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没有搞错吧,夏天还要“热养生”,夏天本来就热,再热养生不就中暑了吗?估计好多人都这么认为夏季需要“冷养生”,实际上,夏季人体毛孔呈开放状态,易受到冷风、邪气侵扰,导致体弱多病。所以,夏天要“热着过”,才是正确的选择。
夏天要学会“热着过”
中医讲养生要顺应时节,我们要顺着夏季阳气的规律,采取以热制热的“热养”法。
01
远离寒邪
饮食上,应注意少食生冷食物。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夏天就应该用姜等食物来温中散寒,把生姜、红糖一起冲泡后服用,效果更好。不要长时间吹冷空调、不要用冷水洗头洗脚、下雨天避免淋雨,因为冷水最伤阳气。
02
用热水泡脚
夏季湿气正当令,人的五脏六腑中属脾最怕湿,湿气阻滞在脾胃中,就会出现没胃口、爱犯困、没精神等表现。而夏天泡脚,正有助于祛除暑湿,让人精神振奋,增进食欲,促进睡眠。民间有谚语,“夏天泡脚,暑湿可祛”,说的就是这个理。泡脚时,最好选择较深的木桶;再就是水温,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一般以40度为好;泡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入热水,以免水温下降。
03
常洗热水澡
常洗热水洗澡可以将身上的汗液冲洗一遍,使毛囊及皮肤保持清洁,还可使皮肤透气,加快皮肤和肌肉血管的血液循环,使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机体排热,促进新陈代谢,使皮肤各部分获得营养。水温一般控制在30℃左右为宜。另外,洗后用热毛巾擦脸擦身,还能够排汗降温,使皮肤透气,让人感觉到凉意和舒适。
04
解暑要喝热茶
不少人夏天喜欢喝冰饮,其实较解渴的是热茶,尤其是一些清醇的名茶。通常饮热茶后,皮肤便慢慢发汗,而发汗能帮助体内热量散发。换言之,热量随即缓缓排出。但饮冰冷饮品,则热量较难在短时间内挥发,仍困于体内,只是口腔短暂时间觉得冰凉而已,未几又会觉得热。
不过,茶不可过烫,否则伤害舌头、口腔、咽喉和食道,对肠胃亦无益。

05
运动必不可少
中医认为,夏天运动可以加速体内的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免疫力。此外,运动还可以加强“热适应”,提高人体调节体温的功能,防止中暑和一些常见的热症。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可以选择慢跑、太极、跳操等方式。
女性的“热适应”比男性差,尤其身体属寒性体质的女性,更该注意保暖。中医专家认为,女性阳气不足,又以血为用,女性更要注意补阳气。因此,夏日里,女性不能受凉,在饮食方面要少吃生冷食物,多运动,达到出汗排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