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乡村“落子” 走进文化馆传承艺术

  • 2017-11-07 16:07:37
  • 河北新闻网

11月1日至3日,沧县文化馆举行了一期特殊的培训班,培训的内容是“沧州落子”。而培训的对象则是乡村教师、乡村文艺骨干,他们将作为“火种”,将“落子”艺术在乡间大地传承下去。

“落子”是广泛流传在沧州乡间的一种民间艺术。据了解,“沧州落子”是一种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中国民间舞蹈。据沧县县志记载:“落子”是大秧歌中的一个小场子,起源于清代嘉庆和道光年间。它以鞭、板、扇为主要道具,节奏明快,舞姿多样,线条优美,韵味儿独特。“落子”在形式上又分为“文落子”和“武落子”,内容大多是表现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爱情故事的描述。“文落子”讲究服装、化妆,韵律造型。所演唱的如《茉莉花》《放风筝》《叹情郎》等曲目,有的已成为中国民歌的经典。沧州人喜练武术,因而,在“武落子”中将很多武术形体动作融入其中,刚劲有力。男性演员的基本动作主要来源于武术中的单刀式;女演员的动作“抽板”“绕头板”“蹬步”“虚步”等,也都以武术的动作为基础,并适当吸收了一些戏曲中的动作和技巧,使“落子”更加热烈豪放。

沧县文化馆馆长孙健说,这次培训,他们请来的是沧州市群艺馆退休研究馆员于淑玲。于老师数十年潜心研究“落子”艺术,遍寻老艺人,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而培训的对象则是沧县乡村教师和乡村文艺骨干。

一位参加培训的学员说,这种专业的培训让他们对“落子”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记者李家伟)

  • 编辑:李蕾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