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北京庙会:北京庙会的“前世今生”

  • 2022-01-18 10:07:08
  • 北京旅游网综合

庙会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春节逛庙会是北京人沿袭多年的民俗。在北京人的心目中,逛庙会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因为疫情,这几年线下庙会停办,在虎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本网推出系列有关北京庙会文章,让网友“云游北京庙会”。

北京庙会的起源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早期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善男信女每逢寺庙开放日期,进庙烧香礼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需要,商贩在寺庙附近设摊售货,庙会就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这时的庙会得名为“庙市”,成为中国市集的一种重要形式。

从古代文献上,我们可以得知,周代宗庙之旁便有庙会了。这就是《考工记》上所说的“匠人建国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祖即宗庙,社即社稷,市乃交易的地方,交易之地与宗庙、社稷已经有了联系。六朝以后,佛教寺院,道教宫观日渐增多,于是附于佛寺、道观的庙会也逐渐兴盛起来。

据《北京庙会》记载,北京地区的庙会源于辽代,发展于元末明初,兴盛于明清两代。后因战火,衰败于抗日战争。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又陆续恢复发展。

北京庙会的发展

据记载,元代白云观正月十九的燕九节,游人“烧香,纵情宴玩”。供奉东岳大帝的东岳庙每年三月二十八日东岳大帝诞辰日开庙。是日,达官显贵烧香,善男信女酬福,络绎不绝。沿街摆摊售卖饼食酒饭、香纸花果、小儿玩具者不计其数,成为大都百姓纵情宴玩之所。平则门(今阜成门)外的西镇国寺每年二月初八开庙,游人多是在大都做生意的江南富商,以杂剧艺人扮演众生相、抬着佛像在城外巡游为特色。元代庙会三大特色:一是均在城外,二是每年一庙一届,三是开始有佛像巡游。

明代,庙会普遍兴起。城外的三大庙继续繁荣,城内的正阳门关帝庙、都城隍庙,外城的南药王庙、都土地庙以及郊外的马驹桥碧霞元君祠、中顶、西顶陆续开庙。位于内城的都城隍庙庙市和灯市最为繁盛,并称庙灯二市,逢初一、十五、二十五开庙。白天设市,夜间放灯,热闹非常。

北京庙会的兴盛

清朝定都北京后,将庙、灯二市移至外城。由于崇文门外买卖多,宣武门外书肆多,外城各种庙市遂繁荣起来。而内城则以东西两庙(隆福寺与护国寺)最为繁盛。

清中期,东岳庙和马驹桥元君庙开庙时有掸尘、抬阁等活动,开后世文武香会的先河。京西妙峰山开庙期间有香会以娱神名义在香道上载歌载舞,进而其他寺庙在开庙时也纷纷仿效。因看“会”而逛庙,因之称为“庙会”。民国初年官方文书上才有“庙会”的提法。民国时期出现了以公历计时的隆福寺、护囯寺、土地庙、白塔寺和花市五大庙会,每月按日分配轮流举办。定期庙会既是购物之处,也是娱乐中心。雍和宫、南药王庙等寺庙只接受香火,没有商业活动。郊区庙会多在风景秀丽之地,赶庙会者主要是借佛游春。

北京庙会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战乱等原因,不少庙会停办。新中国成立后,庙会迎来了一个短暂的复苏期,在经济上成为一种对国营商业的补充手段。然而随着东四人民市场等摊商集中管理的商业企业的兴起和公私合营的深入,众多商贩脱离了庙会经济形态。后因运动不断,使传统节日文化逐渐被淡化,庙会彻底退出了人们的节日生活。

北京庙会的新生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意识形态的转变,政府从保护文物古迹、恢复民俗、传承传统文化、发展假日经济出发,逐步恢复和发展了许多庙会。1983年春,当时的崇文区文化局在挖掘整理民间文化过程中,发现了“万里云程踏车老会”等六档民间花会。为了继承这种民间艺术,区政府同意这六档花会沿幸福巷、三转桥,经南岗子到文昌宫举行改革开放以来京城第一次“走会”表演,使沉寂多年的花会再次出现在北京街头,引起极大轰动。次年正月初一,崇文区又组织这六档花会在龙潭公园进行表演,就此拉开了新庙会遍及京城并席卷全国的序幕。

北京的庙会之所以得以流传,是因为它不断推陈出新,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 编辑:张晓芳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