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晨明
佟麟阁路,是北京一条“长街”,中段路西有座不太知名的教堂——中华圣公会救主教堂。虽然没有太大名气,但其历史价值却不可小觑。中华圣公会救主教堂建于1907年,建成史已有112年,它曾是中华圣公会华北教区的总堂及主教座堂,亦是圣公会在北京兴建的第一所教堂。1949年后,圣公会逐步退出中国大陆,这座教堂就不再从事教会事宜,而是成为有关单位的工作用房。如今这里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教堂称不上宏伟,至少在北京无法与东堂、南堂、北堂相比。但它十分精致,尤其是十分完美地融合了东西方建筑文化的精华,想必很多建筑设计师应该前来做过研究。比如它的外立面,采用了中式的青砖、灰筒瓦等。最奇特的是,在南北走向的教堂主轴与两条东西走向的横翼的交点上,各自建有一座中式八角亭子作为教堂的钟楼和天窗,而且采用的是中式建筑常用的木制结构。如果从教堂内部向上看八角亭子,则可见哥特式建筑常见的从穹顶撒进来的层层叠叠的阳光。
现在教堂内部重新做了修缮装饰,改用做一家书店的“诗空间”。也许,只有诗才配与这百年沧桑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