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一座剧院,一种文化日子

  • 2017-08-30 09:07:47
  • 北京日报

作者: 韩轩

或许因为出入剧场太过频繁,媒体人一贯是挑剔的。对舞台上的纷繁复杂,总习惯了保持一双“冷眼”。可这一次,媒体人却被时长5个小时的瓦格纳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打动——不仅为舞台上的故事,更因剧院中的观众。

让大多数人坐5个小时是一件枯燥的事,更何况是看一部长达5小时的歌剧。可剧场里的观众都坐住了,无论是资深的歌剧迷,还是那些第一次与瓦格纳“触电”的年轻人,都被舞台上的高科技和现代化画面震住。

更让人感慨的是观众在剧场外的气氛。演出前,从北门走来的观众人潮涌动,脸上都带着笑容,仿佛共赴一场盛会。因歌剧超长,大剧院在开演前和幕间安排发餐。排队的观众井井有条,取完餐后都三三两两聚在一旁,讨论着歌剧的剧情,还互相笑着调侃:“就算睡着也要把它看完。”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一种灿然而兴奋的表情,仿佛自己完成了什么挑战,又仿佛在见证着一个文化大事件的发生。

坦白说,在《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开演前,不少人会有相似的疑问:会有这么多人想看、爱看瓦格纳的歌剧吗?事实上,这场马拉松歌剧盛宴,除去工作票,四场演出票销售率95%,上座率百分之百,前几场甚至还加了座。当演出完美落幕,感慨也随之而来:北京观众对这样“高冷”的艺术竟也有了普遍的接受度!

观众接受度,或者说审美素养的提升,不是朝夕之功,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积淀、萃取的过程。这也是大剧院自2007年开业以来,便一直进行着培养观众的“滴灌工程”之原因所在。一台台高水准的演出、一场场精心设计的活动、一次次与观众交心的座谈……看似平凡的日子,因为艺术色彩的点染而变得鲜活;看似喧嚣的城市,因为艺术能量的勃发而变得优雅。

大剧院越来越成为京城一道与众不同的文化风景线,不仅仅是晚上的演出吸引观众,白天里的大剧院也是参观者不绝,看看展览、听听讲解,喝喝咖啡、买买纪念品,看似散漫的时光,实则闲适而充实。对徜徉其中的人们来说,这座磅礴大气的建筑物,其实是一处足以让心灵栖息的艺术港湾。

在与观众的神交、互动、融合之中,大剧院自身也在成长、成熟。如果说,一座剧院开业伊始的要务是“搭骨架”,梳理肌体结构,那么随着体格的强健、造血功能的增强,就应当在运营管理的专业化、细致化、人性化等方面加快探索的步伐。这一次,为了瓦格纳超长歌剧的上演,为了更好地服务观众,大剧院的工作人员从5月就开始动手筹备,为发放简餐设计了多种方案,还在演出前通过线上推出“艺堂课”,为观众讲解剧情、解析音乐。优质的内容、专业的服务,留住了观众的人,更拴牢了观众的心。

如果说5小时马拉松歌剧是一个文化事件,那么在这背后其实是把“文化当成日子过”的底色。在这个全天24小时都涌动着艺术气息的地方,艺术就这样潜移默化地浸润着每一个到这里来的人。而这,也恰是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应有的气质与风貌。

一座剧院,一座城,一种文化日子,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收获感悟,体味岁月。

  • 编辑:张晓芳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