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与传统结合,才是传承的意义 专访剪纸技艺传承人闫飞

  • 2020-01-07 15:49:13
  • 北京旅游网

剪纸,作为一项历史悠久,在民间广为流传的非遗技艺,在高速发展的现在,是否还是以千百年不变的面貌,来传承呢?

剪纸,是不是需要反映时代呢?

怎么做,才能让传统的技艺,与现代结合?

非遗技艺的传承,我们又该怎么去做呢?

带着这些问题,北京旅游网采访了剪纸技艺传承人闫飞,请她来为大家答疑解惑。

以下为北京旅游网与闫飞女士采访内容,文字部分有删减。

北京旅游网:剪纸,需要什么?

“邯郸剪纸主要一把剪刀能随心所欲的去剪。比如说想(剪)一些大型的画,抒发自己的感情,说剪一些人物、花草、山水都可以,比较随意一些。不用插图,不用勾图,自己就能剪。这个剪刀比较随意,携带也方便,往哪走,拿一把剪刀就行了,有剪刀,拿起剪刀都可以给他们剪。”

北京旅游网:为什么剪纸需要时代感?

“我在天津美院还有河北大学都进修过,一些高院的老师、教授都给我们讲,就说你剪纸必须得有时代感,要不然你就是经常剪一些传统的东西,不创新,没有时代感。过1000年或者2000年甚至500年,你剪纸是什么时候剪的,看不出来。因为你剪的都是以前50年代、40年代、30年代的东西,然后现在你这是模仿下来,那一看他也不知道你是什么时代剪的,对吧?那就没有存在感了,所以说我们这一代应该把现在的东西和以前传统的东西结合起来。剪纸是老祖宗传统下来的东西,能把它的元素剪出来,现在这些时代感的东西也表现出来,这样才有使命感,才有发展,剪纸,才能有传承的这个意义。”

“要线条流畅,要有美感,就给人一种舒畅的感觉。因为这个时代不同了,欣赏能力也都高了。你要是光用传统的东西,它感觉到有点太过时了,或者是太老化了,你去挂这些东西,恐怕挂到家里感觉也不是很舒服。他们要求比较高雅,大方有气度,感觉到挂在家里欣赏百看不厌。别人来了一看上档次,有点高大上的感觉,才能有市场。现在大会议厅大客厅明亮,大客厅一挂一个大花,挂个大牡丹,你说多多喜庆,一些大幅的长幅,感觉到特别气派,给人一种一看耳目一新,也感觉到家庭文化气息特别浓!”

北京旅游网:在技艺传承方面,您有哪些好的经验?

“我传承是从1998年就开始传承文化进校园(教)剪纸,开始是教一个班,后来以后报名了特别多,就分成两个班,后来又分成三个班。影响非常好,领导也给高度的评价,然后就说传承再多几个学校,后来以后我一个人怕教不过来,我就每一个学校就让他们配个助教。我的时间是有限的,两三年把助教培养的都能能教了,我就再多教一个学校。这么着,现在我们复兴区就是特色剪纸特色区。有一个学校以点带面,然后就成特色区。”

闫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邯郸剪纸技艺传承人

  • 编辑:王越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