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始发,途径邢台,沿途可游览爨底下村、马栏村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平北红色第一村、熊儿寨北土门战斗遗址、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等红色经典景区。这些记载着北京红色旅游发展的地点,仿佛把我们带回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历史岁月,让我们不自觉地在影像轮换中缅怀历史,致敬英雄。
爨底下村

爨底下的“爨”字,共有三十笔,发cuàn音,为了方便记忆可拆开说: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面加火烧,大火烧林,越烧越兴,岂不很热,而爨底下人全姓韩,取谐音(寒)则为冷意,冷与热在五行之中可以互补,宇宙万物有天就有地,有日就有月,有男必然有女,有冷就得有热,故而爨底下村在历史上曾辉煌过。
“爨”字从字意解释为:家,永不分爨,即永不分家。为:灶,烧火煮饭。为:姓,陕西省岐山县有爨家庄,全村千余口人皆姓爨。此字难写难认,会写则成爨,不会写则成一片,故而用谐音“川”字代之,但仍发爨音。最早是在1942年为方便抗日干部特别是外地抗日干部通讯联系,将“爨”改成“川”,爨与川并用至五十年代末,基本就不用爨字了,1995年搞旅游开发后,爨字又大放熠彩。
爨底下村有财神的化身关公庙,有盼子的娘娘庙,有保佑太平的观音庙,村民们世代相安而息。爨底下村民合着时代的节拍,迎改革创业之风,民俗旅游业蓬勃发展,“农家乐”旅游、服务已成为村民的一种时尚。爨底下村又是京西传统教育基地、影视基地。
地址:北京门头沟区斋堂镇
乘车线路:在苹果园地铁口坐929路公共汽车到斋堂,然后从斋堂打车到爨底下村。
自驾线路:从门头沟区双峪环岛右转到龙泉宾馆走109国道按景区标识行走直达景区。
马栏村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

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位于门头沟区斋堂镇马栏村,现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村位于镇域南部,东距区政府驻地35公里,北距镇政府驻地4公里,西北距大三里2.3公里,西南距清水镇界2.3公里。海拔600米,气候属温带季风区气候,气温-15℃~35℃。
1939年10月,萧克将军领导的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进驻马栏村,司令部设在村中一标准四合院内,院坐北朝南,大门口在东南角,墙体磨砖对缝。萧克等司令部首长居住的院落临近司令部,临街大门开在东北角,坐南朝北,硬山皮条脊,北房顶现已改造。全院方砖铺地,院东西8.74米,南北6.3米。此外村中尚存各团团部、医院、枪械所,弹药库等遗址。到1940年夏,司令部迁出马栏。
1997年,村中出资将司令部旧址院落从村民手中买回,进行整修。北房恢复当年司令部旧貌、桌、椅、文件柜等均按原样陈列,东、西、南房开辟为展室,以图片、绘画、文字解说和数百件实物为内容,展现当年挺进军的战斗历程。在司令部旧址东北侧另建录像室,可容100多人同时观看有关平西抗日斗争的录像片。现此处已被列入北京市百家博物馆和北京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此馆是北京市第一家由农民集资建立的村级陈列馆。占用挺进军司令部旧址四合院一套,资料照片135幅、文字介绍16幅、图表3幅、油画4幅、连环画二组八幅、拓片二张、沙盘一个,实物108件。马栏村保留有大量抗战时期遗址,其中有“马栏事件”发生地;张秀林跳崖处;扔地雷处;多处防空洞,还有挺进军司令部政治处、机要科、通讯科、警卫班、医院、枪械所、弹药库等遗迹。
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马栏村
行车路线:莲石西路-石门营环岛-石担路-109国道-斋堂-马栏村
乘车路线:苹果园地铁-929支线-马栏村站-再打车前往
平北红色第一村

北京延庆燕山深处,有个古老的村落沙塘沟村,坐落在大庄科乡西北9公里处,距延庆区49公里,距北京74公里,交通方便。沙塘沟村抗日战争时期是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平北抗日的星星之火,被称为平北红色第一村。
抗日战争时期沙塘沟是平北抗日根据地的最早地区。1938年,共产党在这里播下火种,发展了6名农村党员,平北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沙塘沟村诞生,因此被称为“平北红色第一村”。1940年,八路军10团团长白乙化率部队,在沙塘沟歼灭伪满洲军200余人。
为了纪念这段革命历史,砥砺后人,大庄科乡于2003年6月在被誉为“平北红色第一村”的沙塘沟举办了“平北红色第一村”革命传统教育展览。展览以展板和大量实物为主,主要介绍平北地区革命发源地、党员发展史及宋时轮、邓华四纵队领导人民同日伪军斗争情况及老区人民进行土地改革和积极支援解放战争情况。2003年6月份,为了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光荣传统,沙塘沟村举办了“平北红色第一村”革命传统教育展览,展览以大量珍贵照片和实物的形式展出。目前,已被评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首都大学生社会实践示范基地”、“巾帼教育基地”。
地 址:北京市延庆区大庄科乡
熊儿寨北土门战斗遗址

平谷是冀东抗日根据地西部的中心区域。
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毛主席提出:“红军可出一部于敌后的冀东,以雾灵山为根据地进行游击战争”的战略提议。
1944年6月,日军两个中队纠集4个讨伐队日伪军共1100余人沿长城扫荡,夜宿熊儿寨、北土门两村。八路军第十三团占据两村周围山头。团长舒行在北土门九里山指挥,参谋长陈云中、政治处主任王文在熊儿寨东山指挥。3日凌晨,战斗打响,十三团发起强攻,居高临下射击敌伪。敌伪在睡梦中仓促应战。八路军冲进村内,展开巷战、肉搏战。直至下午2时,敌派飞机空投弹药,附近据点又来增援,十三团主动撤出战斗。 此战,毙日军6人,伪军492人,伤伪军62名,俘虏3人,缴获机枪2挺、步枪13支、短枪2支、刺刀22把、子弹4200余发和其他军用品若干。十三团亦有71名指战员牺牲, 92名负伤。此次战斗在冀东西部地区规模最大、歼敌最多,它沉重地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保卫了冀东西部抗日根据地和根据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
熊儿寨北土门战斗在冀东西部地区规模最大、歼敌最多,它沉重地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保卫了冀东西部抗日根据地和根据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
地址:北京市平谷区北土门东路战斗遗址
公交线路:从东直门乘坐852路至平谷畅观楼转乘平11路可直达北土门村即到
自驾线路:1、机场高速-京平高速(东高村出口)-平谷城区-平程路向北直行15公里即到北土门村;
2、东直门-三元桥-枯柳树环岛-顺平路-平谷城区畅观楼-平程路向北直行15公里即到北土门村。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

河北省邢台县前南峪村,是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敌后总校所在地。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陈列馆,2001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2年被中央军委命名为“国防教育基地”。
该馆由省、市、县三级政府投资建造,总投资约250万元,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工程于1997年奠基,于1999年4月30日竣工,是一座规模较大的抗大专题陈列馆。
陈列馆门楣镶嵌着杨成武上将题写的匾额。馆内由序厅、主题厅和西展厅三部分组成。序厅的中央黑色的花岗岩卧碑上镌刻着金色的前言。毛泽东同志为抗大制定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尤其引人注目。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2700年以前,浆水镇曾是邢国国都和襄国国都,抗日战争时期是邢台县解放区政府所在地,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总部所在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刘伯承、滕代远、何长工等部分中央领导曾在这里学习和工作过。
地址:河北省邢台县浆水镇前南峪村
乘车线路:邢台市内坐6、28、22、8、7路公交到财贸学校站下车,东行300米路北到邢西汽车站,在邢西汽车站坐开往浆水的班车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