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师节 中医养生道

  • 2018-09-10 13:03:27
  • 京郊日报

近几年,来中医科看病的教师越来越多,其中以颈椎病患者最多,其次是咽炎及静脉曲张。今年暑假期间我接诊了8名中小学教师。由于长时间的伏案备课、批改作业等,久而久之便会出现头晕、手麻,脖子疼等症状。那么颈椎病到底是一种什么病呢?日常又该如何预防?缓解咽炎有什么妙招?静脉曲张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颈椎病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由于颈椎椎体增生或椎间盘发生退变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而引起的综合症候群。轻者头、颈、肩臂麻木疼痛,重者可致肢体酸软无力,甚至大小便失禁、瘫痪。病变累及椎动脉及交感神经时则可出现头晕、心慌等相应的临床表现。

起因

高枕未必无忧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得病如杯蓄水,一点一滴的积累终导致杯满则溢而发病。所以日常的点滴不良习惯都会影响其发病。比如说睡觉枕枕头,高枕未必无忧,长期枕过高枕头,易使颈部肌肉(斜角肌、胸锁乳突肌)受到牵拉,不但不能有效地消除疲劳反而有可能加剧这种疲劳,一旦当这种疲劳超过颈部肌肉、韧带的耐受程度,就会出现轻微损伤,局部水肿、渗出,产生无菌性炎症。从而表现出局部肌肉僵硬、酸胀、疼痛不舒等不适感。当然不枕枕头也不行,仰卧时枕头过低或不枕枕头不利于颈后部肌肉、韧带的放松,易使其肌肉劳损并引发颈椎曲度改变,影响动脉向颈部供血,导致颈椎病发生。

颈椎退行性改变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退变在所难免。这种退变首先从肌肉开始,表现为力量不足,功能下降;其次是椎间盘出现膨出或突出;继而出现骨质增生,或前、后纵韧带骨化、钙化等。

外伤因素 进行剧烈或不协调的运动伤及颈椎间盘及韧带所致。

慢性劳损 长期处于不良的姿势。颈椎的椎体及椎间盘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牵拉、挤压和扭转,导致颈椎椎间盘退变及骨质增生压迫脊髓及神经根引发颈椎病。比如教师,长时间的低头伏案姿势就会使颈后部肌肉、韧带处于被牵张状态,时间久了机体会产生疲劳感或酸胀、僵硬、疼痛等不适感。此时即应迅速调整体位、改变姿势。若不改变姿势,便会造成肌肉、韧带损伤,引发无菌性炎症,导致颈肌功能受损,诱发颈椎病。

气候因素 颈部受寒是诱发颈椎病的外部条件之一。因为局部受寒后血液循环相对缓慢,神经敏感性下降,肌肉出现不协调收缩,容易出现轻微损伤而水肿、渗出。而受寒后的水肿、渗出又不易排出反而易于继发机化、粘连,引发颈椎病。

预防

避免一个姿势过久

预防颈椎病就需要我们日常养成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积极、主动、正确的颈部功能锻炼很有必要。

避免一个姿势过久是预防颈椎病发生的很重要的原则。现如今人们经常使用电脑、手机,看书,看电视,驾车等,颈肩部始终处于一种相对固定的姿势,由于注意力集中在所做的事情上,所以经常会忽略颈部肌肉的警告信号——酸累不适感,等明显感到不适的时候,颈部肌肉局部就会出现轻度水肿、渗出,产生无菌性炎症,久而久之可引起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并诱发颈椎退变及椎间盘改变、骨质增生、韧带钙化,从而导致颈椎病。

要合理的枕枕头 枕头放置的正确位置应当是颈后,而不是脑后。枕头不是枕“头”而应是枕“颈”。只有以此为支点,才有可能使颈部处于轻度后仰位,有利于颈后部肌肉、韧带的放松,疲劳消除。

进行颈部功能锻炼 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防止颈部僵硬,增加颈项部肌肉力量,对维持颈椎稳定和防止颈肌慢性劳损有重要意义,从而可以更好地保护我们的颈椎。

问题

不同症状区别对待

颈椎病能完全治愈吗?

颈椎病可分为功能性与器质性两大类。功能性颈椎病经过推拿、针灸等治疗及颈肌功能锻炼,可以达到解剖学治愈。器质性颈椎病经过上述治疗及锻炼后,临床症状能完全消失,但解剖学改变难以恢复,仅能达到临床治愈。

增生的骨刺、钙化的韧带能恢复正常吗?能通过针灸、推拿消失吗?

骨质增生是指关节内软骨退变,不断骨化、钙化而成,俗称“骨刺”。本属正常的生理退变,但当其影响了周围的血管、神经、脊髓等,引起了相应的临床症状时、则为病态。保守治疗能改善、消除其引起的临床症状,但却不能使其变小或消失。韧带钙化是指正常韧带在急性或慢性损伤后不断机化、肥厚、骨化、钙化而成,机理同骨质增生相似,治疗结果亦相同。

膨出、突出的椎间盘能回去吗?

椎间盘膨出是指椎间盘髓核脱水、纤维环松弛后继发的椎间盘高度下降、直径增加,超出椎体外缘而言。本属于正常的生理退变现象,但当其影响了与之相邻的血管、脊神经、脊髓等,引起了相应的临床症状时,则属病态。椎间盘的退变除与年龄有关外,还与其周围的肌肉力量下降有关。当椎旁肌肉力量增强时,可减缓其退变速度,但却难以让其恢复原有状态。针灸、推拿等治疗虽能减缓、阻滞其发展,减轻、消除其引发的临床症状,但也不能使其完全恢复原有状态。

椎间盘突出是指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溢出,其程度较膨出更重,造成的影响更大。针灸、推拿等同样能减轻、消除其对脊神经、脊髓的刺激、压迫,减轻、消除临床症状,使其部分回纳,却不能完全使其复原,恢复正常。

咽炎

由于需要大量的语言表达来给孩子们授课,教师患上咽炎的几率远远高于别的职业。而咽炎给教师带来的咽部红肿疼痛,或干燥、异物感,咽痒等不适感觉,却是深深的折磨着他们。咽炎,中医为喉痹,多由素体肺肾阴虚,或风热喉痹反复发作,余邪留滞不清,伤津耗液,使阴液亏损,咽喉失于濡养,兼之虚火上炎,从而导致本病的发生。而教师长时间的口述授课,更加的伤津耗液,使阴液更加亏损,虚火上炎,而发为咽炎。而这种不适起初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未予治疗而慢慢发展成慢性咽炎。

预防咽炎妙招

老师们平时用嗓子是非常的多,所以为了保护自己的嗓子不要抽烟、喝酒以及吃太多辛辣的食物。

要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清洁及湿润,尽量不要使用粉笔板书。

如果出现嗓子疼、声音嘶哑的时候就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由于咽炎多为伤津耗液,我们就需要日常调养来补津液,清虚火,可以佐以金银花、菊花、麦冬、甘草等草药作为代茶饮。

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也是教师的常见病,由于教师长时间的站立授课,使脉络气血运行受阻,瘀结于下则为病。而要预防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就要尽量避免久站,或要间断进行伸膝蹬腿运动,或踝关节伸屈活动减轻浅静脉的压力。静脉曲张患者可以在治疗的同时穿弹力袜子或弹力绷带,但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弄破皮肤形成溃疡。(顺义区医院中医科 郎显兵)

  • 编辑: 邢爽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