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养殖场变身百草园

  • 2018-08-26 19:53:27
  • 北京日报

本报讯(记者 刘桥斌 通讯员 吴迪)提起养殖场,人们脑海里往往都会出现臭气熏天、污水横流的景象,让人唯恐避之不及。而平谷东高村镇张岱辛撞村农户张连征家的养殖场,经整治改造后,变成了一片花香四溢、郁郁葱葱的水培种植百草园,成为平谷区推动小型养殖场转型升级的典范。

张连征家的养殖场占地近30亩,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我家有5个猪棚,年出栏量能达到1200头左右。”张连征养猪养了近20年。“现在全市都提倡环保,鼓励种植生态农业,虽然猪场外面用着三级过滤池,可到了夏天,还是臭气熏天,实在是没法说。”在镇村干部的宣传劝说下,张连征意识到,转型升级才是新出路。

按照《平谷区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方案》的相关规定,张连征的养殖场位于禁养区内。50多天前,工作人员将《2018年平谷区养殖场(户)转型奖励政策及实施方案》送到了张连征面前,他下定决心转型,将养殖场打造成百草园。

刚建成不久的百草园,目之所及的地方全都是一片绿色,北侧墙边的架子上种满了生机勃勃的芽苗菜,沿着棚顶垂下来的篮子里,生长着薄荷、穿心莲、京水菜等多种具有药用价值的蔬菜,南侧种植的是花卉、盆栽中草药和特菜。“这些花草、蔬菜都是无土栽培,用来灌溉的水,都是自家鱼塘里的水,这样还形成了生态循环链。”张连征说。

养殖户摇身一变成了“种植专家”。为了精心培育百草园内的蔬菜和花卉,张连征特地到大兴学习芽苗菜的种植技术,并从北京农林科学院引进中草药种苗来进行种植。就这样,他的百草园开始由“黑”转“绿”,蔬菜种类也越来越丰富。“这些农作物经济效益高,将来主要以做休闲观光农业为主,成熟后推向市场利润前景可观。”张连征说。

现在,养殖场的臭味消失了,污水横流的现象也不见了,周边老百姓露出满意的笑容。下一步,张连征还打算招收镇里的低保户和残疾人,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

今年以来,东高村镇关停重点流域两侧养殖场14处,拆除违建圈舍7处,并投资54万余元建设了一座养殖污水处理站,日均可消纳粪便12吨、污水35吨。张连征家的这种成功模式,今后还会向其他养殖户推广。

  • 编辑: 邢爽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