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外国语大学举办华服日活动

  • 2019-04-18 08:30:57
  • 天津日报

津城四月,春和景明,处处花香中,时时可见宽袍广袖、环佩叮当的年轻男女三五成群,或寻一块明媚之地浅吟低唱,或于高楼林立间谈笑风生,为春日美景平添几分靓丽。

如今,喜爱汉服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以汉服为主题的文化活动也应运而生,汉服春晚、汉服走秀、汉服诗词会相继举办,爱好者们以此品味先人生活,领略中华文脉芬芳隽永。

2003年,年轻小伙王乐天穿上与朋友自查资料、自行缝制的汉服走上郑州街头,曾引来路人异样的目光。如今,年轻人穿汉服出行屡见不鲜。爱好者们创办的汉服春晚已持续九年,今年汉服春晚有近30万人在线观看;2018年年初,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等单位主办的“中国华服日”诞生……各类汉服活动形式多样。日前,天津外国语大学就举办了以“向时代致敬”为主题的华服日活动。学子们身着汉、唐、宋、明等朝代的服装走秀,模仿古人用“中古音”朗诵诗词名篇等节目,吸引了众多中外观众。

汉服圈越来越大,爱好者年龄越来越小。汉服春晚总策划维京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现在‘90后’‘00后’已经是这个领域的主力。汉服的确非常好看,他们也愿意穿汉服出门,向大众展示漂亮的衣服。”

中国古代服饰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穿上它,就相当于把历史“穿”到了身上。“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据陈诗宇等多位服饰史学者介绍,上衣下裳,传统服饰不仅仅是一件华丽衣裳,更是延续千年的道德礼仪、历史文化。比如深衣要12片做裙子,象征一年12个月;穿朝服时所戴玉佩,是用来控制步速的缓急以及整体仪表。

然而,在一些相关活动中,有的人虽身穿汉服却举止轻浮,网络上关于“汉服活动就是作秀”的质疑声也不时出现。对此,多位研究传统服饰的受访者坦言,“90后”“00后”在成长过程中接触了大量的外来文化,“穿汉服”这种自发的行为,也表达着他们“需要自己的传统服饰”的意愿。尽管有些人汉服在身却不懂礼仪,不过假以时日,相信礼仪学习和实践等方面都会有所收获。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还是要抱着宽容的态度。

文化评论人宋晨希在采访中说,精致华美的汉服的确满足着人们在审美层面的需求。穿上汉服,其实也为年轻人打开了传统文化的一扇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大家对承载着深厚底蕴的汉服抱有兴趣时,会愿意了解传统服饰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如果因势利导,也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进一步喜爱、探究优秀传统文化。

本报记者 刘莉莉

  • 编辑:方月月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