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手工,超轻黏土是最佳陪伴,超轻黏土起源于日本,它容易塑形,手感好,环保无毒,不粘手,不留残渣,颜色多样,不但受孩子们欢迎,大人玩起来都很上瘾。和积木一样,超轻黏土是无固定形式的构建型玩具,对孩子的各方面非常有帮助:手,通过双手不停的揉、搓、按、压、捏等动作,使手指得到大量的复杂运动的锻炼。
在幼儿阶段,动手即是用脑,手指的大量动作会使大脑思维更活跃、更敏捷。玩儿得越多,手眼脑的配合度越高,心灵手巧的娃必须是玩儿出来的。脑,对黏土塑形的过程,是不断的抽象、解构、组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思维能力,抽象能力,总结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专注力,都会得到很高效的锻炼。抽象能力是一种比较高级的思维能力,能让人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抓住事物的本质,这种润物细无声玩中学,无意间锻炼出来的思维方式,会给孩子将来更复杂高阶的学习做好准备。
比如,孩子想捏一只小章鱼,他需要怎么做呢?首先,他要在脑海里对章鱼进行整体的抽象:把头部抽象成球形,爪子抽象成长条形;然后,对章鱼进行解构,看它由几部分构成,由哪些基础形状组成,从哪部分开始做会比较容易;最后,对章鱼身体进行细节的修饰使作品更加生动。这个过程描述起来很复杂,但在孩子脑海里是一瞬间完成的。
情绪,超轻黏土具有柔软细腻的手感和容易塑形的特点,是非常好的解压玩具。即使只是简单的用力揉搓挤压撕扯,也具有缓解压力,释放情绪的作用,让孩子感到放松和畅快。
孩子的创造力超乎我们的想象,惊艳且充满童趣的装饰画,竟然是小朋友们自己用超轻黏土做的,孩子自豪,家长骄傲,满满的成就感!在家长的反馈里,大家也普遍提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很多家庭的现状都是,黏土买到家,娃过了新鲜好奇的阶段后,想继续捏点什么的时候,却只能停滞于搓个球的阶段,时间一长,没有新鲜有趣更有吸引力的内容加入,慢慢就失去兴趣了。
只需这一套课,让孩子全面掌握超轻黏土的手工技法,玩转超轻黏土从这里开始!
1、零基础系统讲解
从零基础开始系统的讲解玩超轻黏土的各种技法,掌握了基本的技法后,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孩子自由发挥。
2、重复操作强化锻炼
课程尊重孩子自身的发展规律,用不断重复的动作, 强化对小朋友精细化动作的锻炼。比如在揉圆的课程里,会让小朋友们揉多个圆,多种大小的圆,这样的反复训练,让孩子强化训练,锻炼手指的精细化动作。比如在搓条的课程里,会让小朋友反复搓,强化训练,最后将不同长度的条神奇的组合在一起,形成让孩子惊喜的作品。
色彩单元,三原色、混色、冷暖色,采用了更丰富的24色超轻黏土,在第一个单元的3节课里先带着小朋友们认识三原色,体验混色,识别冷暖色。小朋友们将从最基础的揉圆开始,逐步学习如何从圆衍生出其他各种基础造型:椭圆,条,水滴,方形等。在学习了之前的基础造型技法后,结合具体工具深入浅出的学习压、刻、贴、卷、挑、绕等技法。
赶快带孩子来体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