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朝的群英谱与“双城记”

  • 2020-06-17 09:22:53
  • 北京日报

谢忠军  相信不少人对于大明王朝、明太祖朱元璋以及明朝开国勋贵的了解,最初都是通过评书《大明英烈》,而对于明成祖朱棣的了解,多源自评书《燕王扫北》。

元末,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朱元璋起兵淮西,他的淮西老乡徐达、李善长、常遇春、胡大海等人辅佐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为肇建大明立下卓越功勋,历史上把朱元璋和他的这些功勋老乡们称为“淮西集团”或“淮西勋贵”。

朱元璋及淮西集团在中国文化中留下的影响极为深厚。除了评书,他们的故事还遍及于传说、戏曲、传统技艺中,广泛存在于已公布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艺作品中。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这一集团其人其事,其言其行,又是如何呢?正在首都博物馆展出的“1420:从南京到北京”展览,在明王朝迁都北京600年之际,探秘历史的缝隙,钩沉珍贵的史实,解读大明王朝的群英谱与“双城记”。

军帖背后真实的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生于贫苦农民之家,五六岁时,家乡连发旱灾、蝗灾、瘟疫,父母先后亡故,后入寺当过行童,曾流浪淮西,云游化缘,机缘巧合之下参加红巾军,脱颖而出,创立强大统一的大明帝国。但在很多民间口头叙事中,朱元璋的口碑不好,形象不佳,“歪嘴和尚”是最常见的蔑称。

其实朱元璋的文治武功是史家公认的。展览中有一幅故宫博物院藏朱元璋亲笔所书行书《大军帖》,笔力雄健,自成风格,笔画之间可见胸中气度,康有为评价说:“明太祖书雄强无敌。惟笔画稍欠法度,然雅拙中不乏挺拔。”此军帖是朱元璋写给北伐将领的一封信,信中指示如何妥善处置元朝官员,丝毫没有人身羞辱之类的态度倾向,而是从大局出发,让各家家小尽数南来,“安下稳当”,再做更多人的工作。这些写给下属的话,殷殷切切,明白晓畅,一如师长。

以南京为根基源自他的建议

此次展出了淮西集团多个家族的墓葬出土文物,包括郢国夫人樊氏墓中的一件孔雀蓝釉瓷梅瓶和龙泉窑青釉瓷碗。梅瓶器型规整,瓷碗釉色丰满,恐怕是难得的两件可资感知郢国公冯国用生活起居的物件了。冯国用饱读诗书,精研兵法,最初与其弟冯胜起兵反元自保,后率部归附朱元璋,他生平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建言朱元璋,攻取虎踞龙盘的南京,作为创立大业的根本。据《明史》记载,冯国用建议:“金陵龙蟠虎踞,帝王之都,先拔之以为根本。然后四出征伐,倡仁义,收人心,勿贪子女玉帛,天下不足定也。”此战略规划终得朱元璋采纳,冯国用由此深得朱元璋信赖,后英年早逝,史家王世贞称赞他“冯国用不死,其在韩公、岐阳伯仲乎?”

展览还反映了从1356年朱元璋带兵攻入南京到朱棣迁都北京之间,南京城的65年经营史。一组组模印铭文砖,以及瓦当、滴水等建筑构件,反映了南京城营建过程和雄伟气象。展场中一件六朝时期的建业宫木简残片,长不盈寸,很不起眼,但是上面写着“附载之建业宫”几个字,意义深远。简文中的“建业宫”,即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由武昌迁都建业(今南京)后以旧将军府舍改建的太初宫,也是当时的皇宫。这是南京地区出土的资料中首次提及吴郡建业宫宫名,十分珍贵。念出“建业宫”三个字,仿佛六朝时期的人在描述建业宫,赞叹这一虎踞龙盘的帝王之都,也更加理解了冯国用对南京的看重。

缘何没直接传位朱棣

在朱元璋诸子中,燕王朱棣才能尤为突出,他一生中五次亲征蒙古,彰显了雄才大略。朱元璋在长子朱标死后,将皇位直接传给了长孙朱允炆,而没有传给诸子,没有传给朱棣,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他要固执地传嫡不传贤呢?

大家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极为重视大明王朝皇权的稳固,为此还专门编著了《皇明祖训》,从方方面面教导子孙,治国理政。可见他最担心的莫过于皇位的继承失序,动摇政权。所以,他认为万全之策是传嫡长子,嫡长子传嫡长孙,如此江山社稷可千秋永传。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朱元璋器重并精心培养的皇长子朱标不幸早逝。这不仅打乱了皇位的传承秩序,也改变了大明的历史。

展览中展出了大量的沐英家族墓出土文物。沐英,是朱元璋和夫人马氏收养的一名难童,后成长为明朝开国将领,以军功封西平侯,世代镇守云南,固边安疆。洪武二十五年(1377年),沐英在云南任上得知皇太子朱标去世,十分伤心,不久也病逝于云南任所,年仅48岁。

这不是一个寻常的事件,一方面沐英固然视朱标为手足兄弟,但更可以看出,沐英急养父朱元璋之所急——辛辛苦苦培养的皇太子撒手人寰,这是危及社稷的大事。沐英忧悲而死,可见以沐英等人为代表的淮西集团对于皇位罔替的内心矛盾:传嫡,皇太子已死;传贤,名不正言不顺,恐天下大乱。重情重义的沐英读懂了养父朱元璋的内心。沐氏家族280余年镇守云南,与明王朝同患难、共始终,其中缘由可见一斑。

六百年前之“双城记”

明朝历史上最大的事件莫过于“靖难之役”。明太祖朱元璋传位皇太孙朱允炆,朱允炆即位后厉行削藩,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以奉天靖难为名,起兵攻打侄子朱允炆,夺取皇位,并于1421年后正式迁都北京。北京,继元大都之后,再次成为大一统王朝的首都。

展览中反映了明代郭子章对明成祖迁都北京原因的解读。主要是四个原因:其一,周公为召公封国,召公建立燕国,历43世,900余年,可谓长久;其二,“古享国长久者”,都有迁都的经历,如“汉、唐始秦,迁洛。”其三,成祖起于燕,都于燕;其四,迁都北方,前抵北方边境,与北方少数民族相抗衡。

明成祖迁都北京,虽然使得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产生分离,但南京与北京的共生关系使南北方的联系更为紧密,北京更是成为了北方一道巍峨的屏障,守护着广袤肥沃的农业核心区,为明王朝的繁衍发展提供了200多年的回旋余地。

  • 编辑:方月月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