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里的“七夕”景观

  • 2018-08-17 10:02:19
  • 北京晚报

户力平

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节”,传说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鹊桥相会的日子。人们都对牛郎织女的故事耳熟能详,殊不知京城里有些风物景观与这个浪漫的传说颇有渊源:在天安门东侧菖蒲河上有座“牛郎桥”,西侧南长街有个“织女桥东河沿”,而颐和园昆明湖东侧有铜牛、西侧有耕织图。那么,这些景观与“七夕”有什么关系?背后又有哪些趣闻掌故?

“牛郎织女”最早见于《诗经》

历代文人墨客都曾作诗咏叹

据《中国民俗志》等史料记载:牛郎织女的说法最早出现于西周时期的《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诗中的“牵牛”即是如今所说的“牛郎”,在当时,“牛郎”和“织女”只是指天上的星星,与爱情故事没有什么关系。

到了西汉,牛郎织女成为神话中的人物。据《史记·天官书》记载,“织女,天女孙也。”班固则在《西都赋》中描写道:“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诗曰:“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此时,“牵牛”与“织女”已经成为了“相思”的代名词。东汉应劭编撰的《风俗通义》则完整记述了我们熟悉的故事:“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髡,因为梁以渡织女故也。”由此可见,在汉代,“牵牛”与“织女”的故事已基本成型。

唐宋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曾作诗咏叹牛郎织女的故事。唐代杜甫《牵牛织女》曰:“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宋代杨璞《七夕》曰:“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贾云华《七夕》曰:“斜軃香云倚翠屏,纱衣先觉露会零。谁云天上无离合,看取牵牛织女星。明代唐寅《绮疏遗恨》曰:“乞巧楼前乞巧时,金针玉指弄春丝;牛郎织女年年会,可惜容颜永别离。”石珝《七夕》曰:“七月七日风雨多,御桥南望水增波。鸳鸯自向沙头宿,不管牛郎信若何。”

明清时期,牛郎织女的神话逐渐发展成熟,故事情节更加复杂曲折,人物形象也更加生动。明代小说家朱名世还编写了四卷小说《牛郎织女传》,汇集了各个朝代牵牛织女神话的种种要素,完整地叙述了这一故事。也是从明清开始,“七夕节”被视为民间年节之一。

永乐帝天安门两侧建牛郎、织女桥

以金水桥为“鹊桥”遥遥相望

天安门东侧南池子皇史宬南侧菖蒲河上有座“牛郎桥”,西侧南长街南口券门内有个“织女桥东河沿”,两处景观都源自牛郎织女的传说。

据《北京市东城区地名志》载:菖蒲河始建于明代,河水来自中南海,经中山公园水榭,天安门前金水桥流至此,与御河相汇,出内城向东入通惠河。明代牛郎桥架于河上,今南池子南口红墙处有桥的遗迹。织女桥东河沿为南北走向,南北两端均西折至南长街,地处皇城禁地,因玉河与今南长街相交处有织女桥,该巷地处织女桥东,故清代称“东沟沿”,亦称“东河沿”,1911年后改称“织女桥东河沿”。

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开始营建北京皇宫和城垣,在修建紫禁城时,开辟了两条金水河,流经今故宫太和门前的为内金水河,流经承天门(清顺治年间改称天安门)前的为外金水河。据《元史·河渠志》记载:“金水河源出于京西宛平县玉泉山,流至义和门(西直门)南水门入京城,故得金水之名。”《北京水利史话》则称外金水河“从南海东岸引太液池水,沿御用监南护城河,顺灵台宝钞司东下,抵西长安右门,穿过天安门前的金水桥,到皇城的东南墙,向南入内城之南护城河,流至大通桥入城外通惠河。”

金水河开挖后,在河上修建了金水桥。同时在承天门东侧,即金水河下游菖蒲河上修建一座小桥,名为“牛郎桥”。在承天门西侧,即金水河上游玉河(御河)上修建一座小桥,名为“织女桥”。初建时两桥均为略有弧度的单孔拱券石桥,东西对应,相距约二里。

承天门左右因何要修建“牛郎桥”和“织女桥”呢?据传是永乐皇帝传下的旨意。原来朱棣自比天上的玉皇大帝,将皇宫比做天宫,将承天门前的金水河比作天河,将金水桥视为“鹊桥”,而承天门两侧各建的小桥,意为“牛郎”和“织女”,遥遥相望,每年七月初七相会一次。永乐皇帝从南京迁都北京后,曾带着后妃们在七夕节之夜,来到金水桥旁观星游乐,并令嫔妃们在金水河里放灯,说是为牛郎织女相会引路,所以民间有“御河桥畔看河灯”之说。

清末,牛郎桥和织女桥因年久失修已破败。20世纪初,打通南池子大街时,牛郎桥被改建,六十年代菖蒲河被改为暗河,并建成马路,牛郎桥随之消失。2002年恢复菖蒲河景观,并重修了牛郎桥。同样是在20世纪初开辟新街时,将玉河改为暗沟,织女桥基被埋入地下,如今只留下“织女桥东河沿”这一地名。

乾隆帝昆明湖置铜牛与耕织图

镇水、重农和造景艺术“三结合”

在颐和园昆明湖东岸有一个铜牛,横卧于十七孔桥东侧,而湖西岸玉带桥的西边则有一处名为“耕织图”的建筑,关于这两处景观的由来,说法不一。

一说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初建清漪园(颐和园的前身)时,乾隆皇帝自比为玉皇大帝,传下御旨,要把御园修成“天上人间”,那佛香阁要建得雄伟华丽,象征着天宫里的凌霄殿,昆明湖要宽阔,好比天河,并下令在湖的东西两侧修了铜牛和“耕织图”景观。铜牛的身子朝东,头朝西,正好对着“耕织图”,意为天上有织女(耕织图),地上有牛郎(铜牛),遥遥相望,到了七月初七才能相见。

二说修建清漪园时,乾隆皇帝效仿汉武帝习练水军之昆明池,按照“左牵牛右织女”的布局造景,最初想设置两尊三米高的石雕人像,左男右女,将牛郎织女的神话再现人间。当石人像雕制完成,准备立于昆明湖东西两岸时,乾隆又感觉不妥。如果照搬昆明池模式,在昆明湖两岸分建“牛郎织女”雕像,清漪园的皇家气派极不相称,于是采取寓意于景、藏而不露的手法,改为昆明湖东岸设置铜牛,西岸修建“耕织图”。

三说昆明湖设置铜牛实为镇水之意。乾隆皇帝修建清漪园时,借鉴大禹治水时以铁牛镇水的典故,在昆明湖东侧设铜牛,“以服水患”,并在铜牛背上镌刻了《御制金牛铭》,说明了其作用为“永镇悠水”,给园林及京城带来祥福。与此同时,乾隆皇帝为了表示对农耕的重视,在修建清漪园时,令在御园西南角按水乡农家风格造景,包括织房、染房、蚕房等,并御题了“耕织图”,刻在石碑上,立于昆明湖西部。此后又命清宫内务府将位于地安门的织染局(专司宫廷所用丝织布匹的生产机构)全部迁到玉带桥西北与“耕织图”毗邻的地方。乾隆二十年(1755年)弘历御制《耕织图》诗曰:“稻正分秧蚕吐丝,耕忙亦复织忙时,汉家歌笑昆明上,牛女徒成点景为。”由此表达此景将“男耕”与“女织”珠联璧合,融为一体。这一景观的营造与昆明湖东侧铜牛相对应,与牛郎织女的传说不期而合,被视为牛郎与织女隔昆明湖(天河)遥遥相对。《颐和园史话》评价铜牛与耕织图二景为“镇水、重农和造园艺术三结合”的造景杰作。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清漪园时,铜牛身上的金箔被毁坏,后得以修复,而“耕织图”被夷为废墟,慈禧重修颐和园时未能恢复,而在此修了水操学堂,直到2004年才重修“耕织图”景观。

  • 编辑:贺媛媛(实习)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