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电影看北京

  • 2020-02-13 12:57:46
  • 北京旅游网综合

一提北京,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长城?烤鸭?还是带着北京故事的北京胡同?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推荐几部电影,让大家看看真实的北京是怎样的。

《北京记忆》(纪录片)

《北京记忆》是全景性反映北京改革开放全过程的大型纪录片。然而由于本片采用了独特的视角——选定记忆与城纪错落有致的表现平台,既有宏大的背景,又充满个案的生命体征。大时代与小屋檐的画面编织,反映出了人们对改革给生活带来变化的真切感受,体现了编导主创人员的追求。

《北京记忆》整合30年年轮中的公共记忆和各阶层人士的亲历往事,描述和纪念这一段历史,表现改革开放30周年之宏大历史背景的同时,更应注重讲述北京人特有的记忆,在往事回溯中北京独具的城市气质和变革历史。显现本片的资源优势和文献价值。

《末代皇帝》

溥仪(尊龙饰)的一生在电影中娓娓道来。他从三岁起登基,年幼的眼光中只有大臣身上的一只蝈蝈,江山在他心中只是一个不明所以的名词。长大了,他以为可以变革,却被太监一把烧了朝廷账本。他以为是大清江山的主人,却做了日本人的傀儡。

解放后,他坐上了从俄国回来的火车,身边是押送监视他的解放军。他猜测自己难逃一死,便躲在狭小的卫生间里,割脉自杀。然而他没有死在火车上,命运的嘲笑还在等着他。文革的风风雨雨,在他身上留下了斑斑伤痕。

《城南旧事》

本片根据林海音的同名短篇小说改编。小女孩林英子(沈洁饰)住在五十年前的北京南城,在他们家院子附近住着一个疯女人秀珍(张闽饰),秀珍的丈夫因参与学生运动被杀,孩子也不知所踪,因此落下了疯病,时常把英子当做自己的孩子“小桂子”看待,英子也喜欢秀珍,答应帮她找回小桂子。英子有个苦命的小伙伴妞儿,学戏时常遭干爹打骂,英子偶然发现妞儿有小桂子的胎记,帮助她们母女相认。英子上小学后,一家人搬到了厂甸。在家门口荒废的院落里,英子发现了一个小偷(张丰毅 饰)藏赃的草堆,小偷为了供弟弟读书只得干不光彩的勾当,英子却不把他看作是坏人。不久,女佣苏妈返乡,父亲去世,英子的童年,彷佛一下结束了……

《前门前》

“前门”既是天安门广场南侧那座城门楼,也可以指向东南延伸出去的那片地区。它同隔一条前门大街相对的大栅栏经过了类似的发展历程,但作为商业区的那部分早在解放以后就开始衰落。之后的几十年时间,基本把这里变成了一个单纯的生活社区。在2005年9月前门地区的拆迁改造工程展开之前,这里生活着大约8万人口。他们的构成相对大栅栏单纯,多数都是在胡同里生活了几代或半辈子的北京人。因为地处中心的优越位置,这片基础设施陈旧,人口密度高而且往往生活窘迫的社区正在经历一场不可避免的现代化改造。

《前门前》跟随这漫长的改造过程,不动声色地注视这种改变对于那些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意味着什么。从一个现实到另一个现实,一个段落到另一个段落,它聚合不同的时刻和感性,见证的是态度,行动,拆毁,建设,离去以及坚守;它描述一种似乎是必然的倾覆和消失,不仅仅限于物质的;它并不夸张,但也试图如实传达这个过程里,掩抑的愤怒和不满,无奈和悲伤。它就象一幅拼图,描绘出了城市化进程里,一个老社区不能静止的肖像;其中折射出来的,是今日中国,一个重复了千遍的故事。

《茶馆》

世纪之交,古老的中国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老态龙钟的大清王朝摇摇欲坠,六君子的鲜血无法阻止历史车轮的滚动,老北京城的上空风云变幻,波谲云诡。王利发(于是之饰),北京城内裕泰茶馆的年轻掌柜。他谨记父亲的教诲,体面周全地迎送四方宾客。小小的茶馆内,三教九流各色人等穿梭于此:提笼架鸟哀叹时运的松二爷(黄宗洛饰);慨叹国之将亡的刚毅满人常四爷(郑榕饰);一心谋求实业救国的秦仲义(蓝天野饰);丧尽天良买卖人口的刘麻子(英若诚饰);打算娶老婆的庞太监(童超饰)……你方唱罢我登场,小小茶馆之内演尽世间的沧桑与凄凉……本片根据老舍同名原著改编,并1983年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文化部1982年优秀影片奖特别奖。

这几部老电影里的街,里面的墙,还有这里的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这就是北京故事!

  • 编辑:徐郡郡1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