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老北京琉璃厂文化街

  • 2019-06-30 21:54:01
  • yibinfen_com

商街档案

◆地理位置:宣武区和平门外东琉璃厂街、西琉璃厂街、南新华街

◆形成年代:元朝初年(琉璃烧制)、清朝中期(古玩字画)

◆目标消费客群:喜欢书画、文房四宝、古玩的收藏者和国内外游客

◆商街特色:琉璃厂的老店所售的商品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主色调:黄(琉璃厂现在已经没有琉璃瓦,但是店铺的颜色多是庄重的红中透出高贵的黄)

◆评语:九市精华萃一衢

◆公共交通:公交7、14、15、45、百利宝201路琉璃厂站下车;地铁2号线和平门站下车向南600米即到

赏街琉璃厂——京城的文化百宝箱

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首都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区。法国巴黎的塞纳河畔、英国伦敦的弗业街、日本“书海”之街神田町。在北京,琉璃厂就是一条古老、神奇、充满东方魅力的文化街。

今日琉璃厂,远远不是乾隆时代李文藻笔下的那条“东西二里许”的狭小街巷,也不是20世纪50年代由鳞次栉比的私营店铺缀成的一条旧街。游人出了前门,顺着弯弯绕绕的胡同一路前行,边走边打听才能找到琉璃厂。步入这条古朴的街道,等待您的将是曲径通幽后的惊喜。古色古香的一条街,承载着数百年的文化,京味十足,集安静、悠闲于一隅。街上幽幽传来古筝名曲,让人仿佛置身于数百年前的北京城。

很多游客在紧张的时间安排下,仍惦记着抽时间逛逛琉璃厂,重新光顾他们所熟悉的铺子。据说前几年在宝古斋旧书画门市部,一位香港来客用7 000元买了一幅齐白石画蟹的扇面,觉得十分满意,因为香港赝品太多,只有到琉璃厂才能放心。至于买当代画家李苦禅、李可染、黄胄等的精品,也只有到琉璃厂比较合适,这里的画店和画家交往颇深,画家愿意把得意之作交给他们。 琉璃厂里有许多著名的老字号,比如荣宝斋、清秘阁、中国书店、海王村,每一家店铺的历史都能写一本书,它记录着这家店铺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孕育文化的过程。琉璃厂里的牌匾是非常有看头的,像荣宝斋这样的老字号就不必说了,当您在一家很不起眼的小店门口路过时,看到题着字号的牌匾很有可能是翁同和、梁启超这些大学问家所题。

大名鼎鼎的荣宝斋,早期只是卖纸,不卖画,叫南纸店,后来因为买纸者常在店里试纸,留下不少墨宝,就促使店家灵机一动,开始售画,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而当时琉璃厂最大的古玩店是清秘阁,它是乾隆皇帝弘历的奶妈周嬷嬷开的。弘历从小就被康熙爷从雍正府接进宫,由三位奶妈喂养,其中奶水最好的就是周嬷嬷。弘历爱吃她的奶,6岁时才让她离宫。弘历25岁登基,年号乾隆。有一年乾隆过生日,思念起周嬷嬷,便召她进宫。嬷嬷将自己的儿子读书未成想做买卖的事跟皇上说了。乾隆说:“您家可开个南纸店。”并起名字叫清秘阁,下旨由周家承办六部衙门的文书办公用品,还将御用印泥的制作交给周家。“清秘阁南纸店”这匾额是协办大学士、太子太保阿克敦书写的,神气十足。 这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地方,清代无数文人汇集于此,承载着历史的文物在这里聚集。琉璃厂的东街已经完全成为一个旅游景点,两旁古玩商店的小贩操着英语、法语、日语多种语言招揽天南海北的客人,完全被商业气氛所笼罩,寻不得一点古意了。西街一派安静祥和,游客很少,大多是能书善画者来此买画笔、画纸或是寻找有关书画和文物的书籍。

坐落在北京胡同交杂的琉璃厂已经走过了几百年的历史,岁月沧桑,今天的琉璃厂拥有了更多的色彩和韵味。漫步在这古老的大街上,会让人感到来自遥远时代浓厚的文化魅力,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琉璃厂的命运数百年来跌宕起伏,但魅力不减。如今又逢盛世,人声鼎沸,摩肩接踵,成为国人文化消遣,化解文化情结的场所。琉璃厂不仅仅是一种景观,更是值得人们反复品游的殿堂。即使不买什么东西,在街上走走停停,品味一卷卷浓浓的古香气息,也自是别有一番滋味。

(1)名字的来历

琉璃厂因元朝这里开设了官窑,烧制琉璃瓦而得名。明代成为当时朝廷工部的五大工厂之一,后工厂虽然搬迁到郊外,但“琉璃厂”的名字则保留了下来。

(2)历史渊源

远在辽代,位于现在北京的和平门外,西至宣武区的南北柳巷,东至宣武区的延寿寺街,全长约800米的地段并不是城里,而是一个郊区,当时叫“海王村”。

到了元朝这里开设了官窑,烧制琉璃瓦。自明代建设内城时,因为修建宫殿,就扩大了官窑的规模,琉璃厂成为当时朝廷工部的五大工厂之一。 清初,古董开始在此经营,到乾隆时已经成为古玩字画、古籍碑帖及文房四宝的集散地。清朝至民国时期是琉璃厂的黄金时代,全国上下古董收藏大热,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无不以收藏为乐事。只要搜罗到天下古物,到琉璃厂就可找到新主顾。丰厚的利润使得琉璃厂由早期地摊交易逐渐演化为坐店经营,买下店铺的商家已不是少数。

(3)特有文化

琉璃厂的繁荣和中国一部重要书籍的编纂有关系,乾隆时《四库全书》的编修使得大批的文人学者聚集到了京城,琉璃厂就成了他们交流学识和书籍的最佳去处;切磋研究、查实资料的绝好地点。精明的书商们也正好看中了这两点而在此开市营业。

在琉璃厂,书家、名士如何绍基、陆润库、康有为、华世奎、翁同和、梁启超、沈尹默等都曾在此为书铺、文物店题写牌匾,后又有当代书家为革文阁、悦雅堂、恰肪斋、振寰阁、韫玉斋等商店题匾。名人书写的牌匾给人以文苑意境的清雅古朴之感。

(4)特色商家

清秘阁

该店是100年历史的著名老店,历来多有文人墨客光顾。“清秘阁”字号来源于元代著名书画家倪云林藏书之室名,曾有名联“倪迂清秘云林阁,米老英光宝晋斋。”(米老即宋代著名诗人、书画家米芾)清秘阁名人画廊专营历代名人书画,是集收购、经销、代理、装裱、展览为一体的专业画廊。所经营的书画作品均经过认真鉴定和精选,不但确保作品的真实可靠性,并且都是上乘之作。为确保所售书画为真迹无误,可应顾客要求,请书画鉴定专家鉴定,并签发鉴定证书。

孔方斋

从最早的贝币、刀币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天圆地方”之铸造方孔圆钱一直沿用两千年。孔方斋(中国古董钱币公司)集中国传统钱币于一店,古代钱币的零售,文物复制品,工艺品其他类未包括的零售业都是这里的经营业务。

荣宝斋

荣宝斋的前身是“松竹斋”,始建于清朝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后于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更名为荣宝斋,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荣宝斋”的业务领域不仅包括书画用纸、笔、墨、砚台、墨盒等文房用品,还包括书画篆刻家的作品的收集和出售等,而且其绝技“木版水印”闻名中外。

海王村古玩市场

是京城开办最早的大型古玩市场,位于和平门外琉璃厂东文化街,属中式庭院式商场,面积1 500平方米。经营字画、古玩等商品达数万种,在海内外收藏界享有很高的声誉。曾多次接待国内外政要及知名人士,亦为琉璃厂休闲购物收藏的好去处。

游客坐地铁2号线在和平门站下,出站往南即可到琉璃厂。乘坐7、14、15、66、70路公共汽车于琉璃厂站下也可到达。

  • 编辑:王越(实习)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