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假期,给了父母和孩子们充裕的相处时间,可好多网友和小编发牢骚,最近都被这些熊孩子们都快折腾疯了,真不知道原先的老师们面对这么多个孩子是怎么熬过来的。网友的倾诉,真让小编苦笑不得,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只是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和他们去沟通罢了,下面小编给各位宝妈们推荐几本书,让你坦然的去面对这些问题。
1《享受孩子成长》
这本书是让我们欣赏孩子的成长,用不同的态度对待孩子不同的成长。
作者以时间为轴,记录了教育孩子从胎教到幼儿启蒙直到走进哈佛十八年的教育历程。不仅有中国的教育实践,还有美国的学习观察;不仅有育儿的案例,还有她关于教育的思考;不仅有可供借鉴的具体方法,更有这些方法背后蕴含的原理。作者认为:成功不可以复制,但是可以激发思考和产生共鸣。正如英国著名教育家怀特海说:
“真正有价值的教育是使人透彻理解一些普遍的原理,这些原理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具体事例。” 通过阅读本书,让家长具备战略眼光、思考力和行动力,从而享受孩子成长的过程。

2《儿童性格密码》
儿童期是形成好性格的关键时期。本书《儿童性格密码》从儿童的表现、思考、直感、指导、自我、亲切型等方面破译孩子的性格,真切而生动的述说了孩子的痛苦和欢乐,促使父母主动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去感受孩子基本真的需求。我们跟着作者的理论,来了解儿童的心理历程,如何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帮助家长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性格好,情商高的优秀儿童。
3《好的沟通就是好的教育》
亲子关系是一个生命影响另一个生命的过程。我们细数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创伤,发誓不再像自己的父母那样误导、错待自己的孩子,然而在黔驴技穷时,照样重复老一辈的做法。尽管人类科技迅猛发展,然而做父母还在延续着两千年前的方式。为人父母,我们要在不同的方面先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才能用我们丰富的人生去滋养孩子的人生!

4《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这本书是三位美国教育专家写给天下父母的心灵成长课。书中认为,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
正是父母心中的这些怕与爱,让家庭教育陷入误区。比如,很多人是在做自己童年时代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希望拥有的东西奉献给现在的子女,于是,教育子女更多的是在满足父母自己,而不是孩子们的需要。再如,大多数父母一门心思地指导子女、教授他们技能、纠正他们的过错,却忘记了亲子关系重要的元素,那就是与孩子们共享快乐时光,与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成长。根据几十年的心理辅导以及教育子女的经验,作者指出,要解决女子的问题,得先解决父母的问题——后者才是重要的。正如书中所言:“之所以成为父母,不是要我们去书写孩子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成熟。”
5《通往幸福的教育》
全书分为“教育的光芒”“成长的思考”“学习的秘密”“教养的方式”,全书四大主题,深度呈现中国家长普遍关心的100个问题的精粹,给出系统有效的解决方案。分别为:
成长的思考:获得幸福人生必不可少的重要素质是什么?
学习的秘密:快乐地学习,幸福地学习,为什么不可以?
教养的方式:教育就是要“玩儿真的”,怎样在生活中进行“真教育”?……
这本书的亮点,就是针对中国的国情,给出了一条让孩子能快乐成长、自我驱动的教育之路。帮助父母们消除重重焦虑与压力,学会根据孩子自身特点,发掘孩子的内在驱动力。在这个意义上,三川玲、白滔滔的家庭教育实践意义深远。这本书会陪伴你,让你在审视自我和孩子的过程中找到乐趣,这样我们的孩子在长大后才有可能将幸福感传递给下一代。这本书的观点非常积极,又非常具有实践性。
宝爸宝妈们,让我们收起自己的脾气,慢慢的去阅读这几本书,总结下自己身上的不足,和孩子们一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