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五脉”:北京大运河文化的精髓

  • 2019-07-01 16:58:16
  • 北京旅游网综合

北京大运河文化带作为文化和自然遗产资源的结合体,政治国脉、历史文脉、经济动脉、社会命脉和生态水脉是其文化价值的精髓所在。为彰显古都文化特色,北京在做好大运河文化带历史文化内涵梳理和挖掘工作的同时,还应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打造独具魅力的城市文化符号,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通过认真梳理北京大运河文化带的线性遗产及其相关文化资源,同时对北京运河文化的来源、类型、内涵及价值等多元文化形态以及典型的历史文化符号的归纳、总结和提炼,认为可以用政治国脉、历史文脉、经济动脉、社会命脉和生态水脉的表达,凸显北京运河历史文脉的整体价值和历史文化内涵。

一、运河“五脉”:北京大运河文化的精髓

1、政治国脉。大运河北京段除了具有中国大运河文化的共性之外,还具有鲜明的军事重镇和首都个性。在历史、自然及人文环境范畴内,保持大运河北京段漕运畅通,既为首都提供了物资供应,也保障了中央政令通达,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统一。

2、历史文脉。自江南以迄华北,大运河流域凝聚了底蕴深厚、风格鲜明的地域文化,最终积淀成以绵延三千五百多里的人工河道为象征的“运河文化带”。它既是加强国家政治统一、经济联系的纽带,更是在五大水系之间架起了文化沟通的桥梁。大运河北京段作为其精华之一,与漕运有关的众多历史文化遗存荟萃于首善之区,构成了北京历史文脉的重要地理标志。

3、经济动脉。作为一条贯通南北、连接我国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的轴线,通过大运河向北京运输以漕粮为主的各种物资,是元明清三朝的重中之重。在将江南富庶之地的财富源源不断运往京城而形成国家财政收入重要来源的同时,大运河不仅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历代沿岸商贸的繁荣,其作为经济动脉的地位和作用得到突显。有了这条生命线,首都城市的稳定与政治职能的正常发挥才获得了可靠的保障。

4、社会命脉。放眼全国,偏于国家版图东北的首都北京,因为大运河而拥有了一条强化南北联系、及时掌控社会动态的命脉。“运河文化带”以庞大的、跨流域复合水利工程为载体,孕育了众多举世闻名的文化名胜,形成了沿岸独具特色的文化习俗,是中华文明中一个独特的带状(线性)社会文化体系。具有浓郁古都风韵、首都风范的北京城市文化,也借由大运河向四面八方辐射,经过相互吸收、彼此借鉴,历史地积淀为既兼容并蓄又引领潮流的社会文化形态。

5、生态水脉。北京大运河横跨六区,通惠河、白河(北运河)为其主线,坝河、南长河为支线。依据地势和区域分布,自西北流向东南,分西郊、老城、通州三个段落,构成一条完整的生态水脉。而通州地处北京湾众水汇集的下游,自古以来水路交通发达,既是京畿仓储、漕运重地和江南塞北物资的集散地,也是北京的东大门,“天下船运之物皆凑集通州”、“舟楫之盛可敌长城之雄”。随着通州进入北京城市副中心时代,大运河文化遗产更将因此而成为北京的一张金名片。

二、北京大运河“五脉”的时代价值

当前,梳理和挖掘以“五脉”为价值体现的北京大运河文化带历史文化内涵,关键在于着眼北京国家文化中心建设和通州城市副中心建设的需要,从借鉴历史经验、彰显品牌内涵、塑造公众意识等三个方面,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北京大运河文化带在新时代文化建设中的独特功能。

第一,增强和发挥北京大运河文化带的辐射带动作用。深刻把握北京大运河文化带历史文化内涵的价值启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重塑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北京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在实现其历史功能的现实转换的同时,增强文化带建设对周边区域的文化辐射效应。如将北京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置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等国家重大战略规划的背景下,借鉴历史经验,进一步完善区域联动机制,以文化带建设为抓手,带动北京与周边区域在经济、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开展更深入的沟通与协作。

第二,全面打造“北京大运河文化带”这一城市文化符号。进一步挖掘大运河文化带的历史文化内涵,突出大运河作为北京重要地理标志的品牌价值,充分利用数字传播手段,通过创建“北京大运河文化带公众号”、电子文化路牌等,在与公众互动过程中全面展示北京大运河文化带兼容并蓄而又独具古都风韵的多元文化积淀,推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最新成果,进而全面打造“北京大运河文化带”这一城市文化符号。

第三,充分展示“北京大运河文化带”独特魅力。线上线下互动,虚拟与现实结合,通过与在建的运河博物馆资源共享,建立“网上运河博物馆”等,利用数字虚拟技术再现历史文化场景及自然景观等,在虚实结合中全方位开发北京大运河文化资源,进一步展示“北京大运河文化带”魅力,增进广大公众的文化意识。同时,依托北京大运河文化带所具有的独特地理形势、生态条件和人文积淀,举办“运河文化之旅”活动,以大运河水系为串联,实地展示其沿岸有关历史文化遗迹,进而形成“北京大运河文化带”品牌特色,全方位带动运河沿岸区域旅游文化产业特色化发展。

  • 编辑:李蕾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