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手工艺 手艺活儿里有故事

  • 2018-03-28 15:00:44
  • 北京旅游网综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曾经鲜活生动、红极一时地出现在人们传统生活中的手工技艺、戏剧音乐、活动饮食等,诚实地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样貌和悲欢离合,如今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而面临传承问题。

我们从外国友人在看到中国非遗手工艺作品时发出的赞叹得到启示,中国文化最精彩之处,不在现今当代城市中,而是在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传统文化中。非遗手工艺具有一种安静的文化力量,或许在交通不便的内地深山中,或许在某些郊县的古村落中,在现代社会中它对于平衡现代都市人的精神生活,具有更大的价值。今天,就让小编带着您走近老北京手工艺,感受手工艺技术的精湛魅力。

  • 北京象牙雕刻工艺   

北京象牙雕刻工艺指的是在北京地区形成的、历史悠久的以象牙为雕刻材料的地方传统手工技艺。考古材料表明,北京象牙雕刻可考的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

辽、金、元、明、清均建都北京,帝王们也都把象牙列为皇家贡品,从外地来的优秀工匠与北京当地的象牙工匠不断的切磋,经过不同风格和不同文化背景几百年的磨合沉淀,形成了北京象牙雕刻工艺精致考究的独特风貌。近现代的北京牙雕工艺主要以杨士惠及其传派的创作为代表。

设计、凿活、铲活、磨活、配座等工艺。北京象牙雕刻工艺表现题材广泛,技艺高难,且因牙材的使用而具有高洁的美感,是中国特种工艺美术的一部分,也是中国雕塑艺术的重要内容。其技艺的传承都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教给自己的后代和徒弟,具有历史线索清晰,传承有序的特点。北京牙雕工艺曾多次代表中国在国际上参加各种重要的展览,并被国家领导人作为国礼馈赠国际友人。

参观地点:故宫博物院珍宝馆

  • 北京雕漆工艺

雕漆工艺是中国漆工艺的一个重要门类,也是北京传统工艺美术的精华之一。它体现了古代工艺美术家的高超技艺和聪明才智,是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瑰宝。北京雕漆工艺是由浙江嘉兴等地传入了北京,经不同的制造工艺和艺术风格相互融合,最终创造出了北京雕漆工艺的独特面貌。北京雕漆古朴,纹饰考究,形态典雅,而且具有防潮、抗热、耐酸碱、不变形、不变质的特点。

清代的北京雕漆增加了许多寓意吉祥、歌颂太平盛世的题材。明、清两代所产的雕漆制品多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上海市博物馆等几个博物馆中。乾隆之后,随着国力的衰退,雕漆的制作日益萎缩。到了清末,政治动荡,经济衰退,皇宫对雕漆器需求锐减,致使雕漆制造一度中断,雕漆技艺近乎失传。

店铺:明古斋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华威桥古玩城一层

店铺:华丰斋

地址:南顶路北京工美联合企业金漆雕漆集团

店铺:王府井好友世界商场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77号好友世界商场1层

  • 北京景泰蓝工艺

北京景泰蓝工艺,在工艺上称之为“铜胎掐丝珐琅”,因成熟于明景泰年间(1450--1457),故名“景泰蓝”。景泰蓝工艺是外传珐琅工艺和本土金属珐琅工艺相结合的产物。明清两代,御用监和造办处均在北京设有专为皇家服务的珐琅作坊,北京景泰蓝工艺从成熟走向了辉煌。近代的社会动荡使北京景泰蓝工艺曾一度衰微。解放后,北京景泰蓝工艺因国家采取了积极的抢救、保护和扶持政策而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

北京景泰蓝工艺体现了中国传统工艺门类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研究中国工艺史的鲜活材料。北京景泰蓝体现了青铜工艺、制瓷工艺,继承了传统绘画和雕刻技艺,造型典雅雄浑、纹样繁缛、色彩富丽,在感官上给人以圆润坚实、细丽工整、金光灿烂的感觉,是艺术性极强的装饰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北京景泰蓝制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种重要展览,为祖国赢得荣誉的同时,还经常被作为国礼馈赠外宾,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友谊的见证。

店铺:北京市珐琅厂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景泰路景泰东里(新奥洋房东150米))

公交:琉璃井公交车站站自行车租赁点,定安路(7路; 525路; 特11路; 夜28路; 运通102线) 安乐林(7路; 25路)

  • 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

弓箭的起源很早,这与先民的狩猎活动有关。早期的弓箭很难留存,由于弓体、箭干是以竹、木制成,极易腐烂,所以在新石器时代和夏代遗址的发掘中,还一直没有获得过完整的标本。而石镞、骨镞和青铜镞则易留存,考古中也多有发现。从镞的形制和材料上可以看出,从新石器时代晚期经夏商到春秋,弓箭一直在不断改进。

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是中国的传统手工技艺之一。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承袭了中国双曲反弯复合弓的优良传统,弓的主体内胎为竹,外贴牛角,内贴牛筋,两端安装木质弓肖。弓的制作分成弓的“白活”和装饰的“画活”两个环节。弓弦一般有牛皮和棉线两种,聚元号多采用棉线制作。制箭步骤主要包括调杆、打皮 、刮杆、安装箭头和尾羽等。2006年5月20日,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店铺:聚元号

地址:朝阳区团结湖北京市水利局的家属宿舍大院

  • 花丝镶嵌制作技艺

花丝镶嵌制作技艺是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之一,即将金、银、铜拉成丝,运用各种技法制成各种首饰、器物等装饰品。2008年6月7日,花丝镶嵌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厂回族自治县隶属河北省廊坊市,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造就了大厂花丝镶嵌工艺的诞生、传承和发展。大厂花丝镶嵌造型逼真,图案繁复,制作精良,技术含量极高。它融合了多朝代、多民族的宗教、文化、美学等文化因素,形成了独特的传统手工工艺和造型特征,在中国工艺美术界独树一帜,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被称为“燕京八绝”之一的花丝镶嵌工艺是中国古代皇家首饰镶嵌技艺,濒临失传。知名珠宝企业潮宏基联合公益组织“稀捍行动”在汕头潮宏基花丝博物馆发起一场“拯救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花丝工艺”项目,花丝工艺研讨会同期举行。历时四年,集结十多位花丝工艺师傅精心制作的镇馆之宝花丝风雨桥也对外亮相。

体验店:北京东方艺珍花丝镶嵌厂

地址:北京通州区张家湾广聚街6号3幢

  • 北京补花技艺

北京补花亦称“贴补”。北京名产。是北京特有的特色传统民间工艺,是刺绣的变种。它的特点是以补代绣,用北京特有的凤尾纱或其他织物,大面积使用,剪成花、鸟、鱼、虫、人物、山水图案形状,补绣在布底上,形成纹饰,用绣线在纹饰上及周围用各种针法绣制装饰点缀。北京补花用凤尾纱做图案,在一个单元区间内都用深浅晕色,色彩明快有立体感,这是北京补花在工艺色彩上的独特风格。大体继承了传统刺绣“堆绫”、“贴绢”等技法。

北京补花是北京特有的传统民间工艺,是刺绣的变种。它的特点是以补代绣,用北京特有的凤尾纱或其他织物,大面积使用,剪成花、鸟、鱼、虫、人物、山水图案形状,补绣在布底上,形成纹饰,用绣线在纹饰上及周围用各种针法绣制装饰点缀。北京补花用凤尾纱做图案,在一个单元区间内都用深浅晕色,色彩明快有立体感,这是北京补花在工艺色彩上的独特风格。

店铺:老补花店

地址:东城区东四南大街58号

  • “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

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是北京市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京作硬木家具融入了“苏作”和“广作”制作技艺,吸收了古铜器和汉石刻艺术的营养,体现了帝王、贵胄的审美趣好,追求厚重的造型、庞大的体形,形成了雍容大气、绚丽豪华的“京作”风格。“京作”硬木家具注重陈设效果,也适应了北方地区干燥的气候。其精湛的工艺技巧和完美的艺术造型,是凝聚了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在清代康熙、乾隆年间达到鼎盛,嘉庆、道光以后逐渐流散于中国民间。

“京作”硬木家具融入了“苏作”和“广作”制作技艺,吸收了古铜器和汉石刻艺术的营养,体现了帝王、贵胄的审美趣好,追求厚重的造型、庞大的体形,形成了雍容大气、绚丽豪华的“京作”风格。“京作”硬木家具注重陈设效果,也适应了北方地区干燥的气候。“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在清代康熙、乾隆年间达到鼎盛,嘉庆、道光以后逐渐流散于民间。解放后,由于国家采取积极的抢救、保护和扶持政策,“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

店铺:龙顺成老字号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永外大街64号

公交:乘车路线:2路,17路,百利宝101路,729路,707路,826路,859路,沙子口下车,往北走200米路东

  • 北京宫毯织造技艺

北京宫毯即官坊毯,兴盛于元代,是北京市富有地域特色和宫廷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燕京八绝的宫毯过去主要是给皇宫做的贡品。明清时期,官营织毯机构织造了一批高质量的官坊毯。民国初年,北京已成为中国地毯的主要产区之一。解放后,公私合营成立了第一地毯厂,70年代到80年代,地毯出口达到鼎盛时期,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

它的用料比较讲究,编织手法比较细腻。比如这朵花,它有四种颜色,可见它比较讲究。纯手工编织赋予了北京织毯不菲的价格和丰富的艺术内涵。图案丰富多彩,因为过去曾是皇宫专用的御用品,所以叫宫毯。

北京的手工织毯历史悠久,元代北京就已经成立了专门为皇宫织造地毯的作坊。清咸丰年间,大批西藏织毯工匠进京,手工地毯在北京更加兴盛繁荣,并开始走向民间。北京织毯有地毯、壁毯、卧毯等多个品种,原材料以羊毛、丝线为主,织结坚牢,毯面柔软。北京宫毯的图案丰富多彩,有京式、古纹式、民族式、锦纹式、花鸟式等等,图案讲究纹样对称,给人以四平八稳之感。

民国初年,北京已成为中国地毯的主要产区之一。解放后,公私合营成立了第一地毯厂,70年代到80年代,地毯出口达到鼎盛时期,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

店铺:北京华方地毯艺术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北环路88号院4号楼

  • 戴月轩湖笔制作技艺

民国大总统书写的牌匾、和平解放西藏时用的签字笔……一笔在手如握春风,专注于传承湖笔技艺的老字号戴月轩如今已走过了一百年的历程。10月9日,位于琉璃厂东街的戴月轩隆重举办百年纪念活动,特别展出了不同时期的牌匾、老物件和精品毛笔等。

戴月轩湖笔店创建于1916年(民国五年),创始人姓戴,名斌,字月轩,并以其本人的字为店名在北平东琉璃厂32号开办了“戴月轩笔庄”,这也是琉璃厂文化街上唯一一家以人名命名的笔庄。其开业时的第一块牌匾就是曾任民国大总统的徐士昌所题写的“戴月轩”。戴月轩与其他笔庄的不同是“手艺”买卖, 即前店后厂的模式。其所制毛笔具有“尖、齐、圆、健”之“四德”,达到到“提而不散、铺而不软、笔锋尖锐、刚柔兼备”的品质特点。戴月轩湖笔品牌的特色,适应了众多文人墨客的需要,因而名声鹊起。

戴月轩的笔坊不仅是手工制笔的传承地,更是中华笔文化的传播场所,数以万计的中外游人走进戴月轩“笔坊”,与传统工艺零距离接触,成为民族文化传播的圣地。

店铺:北京戴月轩湖笔徽墨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西城区琉璃厂文化东街73号

  • 王麻子剪刀锻制工艺

"南有张小泉,北有王麻子",这是近代在剪刀行业中出现的两名"状元"。 老北京的王麻子刀剪铺原是宣武门外菜市口附近的一家卖火镰、剪刀的杂货铺,铺名"刀顺号"。王麻子始创于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是闻名海内外的中华老字号。其传统锻制技艺已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开设于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掌柜的姓王,因脸上有麻子,故同行人及顾客直呼其"王麻子"。他的柜上并不制作剪刀,全靠从民间剪刀作坊趸购。为保征质量,掌柜的亲自下去选货,坚持以"三看"、"两试"进行验收。三看是:看外观、看刃口、看剪轴;两试是:试剪刃、试手感。凡经不起三看、两试的一律不收。只有头流的上品才能拿到门市柜台上去卖,所以这个杂货铺的剪刀以质量好而四远闻名,不论本市和外地的都慕名而来选购。人们都不约而同地称这个货铺为"王麻子刀剪铺"。

店铺:王麻子剪刀铺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天坛路89号天坛公园北门往西500米,金鱼池站

  • 荣宝斋装裱修复技艺

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是我国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主要用于书画、碑帖等的装饰和修复还原,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装裱古代称为“裱褙”,亦称“装潢”、“装池”。这一技艺的出现,为保存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传承古代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传统书画装裱修复技术历经晋、唐、宋、元的长期发展,到明清时期基本定型,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京裱”和以苏州为中心的“苏裱”两个流派。久负盛名的老字号装裱店“荣宝斋”的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具有自己独特、完备的工艺流程,是“京裱”最集中的体现,在全国装裱界独树一帜。

店铺:荣宝斋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和平门外琉璃厂西街19-3

  • 一得阁墨汁制作技艺

北京“一得阁”以生产墨汁而闻名与耳,距今已有100多年的生产历史。清朝同治年间,湖南一个姓谢名松岱的文人进京赶考,名落孙山,深感研墨太费时间,耽误答卷。他当时想,如果能制出一种墨汁直接用于书写,既省时又省力,不就可以“一艺足供天下用”吗?于是经过多次试验,他终于选用油烟,再加上其他辅料,制成了同墨块效果相同墨汁。一经上市,便受到文人墨客的欢迎。同治四年,谢松岱在北京琉璃厂44号开设了第一家生产经营墨汁的店铺,店铺名称叫“一得阁”,并亲手书写牌匾,悬挂于门前。这便是“一得阁”墨汁的来历。

一得阁是北京市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以生产墨汁而闻名与耳,产品有墨迹光亮、浓淡五色、书写流利、浓度适中、香味浓厚、写后易干、适宜揭裱、耐水性强、永不退色、沉淀性小、不激纸、四季适用、有古墨之特点等。

店铺:一得阁

地址:北京西城区琉璃厂东街67号

  • 肄雅堂古籍修复技艺

肄雅堂,是以装裱修复碑帖、书籍、字画著称的一家百年老字号。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它开设于清光绪年间,店主丁梦松(原名清喜,字子固,河北束鹿县人)。解放后,该店归属中国书店,继续从事古籍修补工作,抢救性地修补残破的珍贵古籍30余万部,并多次毛泽东主席修复图书。

肆雅堂,开设于清光绪年间;位于东琉璃厂街路南104号,创办者是河北束鹿人丁梦松。店中收售古旧书籍,并以装裱碑帖、书籍、装用书画著称。清代以前装裱技艺最佳的是苏州匠人,称为“苏裱”。清乾隆、嘉庆后,北上的匠人改良和发展了原有的技艺,又称“京裱”。清末民初之际,装裱名手都集中在肄雅堂和肆文堂两家。今肆雅堂主要经营名人字画、文房四宝、古今陶器。1958年,肄雅堂归属中国书店。2001年,中国书店将肄雅堂迁入西琉璃厂街驰名中外的文化遗产书店内,书店集展示、销售、收购、鉴定、装订修补于一体,给方兴未艾的古籍收藏热提供了一个服务窗口。

店铺:肄雅堂装订修补社

地址:北京宣武区南新华街177号

  • 琉璃渠琉璃制作技艺

琉璃烧制技艺是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琉璃又称流离,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以及现代中式建筑的重要装饰构件,用于宫殿、庙宇、陵寝等重要建筑。古法琉璃的制作工艺相当复杂, 古法琉璃的精品制作,相当费时,有的光制作过程就要十几二十天,而且主要依靠手工制作。 其火候把握之难更可以说是一半技艺/一半凭运气。人造琉璃古名“琉璃”,出自西域波斯、龟兹等国,常制成器皿,作贡品传入中国。

制造琉璃(即人造琉璃)的技术,是通过有大月氏商人传入中国的。《魏书·西戎传》:“大月氏国 世祖时其国商人贩京师,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琉璃,于是采矿山中,于京师铸之。既成,光泽美于西方来者。诏为行殿,容百余人,光色映彻,观者见之,莫不惊骇,以为神明所作。自此中国琉璃遂贱,人不复珍之……”

门头沟区琉璃渠村忙碌起来,各色琉璃瓦和制件都要在这里烧制。这里曾是元、明、清三代皇家指定的专门负责承造皇家宫殿、陵寝、坛庙等各色琉璃的官窑,窑火七百年不灭。

  • 北京宫灯

彩灯,是具有老北京民俗特点的工艺品之一。它集各种技艺为一体,作品样式有大有小,为了便于旅游时携带方便,还有拆装式彩灯,既有观赏性和收藏性,又有一定的民俗、艺术价值。清末民初年间,北京人张长顺(人称“小灯张”)制作的小方灯和小宫灯,小巧别致、物美价廉,深受群众喜爱,在东四牌楼、地安门一带享有盛名。其子张双志继承父亲技艺并努力创新,他制作的九莲灯、大型宫灯等作品独具特色,受到国内外人士的好评。

  • 编辑:崔翠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