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丝带最初设计只有8条“丝带” 新地标讲述北京城市“进化史”

  • 2022-02-08 09:58:30
  • 北京晚报

本报讯(记者孙杰)2月6日,在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的“双奥之城·看典”直播活动中,来自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重量级嘉宾走进直播间,带领观众“云”游国家速滑馆和大兴国际机场两座新地标,向观众讲述北京地标的故事,讲述北京这座城市的“进化史”。

冬奥会开幕,让北京再次吸引全世界的目光。作为冬奥会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有着“冰丝带”之称的国家速滑馆自开建之日起就吸引所有人的关注。这是一座颜值高、科技含量极高的运动场馆。国家速滑馆设计团队负责人、北京建院副总建筑师郑方表示,“冰丝带”的设计来自冰和速度结合的概念,之所以有如此“高颜值”,既离不开透明度极高的玻璃材质,也离不开设计团队自主设计、研发的全新结构系统——单索支撑曲面幕墙的异面网壳结构。

冰丝带建筑外围有22圈“丝带”,成为整座建筑的点睛之笔。郑方说,在最初的设计草图里,只做了8条“丝带”,但电脑模拟效果不理想。后来不断修改设计,一度加到50多条,那时候丝带细得像纱一样,又走到另一个极端。一时间,不知做何取舍。后来设计团队想到,冬奥会在2022年举办,不如试试22条丝带的效果,没想到,22条的“丝带”数量在速度感表现、工程建造难度和远近视觉上,都达到了最佳效果。“这也预示着,2022年注定是一个‘刚刚好’的年份。”郑方说。

2019年9月底,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很快成为全国网友们争相追捧的“打卡地”。在“双奥之城·看典”活动中,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设计团队负责人、北京建院副总建筑师王亦知表示,虽然网上有很多大兴国际机场“世界之最”的说法,但很多都不够严谨,真正称得上“最”的是机场以旅客为中心进行设计的原则。

“从很大程度上看,以前机场多少都是以飞机为中心设计。大兴国际机场以旅客为中心,第一次设计成放射形状。”王亦知表示,这样一来所有停飞机的港湾都是异型的,设计人员做了大量的分析工作,包括运用最先进的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来优化设计,以保证飞机运行的效率。

一座城市,总有一批具有时代象征意义的建筑来引领城市的发展。北京建院总建筑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胡越向观众介绍了四次北京十大建筑的评选和“双奥之城”体育地标的建筑成果和特色。胡越认为,一座建筑要成为北京的城市地标,不仅要充分体现首都核心功能,体现国家重大战略,同时还要能成为引领世界建筑发展的里程碑。

  • 编辑:张晓芳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