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文化之中轴线之三:太庙

  • 2019-03-01 09:32:22
  • 北京旅游网

太庙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天安门东侧,以古柏最为著名,园内有多株已有数百年树龄的古树,现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

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的太庙和社稷坛,遵从“左祖右社”的传统规制,在紫禁城前侧左右分布,既便于皇帝亲自参加祭祀,也大大增加了禁宫前面的景深,进一步突出“皇权至上”的威严。

太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为明清两代皇室的祖庙,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遥相呼应,形成“左祖右社”的格局,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庙的建筑格局为矩形,共设三重城垣:外垣内绝大部分面积被柏树林覆盖;第二重城垣内为太庙主体建筑群;最内一重城垣环绕太庙的核心建筑。

内垣(即第二重城垣)南门称“戟门”,门前有七座汉白玉石桥跨在小河之上。戟门屋顶曲线优美,出檐较大,梁架简洁,天花华丽而不失纤巧,表现出典型明代殿宇的特征,为明永乐时期的重要遗存。

戟门内为中轴线上的前、中、后三殿,是太庙的主体建筑。前殿为祭殿,亦称“享殿”,是皇帝祭祀时行礼之所,面阔十一间,重檐庑殿顶,黄琉璃瓦屋面。“太庙”匾额正是悬挂在这里。

享殿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祭祖大典的场所。每年四季首月祭典称“时享”,岁末祭典称“祫祭”,凡婚丧、登极、亲政、册立、征战等家国大事之祭典称“告祭”。殿内设木制金漆神座,座前设笾豆案等祭器,置稻粱、果蔬、牺牲、香烛、福酒等祭品。祭典时将祖先牌位从寝殿移至此处神座安放,然后举行隆重而庄严的仪式。

整个大殿气势雄伟,庄严朴素。当年举行大典时,香烟缭绕、仪仗簇拥、钟鼓齐鸣、韶乐悠扬、佾舞翩迁,是中华祭祖文化的集中体现。

中殿在前殿的后面,又称寝殿。面阔九间,台基为汉白玉须弥座,殿前有月台,上绕以石护栏,中殿东西配殿各为五间,是贮存祭器的地方。

后殿形制与中殿完全相同,又称祧庙,供奉追封的清代立国前的四代帝、后神主牌位。后殿东西配殿亦各五间,形制亦与中殿东西配殿相同,也是祭器收藏库。

纵观太庙全局,布局严谨,形制尊崇,红墙、黄瓦、汉白玉阶基,为皇城内仅次于紫禁城外朝三大殿的建筑群,规模甚至在后三宫之上。建筑群环以柏林,林间古柏参天蔽日,增添了太庙作为皇家最尊贵的祭祀建筑群的庄严沉穆之气。

礼乐文化和祖先崇拜文化

太庙是中华礼乐文化的源头和中心。“子入太庙每事问。”当年孔子进入太庙后,认真的考察和学习太庙的礼仪,可见太庙礼仪的重要性和规范性。太庙礼乐文化是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礼”的广义是指社会人生各方面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的特质。狭义的“礼”、“乐”,源自于古代祭祀活动。“礼”是指尊祖、祭祖与祭祀天神地祇活动中的一些仪节规范;而“乐”是与这些礼仪活动相配合的乐舞。“礼”和“乐”相辅相成,形成“礼乐文化”。

对祖先的祭祀崇拜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法制的核心,其祭祀的观念、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深深的祖先崇拜情结。据统计,仅清代200多年里,共举行正式的祭祖活动达605次之多。

中国古代帝王的宗庙祭祀活动,是中国五礼之首吉礼。千百年来,以太庙为代表的中华祖先崇拜文化,对世界产生了深深的影响,使中国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就拿海外华人来说,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有祖先牌位。不论走到地球的何处,他们都对中华民族的祖先有着深深的眷恋。家族宗祠、宗亲会到处存在,并从未间断祭祀活动。

太庙祭祖的本质是中华独特的精神崇拜,它的本源力量是“慎终追远”的孝道,它的功能是规范和教化,它的作用是宗族的团结以及社会的和谐,它的目的是避凶祈福,以致在国家政治中具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崇髙地位。以太庙祭祖为国家祭祀礼仪中心,民间的宗祠祭祀,与之紧密相连的家谱文化、宗亲会文化、百家姓文化,以及民俗节日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祖先崇拜的强大洪流,深深地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心灵。

太庙,这座古老的皇家建筑,曾经承载过先人敬天法祖的信仰,承载过人们热火朝天的生活,如今已经与现代人的生活相得益彰地结合,历史与现实经由它,奇幻地联系在一起。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天安门东侧

交通:乘坐地铁1号线在天安门东站下车即到

  • 编辑:李蕾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