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旅游网报道】初次了解杨绛先生,还是课堂上老师的称赞:“女性非常有学问,世人称其为先生,而不是某夫人、某小姐,这是对一位女性最大的尊敬……”。初读“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时,觉得杨绛先生是一位犀利而又通透的女子;后来读《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时,觉得这是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留下的对人生的思考;当看《我们仨》时,深深地被书中的温暖所感动,天上人间,阴阳殊途,却难断挚情。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93岁时出版的散文随笔,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一家人的生活以及感情;第二部分记录了夫妻二人前往国外留学,以及喜得爱女,直到钱钟书先生逝世的63年间里这个家庭的坎坷经历。他们的足迹跨过半个地球,穿越风云多变的半个世纪: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不论暴风骤雨,他们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经成为这一家人的庇护所。
杨绛先生的文字含蓄节制,看过这本书的人无不为文中温暖的亲情和弥漫的忧伤所动容。生命的意义不会因为躯体的生灭而有所改变,家的意义在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阐释。
杨绛先生,本名杨季康, 江苏无锡人,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先生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到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14年还在公演。先生高龄未辍笔,96岁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2016年5月25日先生逝世,享年105岁。
了解钱钟书和杨绛先生的人,大抵都会觉得这世间是存在势均力敌的爱情的。钱钟书先生的文学成就有目共睹,《围城》被誉为“新儒林外史”,在中国现代长篇小说中地位相当高。杨绛先生文学成就不必多言,成名早于其夫。但杨绛先生为使《围城》早日出版,甘为钱先生做灶下婢。
杨绛先生逝世快要满4周年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