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晨明
明清的北京城建有大量关帝庙。据民国年间曾做的寺庙统计,城内关帝庙曾达286座。今天的个别胡同里还留存一些关帝庙遗迹,比如砖塔胡同中部的“古刹护国关帝庙”就是其中较为特殊的一座。
为什么说它特殊呢?一是它有“护国”二字。走近这座关帝庙就会发现,山门上的字迹仍很清晰,主体建筑还在。据说就是因为有“护国”二字,所以从未被损毁。二是它的建筑很特殊。此庙房顶上铺的是皇家才能用的黄色和绿色的琉璃瓦。瓦当、滴水则为龙的纹饰。这在古代可不得了!毕竟此庙并非“敕建”。所以曾有现代专家批评现今的房管所修房时不懂文化,竟敢逾制乱来。其实后来研究证明,历史记载上它用的就是黄色和绿色琉璃,说明皇家可能有某种恩准。也有一种说法,它是清末大太监小德张的外宅,所以胆子较大。
此院后来渐渐成了大杂院,院内已看不出多少小庙的踪迹,但山门的特殊形态以及门额上的几个字刻,标识着它的特殊身份。
这座关帝庙大杂院的历史到2018年底画上了句号。目前该院已腾退完毕,修缮重建后或将作为对公众开放的文化场所。砖塔胡同这条六百余年的老胡同,也将增添新的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