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观众夜访博物馆,听京味儿故事

  • 2021-05-19 08:59:55
  • 北京日报

本报讯(记者 李祺瑶 马婧)昨晚,首都博物馆上演“博物馆之夜”,两千余名观众夜访展厅,参与互动活动,参观最新展览,听京味儿故事。观众参观博物馆的同时,还可以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首博新闻发言人杨丹丹说,未来将打造系列博物馆之夜活动,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

今年5月18日是第45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这是时隔4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又一次在北京举办。

夜访首博,除了有趣儿的展览照常开放,观众还能体验更多的互动项目。首博地下一层悦空间成了匠人工坊。工作人员边示范边讲解:“大家创作的时候仔细感受一下陶泥的质感,是不是有点粗糙?”今年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邹尚用红色的陶泥制作了一个陶罐,得意地跟小伙伴们展示。他的母亲说:“知道首博在博物馆日会开夜场,几位家长立刻组团预约。”

绣艺纺里,观众蒋颖学会了传统非遗技艺“锁绣”绣法。她要绣的是一个针线盒的图案,取材自新开幕的“万年永宝”展中的展品。

在“万年永宝”展厅里,小学生黄炳峯戴上AR眼镜,和秦始皇兵马俑“聊天”。在虚拟世界,他体验了秦俑的修复过程。他说:“原来文物出土后,需要经过这么复杂的修复,才能出现在展厅里。这些文物专家,真令人敬佩。”

在首都博物馆5层的老北京民俗展厅,工艺传承人身着特色民族服饰,带着小朋友编织中国结,旁边还有能工巧匠展示金银器锤揲技艺。

伴着锣鼓点,京剧表演艺术家在展厅里的戏台上,演出京剧《甘露寺》;民俗展厅,沉浸式话剧《骆驼祥子》邀观众感受胡同里的民俗……

杨丹丹说,夜间开放改变了博物馆以往观展听讲的体验形式,用艺术的手法活化文物,让观众与文物对话,与历史对话。未来,首博还将在一些传统节日和重要时间节点推出更多有特色的博物馆之夜活动,更好地服务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

  • 编辑: 邢爽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