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 书香天津
记者体验24小时智能书吧“青阅书苑”,智能让阅读更美好
“您有市里图书馆的读者证,就能在这台机器上借书,还能在另一台机器上通过手机微信下载电子书、有声书。”近日,记者走进位于西青区张家窝镇的“青阅书苑”,正赶上工作人员现场为读者服务指导。自运营以来,这间面积不大却充满书香的24小时智能书吧已服务周边群众近7000人次,成为了群众读书、学习的好去处,而它所搭载的智能系统更使读者享受到书香社会和智能时代的双重“红利”。
“青阅书苑”位于张家窝镇民盛里小区。不同于人们印象中的书吧、书屋,它的运行系统全部智能化,实现了24小时无人值守服务读者。“青阅书苑”的智能体验从读者进门前就开始了,门外设置了一台办证机,读者可使用身份证免费办一张读者卡,然后在门禁处刷卡进入书房,书房一层设置了借书区、阅读区、儿童区、智能机器区等。得益于我市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系统,读者从市内任何支持通借通还的图书馆借书都可在这里还书,大大节省了时间。
目前,以上这些技术在我市众多书吧、书屋成为了“标配”,那“青阅书苑”的“智能”到底在何处呢?“青阅书苑”运管负责人赵晓军解答了记者的疑问。他拿出手机展示了书房管理软件的界面,上面有各区域的监控画面,只需点击即可看到书房内的实况。然后,赵晓军又打开手机内的远程控制系统,同样是几个简单的点击,书房内的照明设备和空调温度就可随意调整,这样,工作人员就能根据每天不同的时段和天气,随时随地为读者提供最适宜的阅读环境。
既然是24小时无人值守,如果出现突发情况,读者需要紧急帮助怎么办?赵晓军介绍,除工作人员不定时从远程观看监控画面外,书房内还安装了一个远程通话设备。他指着墙上一个通话按钮说,读者可自行按下按钮与工作人员直接远程对话,这就大大节省了打电话时的拨号和等待时间,保证求助在第一时间得到响应。通过这一通话系统,工作人员也可远程直接与书房内的读者对话,提醒读者一些注意事项。赵晓军说,像远程监控、远程通话、远程控制等技术都已进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本身并不新鲜,但如果把智能技术合理选择并有效应用,就可极大提升书房的阅读和管理效率,同时还节省了人工成本。
书吧、书屋的定位是便捷服务周边群众,在藏书量上无法与专业图书馆相比。利用智能技术,“青阅书苑”却在“书”上另辟蹊径,那就是在提供纸质书的同时,为读者送上便捷的电子书服务。在赵晓军的引导下,记者来到一台电子书刊借阅机前,点击进入后便看到可下载的正版电子书和有声书。值得一提的是,借阅这些电子资源只需用手机微信的“扫一扫”功能便可完成,而一旦借阅成功,就可在微信中永久使用,极大方便了对APP操作不太熟悉的读者,特别是老人和儿童 。
借阅机上方的一块信息屏幕吸引了记者。这块屏幕上实时显示了当日到馆人数、借还册数,年度和月份累计到馆人数、借还册数,图书借阅排行榜,24小时各类图书借阅统计等信息。赵晓军说,这项实时数据分析系统可以反映读者的阅读习惯,帮助书房管理人员更好地提供针对性服务,同时,借助大数据的帮助,还可为读者推荐与他们所借书籍类似的书目,吸引读者多读书、读好书。
一座小小的书房,让“智能阅读”飞入了寻常百姓家。采访期间,记者碰到了带外孙、外孙女前来借书的张家窝镇居民袁景月,他告诉记者,过去许多邻居喜欢打牌、聚会,现在有了“青阅书苑”,大家时常三五结伴地来这里看书,还把“书”带到手机里随身看、随身听,读书成了最时髦的活动。赵晓军对记者表示,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全民阅读工作,使“青阅书苑”等24小时智能书吧的良好运营有了丰厚的读者土壤,他相信,随着全市全民阅读的持续推进和即将到来的“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未来的24小时书吧一定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阅读服务,在建设书香天津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