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学胡同十分幽静,长数百、宽三米,东起东四北大街,西至交道口南大街,胡同里的文物古迹很多,东城区一条重要街巷,譬如段祺瑞执政府旧址、顺天府学、文丞相祠……它古老、安详、宁静、有气节的面容,就像是一个在静候知音到来的老者……
这儿的房子几乎都是坐北朝南,马路另一侧全都是清一色高大的房屋后墙。

明清时期它是北京士子进修、学习、考试的地方。只有从这条胡同走出去的学生,才有机会进入国子监继续深造。所以,现在很多游客都会坐三轮游这条胡同,听老师傅讲述府学胡同的故事……
这是一条有文风有气节的胡同儿来这儿参观文物古迹的游客很多,但是知道它们的历史故事的人却不多,府学胡同用它的沉静和古朴诉说着这儿原有的风貌……

在府学胡同闲逛时,远远地就被一个高大的门楼吸引,蓝底金色的大字“棂星门”熠熠生辉,它是顺天府学的门楼,孔庙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建筑。

由于大门紧闭长期不供人通行,门楼旁的钻缝里爬出了很多野草。

如今的顺天府学是一所小学,府学胡同小学,北京顶尖小学之一,至今已有快700年的历史了,是一座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情怀,充满现代化教学气息的学府圣殿。

从侧门透过栏杆向院子里望去,一个很大的下沉院落,地基比现在的胡同的地基低了很多,胸中满是敬仰,羡慕那些能在这儿上学的孩子。

文丞相祠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千古传诵,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文天祥本人也以实际行动实践了自己的诺言。

走到文丞相祠门前,眼睛扫过整个院落,扫过这个当年囚禁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地方,脑海里全是他的诗句,“是气所旁薄,凛冽万古存。当其贯日月,死生安足论……”

府学胡同三十六号
早就听说崇祯皇帝的贵妃田秀英的娘家,“天春园”旧址就在这条胡同里,当走到府学胡同三十六号时,大门上“北京市文物局”的牌子映入眼帘,虽然没能进入参观,但北京传统四合院的样子,依然可以想象得出当时富贵人家的气派。

这里据传吴三桂和陈圆圆还演绎过传奇的人生大戏和悲壮哀婉的爱情故事,这自然也为胡同增加了很多神秘色彩。

用陈旧的姿态融入北京胡同儿,段祺瑞执政府旧址,胡同东口有段祺瑞任北洋政府总理时的住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北京市武警第一支队驻地。

在老北京味十足的胡同儿口儿看到这样一座欧洲古典式灰砖楼,新鲜,却并不觉得格格不入,因为它们同样的古老,同样刻满了历史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