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场馆为冬奥华丽变身

  • 2018-08-10 15:03:27
  • 京郊日报

2022年冬奥进入“北京周期”,北京五大场馆今年将实现华丽变身,助力北京成为“双奥之城”。记者昨天从市重大项目办获悉,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首都体育馆、首都滑冰馆、首体综合馆5个改造场馆已经全面展开前期工作,年底前将陆续开始改造。此外,国家体育场、五棵松体育中心、国家会议中心改造工程将分别于2020年、2021年初开工。

市重大项目办城区场馆建设处处长黄晖介绍说,今年将进行改造升级的5个场馆改造方案已经初步形成,本着绿色、共享、节俭、科技的改造提升原则,这5个场馆的改造一是在满足北京冬奥会需求的基础上,提前规划赛后利用,减少赛后改造费用,实现精彩奥运与可持续利用双目标;二是既能满足冬季冰上运动需要,也保留了夏季运动的功能,形成“全天候双轮驱动”的场馆运营新模式;三是绿色环保标准大幅提升,充分利用新科技、新理念、新材料,所有场馆在节能降耗、综合高效利用、竞赛观赛环境方面都将有质的飞跃,使北京2008年奥运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

“水立方”变身“冰立方”

五大场馆中,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2008年奥运会游泳、跳水、花样游泳项目的比赛场地。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将转换成“冰立方”作为冰壶项目的比赛场馆,可容纳观众约4600人。根据改造方案,“水立方”将成为国际首个泳池上架设冰壶赛道的场馆。

根据冰壶比赛需要,“水立方”原游泳池区域将转换成冰壶场地,形成4条标准冰壶赛道。冰水转换是“水立方”改造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因为冰壶比赛对于场地稳定性、冰面的品质、平整度等要求很高。以前,历届冬奥会冰壶比赛场地都是在混凝土结构上进行制冰,而“水立方”顺利完成结构试验,通过在游泳池里架空结构实现转换。这种转换模式不仅实现了“水立方”与“冰立方”互换,还实现了转换材料重复利用,大幅降低后期拆除改造成本。

国家体育馆升级绿色建筑

国家体育馆是2008年奥运会竞技体操、蹦床和手球项目的比赛场地。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将转换为冰球(男子)的比赛场馆,可容纳观众约18000人。

根据初步设计,国家体育馆原有的玻璃幕墙部分将改造为仿冰玻璃砖,充分引入自然采光,通过外遮阳和内遮阳系统,调节自然采光,最大限度减少照明能耗。在能源方面,国家体育馆将采用水源热泵技术,利用地下水作为冷热源,通过向水体放出热量或吸收热量作为空调的冷热源,不消耗水资源,不会造成污染。在空气质量方面,国家体育馆室内将增加空气净化功能,90%的空间内将具有空气净化能力,并装备传感器,实现自动调节新风。

首体区域整体打造运动园区

首都体育馆于1968年建成,在服务过2008年夏季奥运会后,这座老场馆将再度转换身份,承担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两项重要比赛任务。首体的外观从传承保护出发不会有大的变化,但内部将通过最新的声光电技术实现“最美的冰”的理念。它不但可以在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和短道速划赛时营造梦幻的竞赛体验,也为赛后吸引群众性冰雪运动体验提供优异的运动氛围和观众视觉引导。

根据改造方案,首体区域将整体打造为运动园区。改造后,将形成首都体育馆一个竞赛场馆、首都滑冰馆和首体综合馆两个训练场馆,以及综合训练馆、运动员公寓和赛事中心三个配套场馆,共6个主要建筑为核心的运动园区。

本报记者 赵语涵

  • 编辑:贺媛媛(实习)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