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人见物见生活京城非遗会客厅首期活动在京举行

  • 2019-03-21 17:46:08
  • 北京旅游网

【北京旅游网报道】3月20日下午,由北京京城非遗人才创新发展联盟主办的京城非遗会客厅首期活动在北京举行。本次活动中,雕漆技艺北京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志刚,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京蒙镶”代表性传承人吴中凤,“泥人张”彩塑-北京支传承人姚晓静三位大师分别从三项非遗技艺的传承脉络、非遗作品展示、传统文化创新等角度与现场的非遗爱好者进行了交流。

雕漆技艺发源于唐代的四川、云南一带,兴于宋代,元明清三代则经历了从繁荣到近乎失传的跌宕,其背后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雕漆技艺复杂的工艺流程。据李志刚介绍,一件雕漆作品的产生,要经过设计、制胎、烧蓝、作地、涂漆、画工、雕刻、抛磨、做里、做旧等十余道工序。繁复的工艺流程,从一方面体现了雕漆技艺的价值,其艺术性也得到了世界范围的认可,如今,随着非遗保护理念的逐渐发展,雕漆技艺传承人们,通过在实用性、创新性等方面的不断尝试,使得雕漆技艺的发展具备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吴中凤自16岁起开始学习蒙镶技艺,2007年,“北京蒙镶”被列入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吴中凤成为了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据她介绍,北京蒙镶,始创于1862(清同治年间)当时在京的錾铜艺人与清宫造办处创了荣和铜辅,专门制作宫延佛像和宗教法器,也为宫庭制作精美的金银器礼乐仪仗器皿,部分工艺品现已成为国家重要文物。作为清代皇家传承工艺,蒙镶工艺兼具藏传佛教古朴、大方和皇家用品精美、华丽的风格特点,是蒙藏民族金属工艺与汉族金属工艺和结合与继承。

“泥人张”彩塑创始于清代末年,迄今已有180年历史,创始人张明山是清末北方雕塑的代表性人物,是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人物。“泥人张”彩塑如今已传承六代,其作品遍布津京两地,其中不乏创作精品:张明山的《张敞画眉》、张景祜《惜春作画》、张錩《聊斋系列》等珍藏于故宫,颐和园,天津艺术博物馆等各大美术馆。“泥人张”彩塑题材广泛、构思巧妙、形象生动、色彩明快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据姚晓静介绍,“泥人张”彩塑技艺已传承六代,作品遍布京津两地。泥人张彩塑在造型方法上分“拍、削、压、滚”,而彩绘上则讲究“一新、二清、三齐、四跳”,用笔要落笔迅速,薄厚均匀,并最终在造型呈现出含蓄、生动、安定的特点。

见人见物见生活,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理念。京城非遗会客厅的举行,将非遗技艺和非遗传承人请到非遗爱好者中间,建立了与大众的沟通的平台,通过非遗传承人的亲身讲述,让大众了解非遗技艺背后的故事,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扩大传统文化影响力。

  • 编辑: 邢爽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