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文化遗迹之看运河

  • 2019-07-03 17:31:33
  • 北京旅游网综合

如果说长城是中华民族挺立的脊梁,那大运河就是流动的血脉,蕴藏着中华文明数千年延续不断的密码,沟通南北、贯联古今,通向未来。大运河蜿蜒而过,运河本身就是流动的文化。从北京来看,大运河河道、湖泊的整体连贯性较好,古老的桥、闸、码头错落分布,运河两岸更不乏珍贵的古建筑及石刻。作为大文化综合体,北京大运河拥有诸多资源,融汇了多元的文化魅力。今天小编带您了解大运河文化遗迹。

什刹海

在前海东沿立着一个石碑,上面刻着八个大字——京杭运河积水潭港。现在积水潭一分为三,西海、后海和前海,统称为什刹海,什刹海作为北京最有特色的人文景区,正焕发着新的生命力。那么你知道,什刹海和大运河的渊源吗?

家住颁赏胡同的张亚群先生,多年来一直研究什刹海的历史文化,对什刹海的前世今生颇为了解。张亚群先生解释,积水潭作为大运河(当时叫漕运)的终端码头是在元代的时候,原来大运河只到通州,南方运过来的粮草、布匹、瓷器等物资只能通过陆地运到大都城。这样花费比较大,所以需要通过水运来解决运输问题。

为什么选择积水潭(现在的什刹海)作为大运河的终端码头呢?

因为在当时积水潭的水域面积是相当大的。它东起现在的地安门外大街,西至西直门外。如果作为终点码头,它的承载量在当时的大都城算是最好的。于是水利专家郭守敬奉诏修建通惠河,自此从南方来的漕船可以直抵积水潭。兴盛时每天进港的漕船多达二三百艘,每年运进漕粮达三四百万石。元代诗人王冕有“燕山三月风和柔,海子酒船如画楼”的诗句,形象地描写了当年积水潭港的盛况。

漕运的兴盛,推动了整个积水潭地区(即现在的什刹海)的经济发展,鼓楼西大街为大都城商业贸易业的中心,鼓楼一带还汇聚着众多的市场。

漕运为什刹海带来的不仅是经济的繁荣,更多的是各种文化现象在这里的交融,促成了什刹海文化的多元性。这里不仅有皇家文化、宗教文化、王府文化、商贸文化,还有名人文化、闾巷文化、水域文化以及带有什刹海地域特点的民俗文化。

什刹海为什么叫什刹呢?

家住小金丝胡同的传统文化研究者屈祖铭先生说:“什”是什锦的什,代表多的意思,像我们吃的素什锦,就是说这个菜里头有很多东西凑成的,所以叫什。“刹”是庙的意思。“什刹”是表示什刹海宗教场所多的意思,大致数一下有120余座。什刹海的宗教文化包括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以及私人的宗祠、家庙等。在什刹海有影响力的寺庙有广化寺、火德真君庙、拈花寺、护国寺、广福观、什刹海清真寺、“古西教堂”等。

到了明宣德七年(1432),诏令皇城东墙东移,将原流经东墙外的一段通惠河河道圈入皇城之内,漕船不得驶入皇城,积水潭失去了港口的功能,京杭运河北端的码头改在城外大通桥畔。积水潭失去港口地位后,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优美的水资源环境,吸引了众多官宦权贵环湖修园建第,不同宗教也建造寺庙庵观,文人墨客、商贾庶民,纷至沓来,纵游其间,或修禊、或雅集、或闲赏,成为京城著名民俗风情荟萃之地。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

交通:地铁6号线北海北站

玉河故道

玉河是哪条河?即便是地道的“老北京”,多半也回答不上来。这条河道位于北京的核心区域,是元代连接海子(今什刹海)与通惠河的主要河段。700多年前,元朝水利专家郭守敬修通了这条河道,让大运河的北端得以延伸到皇城里来。

玉河始建于1293年,是元大都的漕运通道,元代始称通惠河,明代改叫玉河。明朝以后,由于缺水等原因,玉河的漕运功能慢慢消失。1918年后的几十年里,玉河逐渐断水。1956年,河道被彻底填埋,上面陆续盖满了房子。2005年,作为北京市六片文保试点项目之一,玉河保护工程正式获批立项。

2007年4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开始一期考古挖掘。在历时一年多的发掘过程中,清理出元、明、清时期的河道及堤岸,东不压桥、玉河庵东配殿等一批重要的遗迹;出土有玉河庵碑、银锭锁等大批文物。东不压桥遗址、驳岸遗存等,按其出土原状向公众展示。如今,在东不压桥展区,可以看到燕翅、裹头、券脸石、金刚石条、石墩等古河道遗迹;在万宁桥下方,两只镇水石兽俯卧在堤岸两侧,北岸那只为存世不多的元代文物。

2014年,京杭大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当年,玉河故道二期保护工程启动,从平安大街到北河沿大街,全长600余米。2017年8月,玉河二期提升改造工程完成,沿岸绿化更加细致,并增设了百余米长的运河文化长廊,重现了700多年前“水穿街巷”的盛世美景。

通州的大运河传说

你知道吗,京杭大运河北京段的文化遗产达40处之多,其中不少就在城市副中心所在地通州!在那些历史遗迹里,流传着怎样的故事与传说?

永通桥

京通高速路八里桥收费站路北端就是八里桥,即永通桥。永通桥就是通惠河通州段的西端起点,因为当时距离通州最高行政长官的官署有八里,故俗称八里桥。永通桥横跨通惠河上,建于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南北长50米,宽6米,33对雕刻的石狮,各具神态。

当年,运河繁忙之时,桥下驳船排列前行,桥上人流穿梭,好不热闹。著名的通州八景之一“长桥映月”,就位于此处,“入夜霜清一轮坠,凌寒征铎去萧萧,”便是此景最生动的写照。

该桥为明代建三券联拱石桥,与卢沟桥、朝宗桥称为拱卫京师三大桥。1860年,清军在这里与英法联军展开激战,血染长桥,史称八里桥之战。1900年义和团与八国联军在此地展开了激烈的战斗。20世纪90年代在桥两端各修了三个拱型洞,以加大排水流量。八里桥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张家湾三座古桥:东门桥 虹桥 通运桥

通州区有一座古镇名为张家湾,是从北京到天津的必经之路,也是京杭大运河的必经之路。这座古镇修建于明代,现在还有一些城门和城墙的残存。张家湾最早有三座古桥,分别是位于南门外的通运桥、东门外的东门桥和东南便门外的虹桥。其中尤以通运桥最为著名。

通运桥俗称萧太后桥,最早是木制的,在明代时改为石桥。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为了保卫朝廷命脉运河和拱卫京师,抢筑张家湾城,把萧太后运粮河作为南护城河,在城外架了一座木桥,桥东百余米即是大运河,河口以南便是大运河北端第二处大型货运码头,南北方的货运往来都要穿过此桥,经年累月,木桥不堪重负,屡毁屡修。太监张华奏请改建石桥,1605年建成,万历帝赐名为“通运”。到了清代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曾小规模的修缮过,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这座桥的命名,还是源于桥下的萧太后河。据相关史料显示,萧太后河是北京最早的人工运河,因辽萧太后主持开挖而得名,始于统和六年(988年),是北京成为国都以来最早的漕运河,最初是为运送军粮所用,后成为皇家漕运的重要航道。实际上,这条河是京杭大运河的一处支流,自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以来,运河一直滋养着两岸的人们。到了辽代,这条河被进行了拓展加工,成为一条漕运的主航道。其发源地以前是北京城东南部的护城河,再一直向东南方流去,在通州境内汇入凉水河,最后在汇入京杭大运河。在1958年修建引水水渠时,将此河拦腰截断了,现在,萧太后河在水利上的应用,主要就是北京南城河朝阳区南部的排水通道了。

萧太后桥为南北走向,全长约43米,宽约10米,桥下一共有三个石拱券,三个拱券中间的大,两边的小。桥面为平板型,由相互交错的大条石铺成的。桥的两两边设石栏板,每边各有雕刻着狮子的望柱18根。每边的柱头上雕须弥座,座上圆雕狮子,神态各异。最为独特的是,脚踩绣球的大狮子,不管有几个小狮子在身边玩耍,它都是雄性的;而不蹬绣球的大狮子全是雌性的。因此,此桥具有极高的艺术、科学和历史价值。不仅狮子神态各异,而且栏板上也雕刻有各种各样的花纹,十分好看。

在干旱的季节里,下到桥中间的桥洞上,可看到水线一下有碑刻,上面清楚的刻着“大明万历三十三年建清源陈进儒监造”的字迹。在桥的拱券上,嵌有一块碑记,桥下的镇水兽也十分精美。在桥的北端,有一方汉白玉质的石碑,上面为敕修通运桥的碑记,记载着这座桥在明清时期修建时的历史。

皇木厂村:昔日运木存于此

在张家湾镇,还有个因转储修建北京城的御用“木料”而得名的皇木厂村,也是北京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

俗话说“先有皇木厂,后有北京城”。皇木厂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史书记载,公元1406年(明朝永乐四年),朱棣分遣大臣到四川、江西、湖广、浙江、山西等省采伐珍贵木材之后,装船经大运河运输到皇木厂码头卸货,并储存在这里,再经陆路运进皇宫。

故宫太和殿所用长14.5米、直径1米多的整材木料都是通过运河从南方原始森林里运来,再运入北京城。此外皇木厂还是东北、西北、华北地区的运盐中转站,当时这里大木成山,车辚辚,马萧萧,运河号子响彻云霄,盛况空前。

如今,村内仍遗留着大量的历史古迹,现保存着建设北京城的巨大花斑石46块、运河古道遗址150米等诸多古迹,包括建皇宫、皇陵用的红丝印叶纹嘉石,官盐码头称盐用的石铨,“惜字局”石碑等。

当年管理木厂的官吏在木厂四周栽植了许多国槐,现今仅剩一棵。该槐树至今已有600多年,历经多年风雨变故,仍然枝繁叶茂,焕发着勃勃生机。其主干胸径近2米,四根巨大树杈分指四方斜向青天,冠状如伞,茂盛滴翠,十分壮观,是皇木厂村的历史见证。

燃灯塔:一枝塔影认通州

燃灯佛舍利塔位于通州旧城北门内,乃镇河之塔。“云光水色潞河秋,满径槐花感旧游。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枝塔影认通州。”这是清代诗人王维珍的诗《古塔凌云》,诗中的塔指的就是燃灯塔。沿新华大街再向东就到了东关大桥,桥下就是北运河,燃灯佛舍利塔位于通州北端运河西岸,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相传清朝时,经大运河从南方千里迢迢来北京的商人们,在远处一看到这座燃灯佛塔就会激动不已,因为他们经历了众多苦难后,见到塔就知道来到了通州,一切灾难都将过去,燃灯塔成了当时通州的标志。2009年9月26日发行的《京杭大运河》特种邮票,第一枚就是这座塔。

通州燃灯塔是京杭大运河北端的胜景,始建于北周时期,是一座八角形十三层密檐式塔,塔高56米,与天宁寺塔等高,并列北京最高最大塔。北京大学的著名校园建筑博雅塔便是以燃灯塔为原型修建的。世界上现存的古塔多达数千座,中国现存的古塔也有数百座,可谓各领风骚,而燃灯塔以其七绝独具特色。但是清代康熙年间因地震,此塔曾经重修;1976年唐山地震震坏塔下莲座,使塔身出现许多裂纹,上一次大修是在1985年。32年后,随着燃灯塔再次大修工程的竣工,燃灯塔外立面得到全面修缮与维护,缺失或损坏的塔铃、神像全部修补归位。

燃灯塔的塔身共十三层,是佛塔中的最高层数。作为一座实心砖塔,燃灯塔不像楼阁式佛塔那样可以登临远眺,但却独具古朴雄浑之美。塔檐紧密重叠,几乎看不出楼层,这种造型被称为密檐式。塔身各处雕有424尊神像,有披铠甲执剑者,有着袈裟合掌者,有慈眉善目者,也有凶相毕露者,惟妙惟肖。最奇特的是居然还有一尊长得神似猪八戒的神像,肥头大耳,噘着嘴挺着肚,形象十分逼真。一般塔的‘拱肩壁’部位都是空的,少部分会出现个别动物造型,唯独通州燃灯塔,它的‘拱肩壁’上有许多小佛的造型。

燃灯塔之所以闻名遐迩,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当风吹过的时候,在通州附近都能听见风铃产生的动听悦耳的声音。有个习惯说法叫‘灵动’,一座塔如果不安铃好像就没有了灵气。塔安上风铃,刮风的时候就会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显得整个塔就‘活’起来了,就有了灵气。塔的层数越多,它触角的位置就越多,铃铛放置得就越多。据介绍,整个燃灯塔共有风铃2248枚,堪称世界之最。这些铜质风铃大小不一,转角檐头挂大铃,其余为小铃。大铃一个重2斤,小铃一个重1斤。

  • 编辑:方月月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