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竹张”:老北京的空竹情

  • 2021-11-19 14:28:21
  • 人民网-人民视频

张国良先生,1956年出生于北京天桥。现为北京竹木空竹制作者,人称“空竹张”。自幼喜爱美术,从小跟随祖父、父亲学习空竹、根雕、烟斗等手工艺制作,尤其钟爱空竹的制作。1994年张国良“实用新型空竹制作工艺”成为国家专利。十多年的钻研结出硕果,从张国良手中诞生出一件又一件竹木空竹精品,成为海内外空竹爱好者和收藏家的珍宝。进入21世纪,他成为京城为数不多的空竹制作人之一。

空竹,古称胡敲、空钟、风葫芦、响葫芦等,属于汉族民间传统玩具。

典型的空竹有单轮和双轮之分,双轮的空竹形如腰鼓,以竹或木制成,两头为两只扁平状的圆轮,轮内空心,轮上挖有四五个小孔,孔内放置竹笛,两轮间有轴相连;单轮的空竹则形如陀螺,一侧有轮。因其轮内空心而有竹笛,故名“空竹”。

空竹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证,空竹最早是由汉族民间游戏用具“陀螺”演变而来的。陀螺是远古时代就出现的玩具,在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和常州圩墩遗址中,就出土了木陀螺,而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中出土了陶陀螺。后来,为延长陀螺的旋转时间,人们改用鞭子抽击这些木制或陶制陀螺;再后来,改用竹制陀螺,并在上面开口利用空气冲击发出哨声,即“鸣声陀螺”,后来“鸣声陀螺”渐渐有了“空竹”的别称。

  • 编辑: 邢爽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