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北京,二环外是农村,西皇城根下成了菜市场

  • 2020-09-15 09:47:02
  • 北京晚报

七十年前,西安门北边的西皇城根开辟成了菜市场,南北方向的一条街两侧全是卖各种生活用品的摊位。鸡鸭鱼肉、青菜水果、米面杂粮、油盐酱醋、各种调料、锅碗瓢盆、笤帚簸箕,凡是老百姓过日子的必需品,是应有尽有。

我记得有几个是专卖鸡蛋的摊位,印象很深的是一位老太太,每天在固定的位置摆摊。她在地上铺一块约一米见方的粗布单,上面放一个大竹篮子,还有几个竹编笸箩,她把鸡蛋按大小个儿,分别放在不同的笸箩里,不是论斤约,而是按个儿卖,大的比小的价格当然要贵些。这位老奶奶嘴里不断地吆喝:“买鸡子儿咧……哎!油鸡蛋儿哎……!”尖细而苍老的声音,传得很远,飘荡在清晨寒冷的空气中,现在回想起来,仿佛还在耳畔。

那时卖鸡蛋的小贩大多是京郊农民,他们除了种地之外还养鸡、鸭、猪、羊作为副业。因为现在的二环以外就是农村,所以城乡距离很近,农民可以很方便进城卖些自己养的肉、蛋,贴补家用。

那时鸡都是散养,京郊农民以种青菜、小麦、玉米、水稻为主,这就为养鸡提供了良好的便利条件,鸡在田间、林地、山坡有丰富的食物。例如各种昆虫、田里的害虫、草籽等,都是它们的美味。到了收割庄稼的季节,鸡又可以啄食地里散落的麦粒、稻粒。母鸡在外溜达够了,都是回到鸡窝里的稻草上下蛋,每天农妇到鸡窝拣蛋,自己也舍不得吃,攒到一定的数量,就进城到集市上售卖。所以北京有一句歇后语“老太太上鸡窝——笨(奔)蛋。”

当时农村和城里有院子的人家养的鸡,主要有两个品种,一种叫油鸡,这种鸡是以肉质鲜美、蛋质优良而著称,它的原产地就在京郊。油鸡外形长得很美,赤褐色和黄色的羽毛厚而蓬松,有凤头儿、毛腿和胡子嘴的特征。油鸡蛋壳呈褐色,素有“紫皮蛋”之称,蛋黄为红黄色。蛋的味道十分鲜美,摊炸、蒸煮都很好吃。所以油鸡蛋很受欢迎,买的时候都要问:“有油鸡蛋吗?”

还有一种是柴鸡蛋,柴鸡因为腿细似干柴,又常栖息于柴火垛上,所以得名。柴鸡好养活,觅食能力强,又不择食,什么都吃,饲养成本低,所以农民爱养柴鸡。柴鸡下蛋多,蛋壳为白色或浅褐色,蛋黄大,蛋清黏稠。柴鸡蛋不仅营养价值高,还有药用价值,所以市场上也多有售卖。那时人们的收入都少,生活水平低,能吃上鸡蛋也是佳肴美味了。我记得小时候家里后院就搭了鸡窝,养着几只鸡,母鸡每天都下一个蛋,然后就“咯咯嗒,咯咯嗒”地叫唤,像是向主人报告“我下蛋啦。”我把养鸡、喂鸡、拣蛋当成了童年的游戏,是一个乐趣。

现在养鸡、产蛋都采用大型的机械化流水线的方式了,饲养周期短,蛋的产量高,老百姓吃鸡蛋已是家常便饭了。

  • 编辑:方月月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