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音乐节20年 古典音乐市场渐入佳境

  • 2017-10-11 14:01:59
  • 北京青年报

从1998年开始,北京演出市场上出现了“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名牌。从此,古典音乐寂寞的演出市场开始活跃起来。每年一到金秋时节,名家名团云集,古典音乐经典作品轮番上演,国际新潮的音乐形式不断展现在北京观众面前。“北京国际音乐节”在推动中国古典音乐演出市场的发展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每年都有值得期待的音乐会

在第20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开幕式上,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张树荣这样说:“20年前想邀请一个国外一流的交响乐团来北京演出非常困难,但因为有了北京国际音乐节,有了这个音乐节对古典音乐演出市场的推动,每年的名团名家接踵而来。想看古典音乐的大师,想听著名交响乐团的演奏,已经不再是一种奢求。”的确,20年前,想看到世界著名音乐家和乐团的演奏比较难。记得1996年“中国交响乐年”中邀请了维也纳爱乐乐团、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法国国家交响乐团和费城交响乐团来北京演出,将北京的古典音乐市场掀起了一个不小的高潮,而后,北京国际音乐节于1998年正式亮相,带来的不仅是世界著名交响乐团,还有众多的世界著名音乐家。北京的古典音乐市场有了一个长期的期盼,连续20年不间断,让北京观众每年金秋都能享受到古典音乐的饕餮大餐。

据了解,在这20年中,马林斯基剧院基洛夫交响乐团、布达佩斯节日乐团、圣彼得堡爱乐乐团、捷克爱乐乐团、巴黎管弦乐团、班贝格交响乐团、慕尼黑爱乐乐团、田野里的圣马丁乐团、英国皇家利物浦爱乐乐团、英国哈雷管弦乐团、加拿大蒙特利尔交响乐团、北德广播交响乐团、西德广播交响乐团、柏林广播交响乐团、英国BBC交响乐团、纽约爱乐乐团、法国图卢兹国家交响乐团等都是第一次来北京演出,而有些乐团通过北京国际音乐节的演出又多次来到北京演出。柏林爱乐乐团时隔28年后再次来北京演出也是亮相北京国际音乐节。另外,至少有29位世界知名音乐家把首演献给了北京国际音乐节。歌唱家卡雷拉斯、钢琴家阿格里奇、钢琴家波利尼、小提琴家克莱默、长笛演奏家詹姆斯·高尔威、钢琴家蒂伯戴、歌唱家凯瑟琳·巴特尔、歌唱家安妮·索菲·冯·奥特,更有大批世界著名指挥家也把自己中国首秀献给了北京国际音乐节。他们看到了中国古典音乐演出市场的发展,很快就成了北京舞台的常客。

可以说,现在的北京古典音乐市场,乃至中国的古典音乐市场与20年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北京的古典音乐演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名团、名家和大型歌剧的演出已经成为常态。北京的古典音乐演出市场已经初步形成国际大都市的演出市场态势,并在不断向前发展。

职业化管理团队是市场发展的基础

20年前的第一届北京国际音乐节,那个时候,市场运作团队还刚刚起步,大家对于市场运作和乐团、音乐家的接待都没有什么经验,难免有忙乱的时刻。而现在,这支队伍已成为中国演出市场最职业化的运作团队。他们在余隆的带领下,借鉴国外音乐节运作的先进经验,勇于创新实践,形成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音乐节职业化的管理模式。从音乐节的节目设置,到与艺术家经纪人的谈判,再到音乐节的举办、艺术家的接待、面对观众的售票等等,都形成了一整套运作模式,其中在节目策划上已经能够延续到两年以后。

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余隆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北京国际音乐节建立起了与国际接轨的职业运作团队工作模式,这在过去中国演出市场是没有的。北京国际音乐节打造了一个中国音乐管理模式。国际互动的产生、国际音乐的管理制式、合同的签订、法律的保障以及国际定价的标准制式。过去都是拍脑袋乱来,要不就瞎忽悠瞎砍价,都不合理。而版权意识是对艺术家的尊重,是很重要的。音乐节是先驱机构和引领机构,建立了一套管理体系,就像一条高速公路,后人能在上面跑车。在音乐节之前,由于对国际音乐演出市场知之甚少,有些演出商为了拿到演出,互相攀比哄抬价格,也有的国外演出商为了在中国赚到更多的钱,一味定高价。而北京国际音乐节是根据国际同行的规则,按照国际惯例给艺术家出价,每一份合同、每一个约定都经得起考验。从音乐节的管理延伸到乐团的管理,我们在中国爱乐乐团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交响乐团管理体系。而这个乐团管理体系在今天对全国的交响乐团依然有着影响力。从中国爱乐乐团到上海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等等乐团,在音乐季运作上、坚持邀请国际艺术家合作上、坚持高度职业化运作上,都对中国交响乐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与国际乐团的运作同步的。”

开拓新市场引领新观念

从第19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开始,歌剧制作走向了引进浸没式、多媒体等表演形式的方向,《唐璜》、《湮灭》、《小狐狸》、《人声》等让观众看到了新型的歌剧演出形式。开拓歌剧演出市场是北京国际音乐节20年来坚持的市场方向。20年前在中国,国内的歌剧演出仅仅停留在《茶花女》、《卡门》、《图兰朵》、《蝴蝶夫人》和《费加罗的婚礼》等几部歌剧上,也只有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巴伐利亚国际歌剧院和英国皇家歌剧院来过中国演出。北京国际音乐节推出后,歌剧成为音乐节的重头戏,不仅有自制的歌剧,更有引进的歌剧演出,观众几乎每年都能看到高水准歌剧演出。歌剧剧目从第一届的《卡门》,到邀请维罗纳歌剧院演出《托斯卡》、波兰华沙歌剧院演出《纳布科》,到瓦格纳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的全套演出。从现代歌剧《璐璐》到现在的浸没式歌剧,北京国际音乐节引领着中国歌剧演出市场向前发展。

余隆认为,只有注重歌剧的演出和制作才能体现古典音乐的高档次,因为歌剧演出的水准在国际上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化水准。而现代歌剧只有开拓创新才有意义,才与国际先进的歌剧制作水准同步。而歌剧的推广也促进了演出市场的发展。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演出的歌剧很多都是中国观众第一次看到,从现代歌剧《璐璐》到瓦格纳、理查·施特劳斯、布里顿的歌剧上演,这在过去的北京演出市场是没有过的。歌剧和交响乐等古典音乐市场的拓展给北京观众带来了福音。经过20年的历程,北京国际音乐节的上座率逐渐上升,到柏林爱乐乐团、波利尼钢琴演奏会、捷克爱乐乐团等名团大腕的音乐会时,上座率都是爆棚。而在北京首次演出的瓦格纳歌剧四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连续四个晚上上座率也能达到90%以上。中国古典演出市场在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引领下,20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古典音乐演出市场的推动也让企业看到了希望。北京国际音乐节每年都会有众多的中外企业提供赞助,古典音乐市场越发展企业也越来越愿意提供赞助,这是相辅相成的。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上,作为创始赞助商,瑞信集团与音乐节携手相伴19年;雀巢与瑞银集团对音乐节的赞助,今年也是进入了第18年和第14年。除此之外,还有中信、摩科瑞、太古地产、华夏基金等众多企业也是合作多年。有了这些企业对中国文化的支持,对中国北京国际音乐节的支持,北京国际音乐节开拓古典音乐市场更有底气,创新演出形式更有动力。

随着北京国际音乐节20年的努力,北京古典音乐市场有了极大的发展,未来也有着更光明的前景。

  • 编辑:李蕾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