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 叶晓彦)6月1日开始,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先驱曾秘密开展革命活动的陶然亭公园慈悲庵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市民在这里可以参观革命旧址及红色主题展,重温革命先驱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的那段珍贵历史。
作为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之一,昨天一大早,慈悲庵重开大门,这个位于陶然亭公园湖心岛西南处、始建于元代的老建筑重新绽放它的光芒。
陶然亭公园工作人员介绍,慈悲庵院落面积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860平方米,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在北京开展秘密活动的场所之一。“五四”运动前后,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都曾在此进行秘密革命活动。
经过一年多的维护,陶然亭慈悲庵重新亮相于市民眼前。
在其中一间展室里,记者发现了一张拍摄于1920年8月16日的老照片,这就是著名的“陶然亭五团体会议”。当天上午,李大钊领导的北京“少年中国学会”和周恩来领导的天津“觉悟社”以及“青年工读互助团”“曙光社”“人道社”五个团体的代表,在陶然亭慈悲庵北配殿召开联席会议,史称“陶然亭五团体会议”。李大钊、周恩来、刘清扬、邓颖超、邓中夏等23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我们征求文物专家的意见,根据这张照片,恢复了这间会议室的原貌。”陶然亭公园管理处基建科科长郝刚云带着记者走进北配殿。对比这张老照片,这间旧址几乎复原了照片上的建筑原貌。“以前这里是个吊顶,我们根据照片恢复成了人字形木结构屋顶。”郝刚云又带着记者看了看窗户,“窗户也都换成了当时的支摘窗,尽量恢复到原来的模样。”
公园对旧址的维护还体现在很多细节上。郝刚云带着记者来到大门口,这里展示着一张1920年1月18日毛泽东同志与辅社同仁在慈悲庵门口的合影,合影的背景是一棵大树、慈悲庵的大门和一间配房。“这棵树不是当年的树了,但是这间配房我们完成了原状复原。”郝刚云说,此前配房的门装的是铁艺栏杆,维护过程中根据这张照片进行了改造,拆掉铁艺门,更换成了宝瓶门。“我们尽量原汁原味地还原,让市民游客能体验到旧址的历史原貌。”郝刚云说。
在慈悲庵重新亮相的同时,一场名为《先驱者的奋斗——慈悲庵党的早期革命活动》的专题展也同步展出。展览分三部分、五个展厅来追忆党的早期红色岁月,再现以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高君宇等为代表的革命先驱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的历史,其中高君宇烈士的墓碑原件首次亮相。
游客如需参观慈悲庵,需提前在微信公众号“陶然亭慈悲庵预约”分时段实名预约7天以内票券,每日线上预约分4个入馆时间段,人数为3300人,约满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