农民技术学校。1969年5月7日,河南省大城中学更名为“大城五七大学”,学制一年,设文艺、电工、农技、兽医、师资、会计、木工等专业,这是目前资料显示的第一家“五七大学”,最多时,全国共有“五七大学”7449所(含共产主义大学),在校学生92.28万人。1980年教育部召开“五七大学”座谈会,相关“大学”或停办,或转型,“五七大学”从此销声匿迹。

“文革”期间,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大学纷纷改名,名称有着鲜明的时代色彩,湖北艺术学院改为工农兵文艺学院,北京第二医学院改为白求恩医学院,北京体育学院改为北京工农兵体育学院,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改为东方红大学。这些特殊的校徽如今也是弥足珍贵。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还出现过一种数量很少的橘红色校徽,为收藏者青睐,因为它们记录了一代人的辛酸往事。作家黄虹坚的中篇小说《橘红色的校徽》揭开了这个秘密。原来,“文革”结束后,大学校园里出现了一批特殊的学生,是“回炉”的“文革”老五届大学生,这批在“文革”中失学、未能完成正规教育的大学生渴求重新学习,上书中央要求返校读书,所以才有了“回炉”政策。校园里老师戴的是红校徽,学生戴的是白校徽,怎么确认回炉生呢?于是就出现了“回炉生”专门佩戴的橘红色校徽,这在历史上是唯一的一届,永远的一届。

“校徽背后的人,背后的情怀,都是一段有温度的青春!”陈强感慨地说。他表示,自己收集老校徽,开设“徽映青春记忆馆”,就是想通过校徽帮人们和青春重逢,即使是回不去的母校,也有着割不断的情感。“就让我们借这枚小小的校徽,来追随徜徉在象牙塔中的时光,续写每个人心中未了的青春之缘吧。”

  • 编辑:张晓芳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