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西抗日根据地曾在抗战中发挥过怎样的作用?

  • 2021-09-01 11:19:10
  • 北京日报

毛泽东曾在1928年发表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提出:中国民主革命首先在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农村,发动农民武装暴动,建立人民军队,建立革命根据地,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政权结合起来,使之建成支持长期革命战争的战略基地……

平西抗日根据地的建立正是在这一英明路线的指引下,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开辟出的抗日战略基地,它的存在犹如一把尖刀,直插华北日伪的统治中心——平津张地区的肘腋之下,消灭、牵制了大批日伪军,谱写出了一段刻骨铭心的光辉历史和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军民共建第一根据地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国民党军队步步后撤,华北逐步沦陷。在这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中共中央发表全面抗战宣言,平西抗日游击战争之火随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熊熊燃起。

中共宛平县委书记魏国元早在大革命时期即与崔显芳、赵明鉴等在宛平一带发展党的地下组织、开展革命斗争,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他发动党员和进步群众四出搜集枪支弹药,并调回事变前派往二十九军学生集训队的中共党员魏国臣等十余人,于1937年9月成立了平西地区中共领导的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装——“平西人民武装总队”,积极宣传抗日,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打击投降派,同时派人前往阜平抗日根据地与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联系。

与此同时,北平近郊也出现了一支奇特的抗日游击队,因为队员以臂戴红蓝两色袖标为标志,红色在上象征战斗,蓝色在下象征沦陷的土地,被民众称之为“红蓝箍”;因队伍的青年学生较多,又被称之为“学生军”。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这支队伍便由最初的三十余人发展到三千多人,这就是北平郊区中共领导的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装——“国民抗日军”。他们在黑山扈天门沟地区与日军的第一次正面交锋便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使其连续受挫、死伤累累,极大地鼓舞了北平近郊人民的抗日热情。

10月初,日军对国民抗日军发动了围攻与扫荡,在中共北平市委的指导安排下,国民抗日军进入了妙峰山地区,并在宛平县委负责人魏国元等人帮助下,抵达青白口地区休整。

1938年3月初,邓华率部队进入平西斋堂川,在西斋堂村的聂家大院设立了司令部。为了适应形势需要,魏国元对地方武装进行了整编,为地方武装向八路军正规部队的过渡做了大量工作。

在群众的支持下,邓华率领部队迅速开辟了房山、涿县、涞水、良乡、昌平、宛平等小块根据地,在一部分县建立了抗日政权和抗日救国会,扩充了部队、组织了自卫队武装,又按照上级指示建立起中共的地方组织——平西地方工作委员会,并着手组建起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群众团体。

其后,根据地由东南向西扩展,使平西与边区连成一片,巩固扩大平西抗日根据地。到1940年秋,平西根据地面积扩大了一倍,四万多平方公里,拥有1100个大小村庄、30多万人口、1.2万多兵力,横跨了冀察两省的昌平、宛平、房山、良乡、涿县、涞水、蔚县、阳原、怀安、宣化、涿鹿、怀涞十二县之境。

平西抗日根据地开创后,迅速成为八路军向热河、察哈尔前进的阵地,更成为北平、天津中共地下党组织与边区联系的“红色走廊”——前往解放区的华北革命青年、爱国人士和国际友人,都要通过这个“红色走廊”奔赴延安;当时全国各地支持延安的物资中有近三分之一是从这条走廊中安全运去的。

记录平西峥嵘岁月

从市区出发,沿京昆高速向西南而行,由拒马河驶入房山山区腹地,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便坐落于十渡景区的青山绿水之间。馆前的巨石上镌刻着“铭记国耻 发愤图强”八个红色大字,令整个建筑显得更加庄严肃穆。纪念馆主体建筑上的鎏金大字“平西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由曾经领导平西抗日根据地斗争的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萧克将军生前亲笔题写。

最初,这里只有一座缅怀平西抗日英烈们的平西抗日烈士纪念碑,这是1985年在萧克、杨成武、肖文玖等老将军们倡议下修建的;1992年,这里又建起了平西抗日斗争纪念馆,并于2005年进行了改扩建,建筑面积达到4350平方米,展览面积2500平方米。

馆内丰富的实物、照片资料讲述了当年平西军民英勇抗日的光荣历程,《挺进报》第一任社长张志祥用过的公文包、战士郑玉的退伍证及手章、马文亮烈士的光荣纪念证……这些实物背后,都有着一段难忘的故事。

一面写有“抗日模范村”的红底金字的锦旗吸引了许多参观者的目光,这是八路军授予十渡镇马安村的。1943年春,日军的一个约10人的小分队在十渡进行了一番烧杀抢掠,之后便盘踞在西庄村达一个多月。距其不远的马安村的十几名民兵经过周密策划后,一天夜里偷袭了这伙鬼子,将他们赶出了根据地,龟缩于张坊镇据点的炮楼之中。根据地得知此事后,便专门为该村颁发了锦旗,表彰他们的英勇事迹。

除了实物、照片资料之外,馆中还展有4幅油画作品,其中有一幅名为《一罐黑豆送部队》巨幅油画,是根据曾任中共冀热察区平西地委书记李德仲生前回忆所作。1942年敌人封锁根据地时是最困难的,粮食不够吃,军民常常只能以野菜、树皮充饥。一天紫石口村一位60多岁的老大娘把仅存的一罐黑豆送给了部队,说:“收下吧,我都是60多岁快入土的人了,你们还年轻,不吃粮食怎么打仗啊!”

“步枪打飞机”“一两盐,吃一年”“粒粒黄小米,颗颗安国心”“陈喜富舍身护资”……一个个质朴感人的故事,讲述着军民同心抗战的艰苦卓绝;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动人瞬间,汇聚起了平西抗日根据地的光荣岁月。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利用珍贵的史料遗迹向世人讲述着抗日战争时期平西军民在党的领导下不屈不挠、英勇斗争的伟大精神和众志成城、前仆后继的革命英雄气概。

平西青山埋忠骨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八年的抗日战争,有无数热血男儿前仆后继、舍生忘死、无私奉献、为国捐躯,平西儿郎亦复如是。

世人熟知“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而鲜为人知的是在十渡镇的老帽山也有六壮士的壮烈故事。

老帽山,是十渡村与马安村之间一座险峻的山峰。1943年春天,300多名日伪军从霞云岭一带向十渡扫荡。此时,房涞涿县委和县政府机关、冀中十分区银行、印刷所、兵工厂等机关都驻扎在十渡、西庄等村。紧急时刻,为掩护党政机关及群众撤退,驻扎在此的冀西部队派出一个排,预伏在老帽山,凭天险紧扼住河谷,与日伪军展开战斗。

在战士们的顽强阻击下,日寇的进攻一次次被击退,最后阵地上只剩下六名战士。他们一边战斗一边向老帽山上转移,最终他们的子弹和手榴弹都打光了,面对紧追不放的日寇,他们宁死不屈,抱枪纵身跳崖,壮烈牺牲。

当时十渡村青救会负责人齐德付在老帽山东部山顶亲眼目睹了这一幕。日军撤退后,村干部带人找到了跳崖战士的遗体并进行了安葬,没人知道他们是谁、家在哪里、多大年纪。2014年,房山区将“老帽山六壮士”的墓统一迁移到了平西无名烈士陵园。

在开辟和巩固平西抗日根据地以及和日伪军作战中牺牲的八路军战士和游击队员有上千人,他们中的大多数还只有20岁左右,最大的也不过30岁出头,很多人没有留下名字,但他们为民族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捍卫了民族尊严,为全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谱写了壮丽永恒的史诗。六七十年过去了,他们的忠骨依旧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大地,虽然我们并不知道他们的姓和名,但他们的壮烈故事却在京西青山间永世传颂。

平西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为晋察冀边区的北部屏障和沦陷区人民带去了希望,为八年抗战做出了重要贡献。历经八年血战,平西人民终于和全国人民一道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写下了中华民族现代史上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

  • 编辑:宋砚凝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