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爱吃炒菜是个不争的事实,今儿个来看看北京人餐桌上炒的那几道“菜”。
1、炒饼

要说老北京人最常吃什么炒的主食,那炒饼绝对首当其冲,好吃又好做。虽说烙饼丝儿在炒之前就已经是熟的了,但经油一炒就吃不出烙饼的感觉了,反而更香!懒人最爱的炒饼做起来也不繁琐,切成丝儿的烙饼在葱花和油煸得脆软适中时再加上酱油跟盐翻炒一会儿,最后加上白菜丝儿跟水,等等就可以吃了。山珍海味也比不过一盘炒饼!有的人在出锅前喜欢加点香油和醋;有的人喜欢炒的时候加点肉,借肉油的香味。但您放心,最后吃的时候手里都得攥着一瓣蒜,北京人吃个炒饼,都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般。
2、炒窝头

昔日北京家庭餐桌上最常见的就是窝头。在过去,窝头跟“穷”是无法分割开的,玉米面在过去也算是粗粮细作的代表了,到了今天更成了人们忆苦思甜的主力军。而窝头经油这么一炒,味道好吃上不少,把大个儿的窝头先切成丁在油锅里来回翻炒等到窝头丁都泛着金黄了再捞出来继续放油,放点葱花煸一下放进虾皮跟窝头最后把韭菜一起下锅,这炒窝头就算齐了!
3、炒疙瘩
炒疙瘩外面卖的普遍是机器揪的,味道差点意思。和点面一点一点揪着做出来才香。疙瘩煮过之后跟胡萝卜黄瓜一起开炒等疙瘩入味了就可以开吃了,那味儿,倍儿香!满满一大勺吃到嘴里别提多爽了!劲道的面疙瘩与新鲜的蔬菜堪称绝配,牙口不好的得吃炒猫耳朵,吃着一样痛快
4、炒肝

虽说这勾了芡的一小碗叫炒肝,可这还真不是咱们理解中那样炒出来的。里面最多的料还是肠,肝多了还不好喝,稀稠正合适的一碗炒肝,配上包子吃去吧您。要说这个炒,可是老北京特有的烹饪方式,用小火慢慢把肠跟肝给煮入了味直到它变成粘稠的汤汁就算齐了。
5、炒红果
闷热的夏天,没什么比吃碗炒红果儿更爽的了,以前的老北京胡同里总有卖炒红果儿的小贩端着瓷碗一边吃着酸甜的红果儿一边听着小贩的叫卖声“炒——红果儿”把新鲜的红果加上冰糖下锅一熬,满满熬出红汁的炒红果就可以出锅了!吃上一口红果还带着冰糖的丝丝甜意,这是北京人夏天最美好的回忆之一了!
6、炒合菜

您要问北京人京菜有什么代表那炒合菜绝对是京菜系中为数不多的珍品。满满当当的一盘炒合菜再盖上一张鸡蛋饼,寓意着金银馒头的豆芽和鸡蛋饼也戏称为“合菜戴帽儿”您看看多嫩啊!一看名字就知道,炒合菜是很多道菜一起炒,把豆芽、韭黄、鸡蛋等菜放在一块炒成。
7、糖炒栗子
一过寒露,街上就开始有卖糖炒栗子的了。延庆的板栗、怀柔的油栗,闻着就香,等天亮了看到冒着白气的小摊过去买上一点
一手端着纸袋一手举着栗子就开吃。要说炒得好的栗子,那不光是栗子好,炒完了的栗子好剥不沾手,吃完了手也不发黑。香甜可口的栗子吃起来特别软糯吃的时候可得趁热,再好的栗子凉了也不好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