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园化身环境舞蹈演出舞台

  • 2019-11-04 10:09:51
  • 北京日报

本报记者 李洋  以享誉世界的首钢老厂区现场环境为灵感创作舞蹈作品,再将作品置入这些环境中演出;没有标准剧场舞台的支撑,却将千变万化的景物当作“舞台”背景;没有座椅,观众却兴致勃勃花上几个小时,行走7.8公里,边走边看,在不同点位或远或近欣赏29支舞蹈。上周六,在白露微霜的深秋,这样一个特殊的艺术活动——2019首钢园环境舞蹈展演,在位于京西的首钢园区正式开始。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舞蹈作品与首钢大环境交融,带来奇异的观赏体验。

这次新奇的艺术活动由中国文联、中国舞协、首钢集团主办,其创意最早萌生于两年前。“当时首钢投资公司相关负责人找到我们,探讨在首钢制作一台实景演出的可能性。”中国舞蹈家协会分党组书记罗斌介绍,自己看到首钢园区的全图之后,就感到这里“所有的环境、平台、瞬间,都很适合跳舞。这里可表演的场地集中,环境充满后现代个性,园区本身也是闻名世界的工业文明符号,更是当代中国人文的象征之一。我希望这里有中国艺术的天地。”罗斌认为,这里完全可以创办一个中国独有的艺术节。

为了实践这个想法,2018年9月在第七届中国舞蹈节期间,中国舞协推出了“9·15”环境舞蹈展演的实验。罗斌解释,“环境舞蹈”是通过舞蹈,让肢体与建筑、自然或城市空间等环境因素发生对接、生成、感知,是一种挖掘人与城市环境之间复杂微妙关系的舞蹈文化形态。将舞蹈从剧场转移到工业园区进行表演,不仅打破了舞者与观众之间台上台下的距离感,同时也拓宽了舞者的艺术视角,激发了舞者的创作潜能。第一次实验,虽然只创作了6支舞蹈,但在业内引起了良好反响。

今年活动扩大为两天,原创舞蹈作品也增加到29支。这些舞蹈作品涵盖了现代舞、民族舞、街舞、中国古典舞、戏曲舞蹈、秧歌等多种类型,最长的要表演10分钟,短的只有3分钟。每一个编创团队自己来选择演出地点,再根据这个地点创作与环境相得益彰的作品。有趣的是,面对千变万化的环境时,绝大多数作品自然而然跨越了各个舞种之间的界限,用一切可以应用的舞蹈语汇表达所思所想。

在首钢园区三高炉内,由北京舞蹈学院和中央民族大学联合创作的《活着》,将熔炉比拟为孕育生命的子宫,也暗含社会学意义上,熔炉在社会发展中孕育新生的意义。舞者们吊装威亚穿梭飞翔在管道与烟囱之间、在高炉渣沟间匍匐表达激烈的情绪、在平地上起舞表达自醒的过程……不少观众赞叹,平常在剧场里看起来很难懂的现代舞,如今在特定环境中,在难得一见的背景的衬托下,一下子变得很容易理解。

同样在三高炉内,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学生们带来的《攀》融合了民族舞与现代舞元素,充分利用高炉的大尺度空间,通过大型草编垂吊装置、梯子等,强化人的存在感。而作品《工人》,让舞者穿戴炼钢工人的头盔和工装跳起机械舞,有别样的动感。“环境有自己的语言,会带给观众先入为主的直观视觉印象。我们选择在这样硬朗的钢铁气质中,顺着这气质来一段刚性舞蹈。”作品编导之一、元墨文化负责人胡磊说,舞蹈过程中出现的飞雾、火花、漫天“大雪”也均因这环境而产生。

今年,所有作品集中在首钢园区西北部的秀池区域和三高炉区域演出。除特别创作的环境舞蹈外,还有《额尔古纳河》《牡丹亭》等6部获过中国舞蹈“荷花奖”的作品在首钢园再度上演。11月2日下午和3日下午,活动向持票公众免费开放。明年,主办方计划将这项创意活动的举办时间延长至一周,除了邀请国内优秀团队参与,也将邀请国际著名艺术创作团队前来一起在首钢的环境中舞蹈。这不仅是为舞者们提供一个全新的创作范畴,也为向大众普及舞蹈艺术创造一个鲜活的平台。主办方希望这项创意活动“舞四方,惊天下,耀中华,兴寰宇”的核心理念和艺术理想可以持续下去。

  • 编辑:方月月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