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书读好书,内心的气质都会不同,人也愈发豁达宽容。下面给大家推荐几本文化类书籍,希望大家能用心体会。

中国文化史
作者:李山
讲“中国文化史”,首先就是“讲什么”的问题。一次与外校一位同行交谈,我问:您讲“文化史”。讲什么?一问之下,他笑,我也笑:这是我们共同的疑难!
中国文化精神
作者:张岱年/程宜山
本书以古今中外为参照,在历史的长河中对中国文化的品格、得失与论争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最通俗又极专业的讲述,并阐明了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它深入浅出、言简意赅、简明系统地对中国文化精神突破性的概括,蕴含着历史的智慧与哲理的启迪,行文一气呵成,叙述引人入胜。本书是学习中华文化传统、理解中华精神品格最权威的顶级普及读物,它对中国人继承优良传统、创造未来新文化有巨大的现实作用。是值得每个中国人拥有的国民常识书。
中国文学传统
作者:朱刚
“中国文学传统”是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之一,本书即该课程的配套教材。其主旨,是把中国文学置于传统文化整体之中,视为一种“表达”,概括介绍“表达者”的身份特征,以及承载“表达”功能的各种体式。故上编为作者论,包括士大夫及其表达方式、庶民文学的群体性“作者”两章,考察民国以前的作者在表达方面的基本特点;下编为作品体裁论,包括中国传统的文献构成与文体文类、辞赋、诗、词曲、骈文与古文、说唱、小说、戏剧八章,说明表达成文的各种样式。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作者:雷海宗
本书属于作者学术论文的合刊,是雷海宗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的几篇文字,都是抗战前发表的,是著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批判。
中国文化对日韩越的影响
作者:朱云影
日韩越三国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曾经完全在中国文化的笼罩之下,不仅使用汉文,采用中国的典章制度,其学术思想和宗教风俗,莫不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作者最早提出“中国文化圈”的概念,这是中外学者过去未曾从事过的研究工作,若有之,也仅限于中国文化对某一国交流或影响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