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格尔的秘密:N个关键词

  • 2018-01-19 09:35:36
  • 北京晚报

 杨好(学者)

去年12月下旬开展的 “安格尔的巨匠之路——来自大师故乡蒙托邦博物馆的收藏”大展,日前在中华世纪坛落下帷幕,这是国内首个系统展示安格尔作品及其时代的展览。70件展品中,不仅有安格尔的作品成品,还有一些未完成的画稿素描,以及他的精美收藏。这些都对了解这位19世纪新古典主义大师的心路和成就不无裨益。不过光看展品,依然未必能领略到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的秘密所在。年轻的学者兼出版人杨好在展览期间,受法国大使馆及《安格尔的巨匠之路》展方的邀请,携着她所在的“一好阅读”出版方推出的《费顿经典:时间的回归》之《安格尔》一书出席过展览的开幕仪式,之后又受邀为艺术爱好者做过全程解读。本文在她的导览基础上做了重新整合,相信对于无论是看过展还是未及看展的读者来说,都能从中加深对安格尔艺术的理解。

1、素描

安格尔所在的法兰西艺术学院非常重视素描的功底,素描在艺术史中更多地与构图有关,素描的传统来自于佛罗伦萨画派,所以,安格尔一生都非常崇拜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同时也很崇拜古罗马时代的文化。安格尔生活的时代虽然是一个强烈变革的时代,但他却是一个复古者。所以人们也总说,安格尔其实与他所处的时代存在格格不入的地方。他在最初学画的时候对素描的线条就格外注意。

安格尔的素描在艺术史上非常值得研究。他的素描作品一直遵循着法兰西艺术学院的原则,即用线条来表示构图的美,用线条来表达一切画中人物的美。也正因为这样,安格尔对于线条的追求达到了极致。安格尔经常用曲线来表达他想要表达的东西,故而他的线条尽量避免用直线,全部都是圆润的。也因此,他的画中人物的比例往往和真实的比例不太一样。

看这幅贝尔坦先生肖像草稿,我们注意到画中头的部分,画中两个部分不是同一个颜色。在他的脖子的部分有一个贴的痕迹,安格尔把他在另一张纸上画的头剪了下来,贴在了这幅小稿上面。两个色泽的纸张,故而呈现出了两种颜色。这也是看原作的重要性,我们可以看出画家手法的痕迹。这是安格尔经常使用的艺术手法和绘画手法。这是因为安格尔对于自己画中的人物要求非常精确和完美,一稿里面达不到素描想要的效果,所以他会把几幅稿子剪贴成一幅完整的素描。他的油画作品一定是在其素描作品的基础上完成的。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安格尔的严谨性,我们说他是法兰西艺术学院的代言人和集大成者是不为过的。

但是安格尔也一直在反叛法兰西艺术学院的一些制度,因为法兰西艺术学院处在法国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几度易主,所以它也在变化中寻找自己应该效忠的统治阶级。在这种情况下,法兰西艺术学院当然达不到理想状态。安格尔虽然享受着法兰西艺术学院带给他的名望、财富还有地位,但是他也一直在反叛传统的学院制度。

《贝尔坦先生的肖像画》的完成稿其实完全不是素描稿这个样子,是贝尔坦先生坐在一把椅子上。贝尔坦是巴黎很有名的出版人。但是当拿破仑当政的时候,拿破仑很讨厌贝尔坦先生。因为贝尔坦先生收购了一家报纸,在拿破仑统治时期,非常压抑,没有充分的空间展现他的理念,他的理念和当权者是相悖的。

拿破仑倒台之后,贝尔坦先生又开始受到了复辟王朝的青睐。只是法国的复辟王朝走向了保皇的又一个极端,过于的保守,几乎完全复辟到了中世纪的君主政权理念。贝尔坦先生有他的苦恼之处,但是他是一个非常有政治雄心的人,安格尔的肖像画不光画人物的外在形态,同时也表现人物内心的复杂世界。所以他在为贝尔坦先生画肖像画时犹豫不决,不知道如何表现贝尔坦先生的神态。他对于这幅肖像画的素描还不是很满意,因为他认为画中贝尔坦先生的姿态是装出来的姿态。

艺术史上有一段逸闻,有一次安格尔去拜访贝尔坦先生,碰到贝尔坦先生和儿子在辩论一个政治话题。于是安格尔就非常欣赏贝尔坦先生在进行政治雄辩时的姿态,他认为这是他要捕捉进肖像画中的姿态。这段逸闻也是真假难辨,然而我们还是从中能体会到,安格尔是一位对他笔下肖像画的主人公非常用心的画家,他希望表现出他们的精神。

2、自画像

后来的画家曾模拟过安格尔在画室的状态。画中间穿着黑衣服戴着方领的安格尔的形象来自于他自己的一张自画像。这是十九世纪后来人对安格尔画室生活的一种想象。

展览中所展出的,就是后来临摹的安格尔这张自画像,这张自画像的原作在卢浮宫。这张画的构图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安格尔手上拿的东西。安格尔左手拿了一块白色的布,右手拿了一根粉笔。在原作中,左手是没有这块布的,这块布只是在这幅画的素描底稿中出现过。由此,艺术史家们就认为,和他创作素描底稿时相比,安格尔在完成他的油画作品时心理是有变化的。

在素描中,他只拿了一块白布,他拿着白布并不是去画画的,而是去擦拭画,是要去除画上的一些痕迹。也就是说,安格尔在画素描的时候,对于当时的一些画风在美学意义上存在犹豫。他似乎是想擦拭掉当时的一些痕迹,去复原一个在安格尔自己笔下的古典主义式的艺术风格。

但是在后来完成的油画作品里边,他并没有拿左手上的布,只拿了右手上那根白色粉笔。在卢浮宫版本的油画中,右手的白色粉笔特别尖,比起粉笔来它更像是一把小刀。这也就意味着,在完成油画作品时,安格尔认为自己找到了他认可的艺术风格和艺术之道。他要用手上的画具,像利器一样去开辟一个艺术风格的新时代。

这就是艺术史对于安格尔这幅自画像的解读。我们当然也可以有多种多样的阐释,但是能够肯定的一点是,安格尔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就认为自己会成为法国艺术史上非常重要的艺术家。这是他在年轻时为自己立下的艺术野心,他一生的职业道路也是沿着这个野心往下发展的。

安格尔还有一张晚年的照片,拍摄于一八六零年左右。我们可以通过照片看到安格尔现实生活中的样子。关于这张照片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与我们今天摄影的姿势不同,在安格尔生活的那个时期,照片中人物的坐姿完全没有脱离肖像画的影子。这也是近代摄影技术的发明和绘画的一个交汇点。

3、安格尔与拉斐尔

安格尔是非常崇拜拉斐尔的一位艺术家。安格尔的内心中一直有一句他没有说出来的台词,那就是他认为自己在当时的法国就是拉斐尔再世。他非常崇尚拉斐尔笔下的古典的美感。拉斐尔创作的圣母因为带有强烈的人间气息而拥有极高的声誉,是拉斐尔笔下最出名的艺术形象。之前的中世纪还有拜占庭的圣母像都是“神性”的圣母,到了拉斐尔这里,圣母变成了“人”。她有了人间母亲脸上该有的红晕,皮肤也变得触感了起来,拥有了种种“人间”的特质。安格尔非常欣赏拉斐尔笔下女性的美感,所以临摹了拉斐尔大量的作品。在艺术史当中,临摹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通过对拉斐尔的临摹,安格尔这一个派系包括安格尔本人更好地掌握了画面的构图,以及如何去描绘人形和人体。我们看《大宫女》的时候,说《大宫女》有奇异之处,其实这个奇异之处和他模仿拉斐尔有关。

《椅子上的圣母》这幅,在拉斐尔的原作中不只有圣母出现,而安格尔只临摹了一个圣母。安格尔一直对女性人物的形象非常在意,这可能与安格尔接受了大量女性赞助人的委托来为她们创作肖像画有关。安格尔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不同,他的委托大量是来自其资产阶级的好朋友,也就是法国新兴的中小资产阶级,比如说像贝尔坦。其中,安格尔最著名一些作品就是“名媛肖像”,他创作了很多非常完美的名媛肖像流传于世。在他所有的女性肖像画中,主人公都有同样的特点,即脸庞圆润、肩膀圆润。这也是安格尔固执地坚守其美学理念的体现。安格尔之所以不断地临摹拉斐尔女性的脸庞是因为他觉得拉斐尔笔下的女性面庞完全就是他想要的。拉斐尔笔下的女性确实非常圆形,就连脖子都是没有颈椎和骨头的,有一种圆形的感觉。艺术家对于自己的艺术风格是有一定执着的,我们认为肖像画是临摹自主人公本人,但有时候不完全如此。安格尔在他自己的画中是有他很固执的追求的。

展览中有一幅,是安格尔在创作祭坛画的时候,试作的一张圣卡特琳娜的习作。我们可以看到,即使他画的是圣女,他采用的依旧是椭圆形的脸庞。除了拉斐尔之外,文艺复兴时期波提切利也使用了大量的椭圆形的脸庞。回想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画中的维纳斯也是完全没有骨头的,全部都是圆形的。

《路易十三的祈祷》的完成品非常精彩。法国进入了复辟王朝阶段,整个国家变成极端保皇党人的天下。艺术家们不敢创造别的题材,他们只敢创作国王把国家献给圣母玛利亚这样的主题。

完成稿分上下两部分,路易十三处于画面下半部分,上半部分是圣母玛利亚。路易十三和他的太太一直想要一个子嗣继承自己的王位,但是由于他的太太一直流产而一直没有孩子。当他的太太好不容易诞下一个婴孩之后,他们委托安格尔画了这张画,当时的佣金是两千法郎。这张画的精彩在于它和拉斐尔的《斯希廷圣母》非常相像,更说明了安格尔是拉斐尔的一个绝对的推崇者。

4、叙事画

安格尔画的大型组画通常都有小稿素描。像安格尔也好,德拉克洛瓦也好,都为自己的大型油画做过很多的底稿。这些小稿一般是拆分来作的。比如一幅小稿可能作一组构图,另外一幅小稿可能作一个头像。很多画家尤其是法兰西学院这一派是有这个传统的。

安格尔的画经常取材于希腊神话,他经常使用希腊神话人物的罗马名字而不是希腊名字,因为安格尔非常迷恋罗马。他认为罗马就是人类文明的最高峰。

他也受法兰西艺术学院的指派在罗马居住四年,这四年让他流连忘返。在其间他也创作了大量的肖像画。

肖像画对于安格尔来说是重要的经济来源,但是他本人并不是很喜欢创作肖像画。安格尔本人最喜欢的其实是这种历史神话画。

在法兰西学院派的指称中,统一把此类神话画称作“历史画”。我们不要误以为历史画只包括一些历史场景,其实像此类的神话画也是历史画。他非常喜欢画这种大型的构图,但安格尔在今天被大众熟知还是主要得力于其肖像画。

安格尔的叙事画作品包括《拿破仑在卡尔桥》、《荷马的礼赞》、《圣福里安的殉道》等。

5、《泉》和《诞生的维纳斯》

安格尔绘制的《诞生的维纳斯》的草稿,在这个展中被翻译成《爱与美的维纳斯》。这幅草稿的姿势和安格尔最有名的《泉》非常类似。《诞生的维纳斯》是在《泉》之前创作的,所以就有人说,安格尔对《诞生的维纳斯》特别满意,就在后来又创作一张这样的画作。关于《泉》还有一些故事。在《泉》创作完成之后,安格尔特别自信,说:“我相信来看这幅画的人会挤破展厅,所以你们的展厅要做得坚固一些。”结果果然,《泉》在展出的当天晚上就开始被众多人竞价购买,最后被高价卖出。

《泉》和《诞生的维纳斯》还有些不同。《泉》中的少女是正面面向观众的,有人说《泉》中的少女眼神特别的空洞,那种空洞是针对法国社会不知变革向哪里去的空洞。当然,这是后来的解释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泉》确实达到了安格尔认为的拉斐尔的那种女性美的极致。《泉》和《大宫女》,一个垂直一个水平,成为了两张绝世经典的作品。

6、伪肖像画风格

展览中有安格尔的学生后来模仿的《大宫女》。

《大宫女》这幅画充分展现了安格尔重视曲线而忽略了人体比例的这一特点。他一直在追求极致的古典美,一直在追求圆润的状态。所以他宁愿为了这一圆润状态而牺牲掉正常的人体比例。

有人说这幅画是那不勒斯王后委托安格尔作的,在这之前,她的丈夫也就是那不勒斯国王曾经向安格尔买过一幅画,叫做《那不勒斯的沉睡者》。那张画女性裸体的姿态充满了质感。这幅画现在看是一幅经典之作,但是放到当时其实是一幅软色情的作品。

在当时,这种女性的大尺度的裸露以及曲线的美感其实是为了给收藏者带来视觉上的愉悦。据说是那不勒斯王后为了讽刺自己丈夫的这种趣味,所以也委托安格尔作了一幅大宫女。那张《那不勒斯的沉睡者》主色调用的是红色,所以在《大宫女》中就用了与之相反的蓝色作为主色调。当然,这也只是艺术史上的一段说法,有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不可信。

但是无论如何,安格尔的这张《大宫女》为后来开辟了一种新的视觉风格,即抛弃了人体比例去描绘的伪肖像画的风格。因为他对于各种物品的描绘都很细致,比如说孔雀羽毛、真丝的绸缎以及水烟的烟雾等。

安格尔的收藏中有十七世纪弗莱芒画派的东西,弗莱芒画派就是以物品的写实和精巧程度闻名。所以安格尔也是学习了弗莱芒画派对于物件的描绘。他没有放弃每一个细节。在真正的作品之中,珍珠的质感与真正的珍珠质感几乎别无二致。

7、不太舒服的奇异感

安格尔的画作《罗杰解救安洁莉卡》,故事来源于法国中世纪文学《疯狂的罗兰》,有点类似于古希腊神话的珀耳修斯解救安德拉米达。安洁莉卡是一个被绑在巨石上被恶龙看守的美女,罗杰是一个英勇的骑士,他杀死了恶龙,解救了安洁莉卡(被绑在巨石上的安洁莉卡)。这幅画中,安洁莉卡的脖子完全违反了人体的生理曲度,让人看起来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但身体又呈现《泉》中那种女性美的站姿。从她那双很美地搭在岩石上的手我们可以看出,与其说她是处在一个被俘的状态,不如说她摆了一个模特的造型。和《大宫女》一样,安格尔为了追求他想要的画面极致的美感而去违反人体生理学规律。安洁莉卡虽然全身裸露,但是罗杰一身骑士的戎装却被描绘得非常细致和精美,因此形成鲜明对照,这也造成了这幅画视觉上不太舒服的奇异感。

当我们欣赏安格尔完成的作品时会发现,安格尔总是多多少少会加入一些让人不太舒服的奇异感。安格尔一直是在用一些细节去反抗着法兰西艺术学院的传统,只是他没有办法反抗成功,因为他需要以此为自己谋求生路。

8、安格尔的画作收藏

安格尔作为法兰西艺术学院的院长,收藏了一些他认为非常美以及值得学习的小画。比如普桑的作品。普桑被认为是法国绘画之父,是非常善于绘制大型画作的法国画家。普桑非常精彩的地方在于,他总是善于描绘静怡的风景,然后在风景中穿插尺寸、比例非常小的人物,而这些人物往往是画的主题所在。

因此普桑是一个无法复制的艺术家,你能复制他的故事,但是你复制不了他整个的情景感。他对于风景和人物之间感觉的拿捏达到了一个极致的程度。这也是法国画的一个特点。

法国画和意大利画不一样,法国拥有田园生活,而意大利在文艺复兴时期度过的一直是城邦的生活,虽然有山。法国画从普桑就已经开辟了风景画的题材。我们看到后来的印象派,也是典型的法国画派,大多也是把风景作为主体去画,比如说睡莲等。

安格尔欣赏普桑的某种态度,但是他一直以来都不是普桑猛烈的推崇者。相比于他们自己的法国传统,安格尔还是更喜欢意大利和古罗马。

9、古希腊罗马陶罐

安格尔的古希腊罗马收藏是非常精彩的。从他对古希腊罗马的这些收藏和他对古希腊罗马纹饰的学习上可以看出,安格尔是一位古董大家。他对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陶器、形制以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是非常专业的。他不断地学习他们人物的构图,他从陶器上提取出来的大部分其实是人物而不是上面的纹饰。可见他非常迷恋古希腊罗马时期那种人物造型的美感。

我们可以从一个艺术家的草稿和素描里面看出他作画的过程,同样可以从他对收藏物的喜好中看出他对风格的一个把握。

10、安格尔的手迹

展览中有安格尔的真迹,即他做的一些笔记。这再次证明了安格尔是一位非常严谨的艺术家,他绝对担得起法兰西艺术学院院长这个名号。他以很严谨的艺术态度,在记录着他的艺术创作过程,而且像学者一样,把该有的东西都记录了下来。从他的笔记本,我们能看出,他写字时也是很严谨的状态,非常规整。

11、安格尔的小提琴

“安格尔的小提琴”,在法语中是指一个人的业余爱好达到了专业的程度。

安格尔从小就表现出了很强的艺术天赋和音乐天赋,他父亲也很支持安格尔去学习艺术,作为画家,他把小提琴拉到了专业的程度,但是小提琴却只是他的业余爱好。

■相关阅读

经典,需要经典去诠释。由“一好阅读”与著名的英国费顿出版社(Phaidon)联袂打造的艺术史系列丛书《时间的回归》第一辑,日前共出版三部书籍:《提香》、《卡拉瓦乔》和《安格尔》,三本书集结了彼得·汉弗利、普格利希、谢尔顿等学者的经典著作,图文并茂,且有相当的学术分量。

费顿经典是世界公认艺术典藏——专门出版西方艺术史的传世之作。《时间的回归》首辑选取的三位西方艺术大师,其中,提香是16世纪的代表,卡拉瓦乔是17世纪的代表,安格尔是18至19世纪的代表。他们不仅称霸自己的时代,而且深深影响了紧随其后的一众艺术家,以他们为引线,可以串联起西方16世纪以来400年的艺术发展历史。

  • 编辑:李蕾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