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小假之体验景区——灵水举人村

  • 2017-10-31 10:01:33
  • 北京旅游网

乡居莲花•乡贤灵水——中国北方乡贤文化珍藏版

“地灵育人杰,人杰富一方” 灵水村自古重视教育,文风昌盛,对文化崇拜,对仕官敬仰,促使灵水人早早悟出“学而优则仕”的真谛,走仕途之路是灵水人的时尚,中举者有之,贡生者多人,燕京大学毕业者也有之。灵水人的聪慧集中表现在明白:“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条千古之训。要读书就要有钱,有钱就要经商,经商必然要走出去,能出去的人靠的是读书,要想走的好还要继续读书,这是个“灵动”的循环过程,所以灵水村读书人自古就多。

对文化的崇拜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跟灵水村风水也有很大关系,先人定 “玄武”为村型,形成了灵水村负阴抱阳,藏风聚气的“气蕴”。这“灵龟”和“神水”便是灵水村村名的由来“天有气生风,地有型生水”。所以灵水村2005年11月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列为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今天让我们暂时停下奔波的脚步,把目光投向远方,投向北京最美乡村——灵水举人村。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每个地方都有着他的历史和文化。灵水举人村,一个在北京门头沟区京西古驿道上的千年古村落,这里山清水秀,古迹众多,独特的乡贤和士大夫文化,让该村数百年来书韵飘香,传承着数百年的深厚乡贤文脉。

乡居莲花

灵水村西山名叫“独山”,又叫“莲花山”,在村外看去似一朵盛开的莲花,花瓣绽放,形象逼真。山上层峦叠翠,郁郁葱葱,美不胜收。“莲花”花之君子也,是灵水村的灵气之源,生性高尚纯洁,不与世俗与世浮沉。灵水村民世代居住在莲花山下,从小就受“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教育。在明清时期,这个不到300户人家的小山村里就出了22名举人,2名进士,民国初年又有6人毕业于国立燕京大学。《范进中举》的故事将明清时期的选士制度,以及当时的好官名利禄的社会风气演绎的淋漓尽致,可见明清时期能够考中举人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灵水村除了举人乡贤辈出外,还独享天成的物华天宝,有“天下一绝”的雌雄一体银杏树;北京郊区仅有八棵“树生树”之一的柏抱桑榆;树龄三千年多年被古树专家冠名“京西灵芝”的北山翠柏。还有“五子登科百年老核桃树”、“龙潭怪柳”等,其中挂一级古树牌的就有七棵。这些被专家称为“世间罕见奇树”的千年古树,昭示着灵水村不同凡响的奇情异韵。

举人文化与乡贤文脉

明清时期,在县级以下的乡村治理中,实行的是一种所谓“乡贤”的制度,即由地方上的德行著称的人物,来领导乡村的治理和建设。乡贤的主要构成是由举人或当地的贤达人群组成的,他们居官为民,居乡利民,沾溉家乡,得到官民推崇,成为濡化地方崇德向善、尚义尊礼的榜样。

灵水村的乡贤士绅们以文化事功为乡民树立榜样,以书礼传家、言传身教的方式,成为道德教化的楷模,成为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在这种士人文化的传承下,衍生出了乡村民俗民风(即灵水八德:君子不争、猪样圈养、龙池三禁、核桃晚打、诗书继世、生财有道、捐资赈灾、共喝秋粥)是中国传统经典文化的继承,优良的民风民俗至今扔有着积极的意义,影响了这里的一方文脉和民风。灵水村的村民或求学,或执教,或游宦,或经商,或定守京华,或客居他乡,最后不忘乡里,故乡培育他们,他们也以各种方式来回报自己的家乡。在灵水举人村至今流传着那些科举进身举子们泽被乡里的故事佳话。进士刘懋恒一生,刚正清廉,乐善好施,深受当地人民敬爱。在他的一次迁任时,当地百姓怕他不接受礼物就赠送了他一盘石碾,刘懋恒将石碾运回村中,供大家公用。后来,由于有村民为了争着使用石碾发生了争执,村里的另一位举人刘增广在公用碾房的墙壁上写下“君子不争”四个大字,引导人们发扬谦让美德,成为一种公共信约。这个信约传承至今,并在灵水村形成了质朴而美好的民风民俗。

在这些乡贤们的身行示范及文化引导下,众多的品行高尚的秀才和德冠桑梓的富贾,以及不通文墨但懂道义的习武之人,在乡间大力设义仓、建义田、设义学、课学子、建桥、修路等诸多义举活动,经过一代又一代乡贤的努力,灵水村跨越了狭隘地界,成了文明礼仪之乡。

灵水村在众多贤达相互交往的同时,也促进了乡村发展。在明清两代及民国时期,灵水村真是商贾往来忙,今人犹乐道。其中仍留下的八大商号:三元堂、大清号、荣德泰、全义兴、全义号、永茂公、德茂堂、济善堂。可见当年这里的经济文化之盛。这些传承下来的商号和乡贤的故事,也成为今天灵水村乡村宝贵的财富,对今天乡村的社会治理仍有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举人宅院

灵水村有着众多举人故居宅院遗址,它们既不同于京城里的四合院,又有别于普通的乡间民宅,其石刻、雕花、宅门、楹联,无不体现着浓浓的“仕者风范”。 灵水举人村现有四合院126套,约1100间房,原貌保存度为80%。其中,明代宅院共6个,22间。清代宅院居民约120套,1000余间。这些宅院多为三进和五进宅院,其中,“一门五举”宅院是村里规模较大的院落,这家兄弟五人全部考中举人,院落也因此而闻名。穿过一道看似不起眼的小门,进去后却别有洞天,只见几进院落一进比一进高,直至上到一处高台,就到达了全村的最高点。时有备考的学生来这里走一遍“步步高升”,图个好兆头。

宅院都建有门楼、影壁、高台阶、大板门,过厅宽大,雕梁画柱。砖雕简洁而讲究,花饰粗犷中含秀美,即符合山区建筑的需要,又追求“乡村士大夫风范”,保持着读书人的风雅,体现着乡贤生活的味道。是中国北方明清时期乡村民居建筑的典范,这些宅院透着一种“文化”而不是单纯的“富绅气”,等你来细细品味……

民俗文化

一个地区的民俗风情大体是相似的,可是灵水村却有几项独特醇厚的民风。比如流传了300余年的“秋粥节”;比如“君子不争”的处世原则;比如正月十五的“九曲黄河灯”;比如地方小梆子戏……

灵水“秋粥节“起源于清康熙七年,斋堂川水灾,灵水村的刘应全、刘懋恒父子捐谷1700石,赈济灾民;康熙二十一年,斋堂川再次发生水灾,刘懋恒又捐出粮食1000石赈济灾民。当时刘家搭起了席棚,就在”立秋“这天,使受灾村民度过了灾荒。为了纪念此事,灵水村民把立秋节改成了”秋粥节“。

立秋日全村人共喝秋粥,在灵水村口的广场上以及村民院落外,都会架起大锅熬制秋粥。全村的男女老幼以及附近的村民,甚至远道而来的游客,都可以免费尝一碗热气腾腾的秋粥。从一碗粥中,不仅可以让我们品尝到灵水质朴的乡村文化,感受到这里浓浓的人情儿味,更能让我们深入挖掘到乡贤文化中用乡情、乡风、乡约教化乡民的乡村治理价值。

当今,一年一度的“秋粥节”已经成为了灵水村的文化品牌,是灵水村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灵水举人村的“秋粥节”现已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

三教合一

“三教合一”是指儒学、道家、佛教,灵水村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宗教文化也是这里独有的。灵水村有遗址的寺庙一共就十七座,除了佛教的灵泉禅寺外,两座儒教寺庙,十四座道教寺庙。

古书记载:灵泉禅寺“起于汉代”,佛门寺庙。传说达摩走京西古道到涿鹿拜揭炎黄人文始祖,灵水村正处在通往涿鹿的古道之上,曾落脚灵泉禅寺讲经说法,后由得到禅宗世祖真传的灵泉禅寺三个徒弟,分别主持后来的灵泉禅寺、灵岳寺和灵严寺。灵水村道教寺庙14座,以老子《道德经》为经典学说,教主为张天师(张道陵),信徒多为贫苦农民,所供神位多与百姓生活有关。比如村里的南海火龙庙、马王庙、娘娘庙、二朗庙、山神庙、土地庙等。

除此之外灵水村还有两个儒教建筑,魅星楼和文昌阁。严格来说,中国没有儒教,只有儒学,指的是中国传统的孔孟学说。儒学的创始者是孔子,孔子的思想核心就是大力宣扬的仁、义、礼、智、信。魁星楼和文昌阁是古代知识分子供奉的神,魁星楼供奉的是“魅星神”,魁星是西方天空白虎七宿的头一个星宿。文昌阁主供神为“文曲星”,也叫文昌帝君,是“主大贵”的吉祥星。主宰功名利禄之神。文曲星和魁星是古代知识分子最为崇信的神灵。这两座神庙坐落于灵水村东北坡高台上。虽然经过翻修,却在灵水村落户数百年而不衰。这里供奉着文昌帝君和负责“朱笔点魁”的魁星,这是古代读书人供奉的神,意味着灵水村人早早就悟出了‘学而优则仕’的真谛,借助科举制度改变命运。

千年文化古村灵水,是北京历史打造的一件瑰宝。是北京传统文化的一块活化石。灵水人的梦想就是传承历史文化,让灵水村可居、可读、可悟、可品、可修、可思、可赏、可游、可悦、可咏。路还很长,希望乡贤灵水越来越好。

优惠体验:

景区门票:20元,优惠价格16元

咨询电话:010-61826888

公交:地铁苹果园坐892路到桑峪路口下车再步行约50分钟左右至灵水(或在军响下车再打车至灵水村)

自驾:

1、阜石路——双峪路口(109国道)——桑峪路口——灵水

2、莲石路——双峪路口(109国道)——桑峪路口——灵水

  • 编辑:张晓芳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