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百年中国工人文学画卷

  • 2024-04-18 10:50:00
  • 人民日报海外版

李惠敏、田丰、陈国元等学者编著的《中国工人文学史》(河北人民出版社)以“为工人阶级立传”为出发点,描绘百年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文学史画卷,为我们了解中国工人文学形象的变迁和中国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就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情况看,以工人为中心内容的著述,与以农民、知识分子、士兵为对象的相比,明显薄弱。从作品研究看,研究者总结的“红色经典”代表作“三红一创”“青山保林”中,缺乏工人题材。从文学史编撰看,中国乡土小说史、军旅文学史、通俗文学史等版本繁多,但涉及工人文学的史著很少。李惠敏等人编著的《中国工人文学史》,突破了旧的史传传统,明确以反映工人生活、命运、成长、奋斗的作品为中心,可谓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工人文学史”,填补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著述的空白。

《中国工人文学史》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长期以来,由于工人文学缺少系统整理出版的资料集,相关研究史著又非常匮乏,导致人们对百年来工人文学的基本情况摸不清楚。工人文学的发端在哪里?发展情况怎样?有哪些重要的作家作品?对此,不但一般读者了解甚少,不少文学研究者也一头雾水。该著在史料发掘上下了大功夫。从上世纪初至二三十年代被历史尘封的作品,到当下的打工文学,总量数以万计,可谓搜罗备至。其中所用的基本都是一手资料,即采用作品的首刊或初版本,并对所涉及的所有作家作品做出较详细的介绍,给出恰切的分析,这不仅能使一般读者便捷地了解工人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也为研究者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资料基础。比如书中通过考证确定,最早描写工人生活的是恽铁樵发表在《小说月报》4卷7期的文言小说《工人小史》;第一篇描写工人罢工的小说是毅汉发表在1917年《小说画报》第7期的《罢工人》;第一篇描写人力车夫的小说是汪敬熙发表在1919年《新潮》创刊号上的《雪夜》。

作为一部具有初创性的文学史著,《中国工人文学史》也存在美中不足之处。如工人与工人阶级在中国不同历史阶段的内涵和构成是发展变化的。作为一部专以工人为中心的文学史著,该书没有对工人与工人阶级的内涵、构成及发展演变进行充分的理论界定,致使其所论对象在内涵与范围上不够清晰。此外,该书在编写体例上采用横向以文体分编,纵向以年代分期的方式,不够纵贯一体。当然,这些不足与其在工人文学史上筚路蓝缕的开创之功相比,不过是白璧微瑕。

(作者田建民,系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 编辑: 邢爽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