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春色醉杏花:京城这些风物景观以杏花命名意境优美

  • 2020-03-26 10:39:45
  • 北京日报

户力平

又是阳春三月天,正是杏花绽放时。杏花是北京春季里最早开放的花卉之一,每至三月下旬便悄然盛放。老年间北京人观赏春色,以杏花为首,故有“京华第一春”之美誉。

据史料记载:远在元代,杏树已在北京地区种植,当时集中在齐化门外(今朝阳门外东岳庙一带),植杏树千余株,每到杏花盛开之际,便有文人墨客到此赏花,曾有诗曰:“上东门外杏花开,千树红云绕石台。最忆奎章虞阁老,白头骑马看花来。”

到了明代,“城东花事衰,郊西渐盛”,阜成门外八里庄的摩诃庵杏树多至千棵,有“繁花舞蝶迎人面”“繁杏春开十里田”之称,而位于白石桥松林庄的兴胜庵和香山碧云寺也是明代春日里观赏杏花的好地方。

明代香山的杏花最负盛名。《帝京景物略》称:“或曰香山,杏花香,香山也……而杏花天,十里一红白,游人鼻无他薄,经蕊红飞白之旬。”当时许多文人春日里慕名到香山观赏杏花,并吟诗作赋。徐贯诗曰:“岭松月挂上方晓,山杏花飞下界春。”李言恭诗曰:“杏花流水畔,僧舍夕阳西。”冯时可诗曰:“塔铃松鼓中天奏,杏雨槐云下界流。”而方拱乾的《香山入杏花深处》更富意境:“谁言花事未,红已雨成村。望欲晚依寺,心怜春闭门。”

北京有几处以杏花命名的风物景观,多富意境。

“杏花春馆”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位于九洲景区西北,雍正年间被称为“杏花村”,以唐代诗人杜牧《清明》诗中的意境造景。每到阳春三月,杏花烂漫,一派绚丽景象,皇帝或携后妃到此观景赏花,或邀宫廷文人到此以杏花为题吟诗作赋。乾隆皇帝很喜欢这里的景致,每至杏花盛开时,必巡游至此,并赋《杏花春馆》诗:“霏香红雪韵空庭,肯让寒梅占胆瓶。最爱花光传艺苑,每乘月令验农经。”

“春山杏林”为“西山八大处十二景”之一。八大处为佛教圣地,初春踏青,以春山杏林最美。寻香入林,但见虎头山上万杏齐发,花团锦簇,似瑞雪纷飞。清代《西山名胜记》称:“此处杏林不仅山上平地随处皆有,惟山上者当春日开花时,自下望之,更入画境。”民国时期旅行家田树藩有诗赞咏:“举目虎头峰,迤逦皆红杏。春山施薄粉,望之若仙境。”

“杏林春晓”为“沿河城八景”之一,位于门头沟斋堂镇,依山傍水,有大面积的杏林,时有“沿河城之美,四时皆宜,犹以四月杏花为盛”之说。每年四月初,灿若云霞的杏花如期而至,蔚为壮观。因地处山区,这里的春天要略晚于平原地带,故有诗人赞美:“沿河春色四月间,杏花报晓醉山川。尽放十里香四溢,潋滟枝头最陶然。”

“阳台杏云”是京城西北部阳台山的一景,历史上这里以“玉八达杏”闻名,为杏中极品。杏树依山而植,满山满坡,每至三月底四月初杏花盛开,一树春色,一片云霞。沿山路拾级而行,近观,朵朵杏花,色彩艳丽,花姿优美;远望,高高低低的山石间,一株株杏花悄然绽放,呈现出“满山杏花如烟云,千树万树耀眼迷”的景象。

京城还有一处以杏花命名的街巷:杏花天胡同。位于中轴线上的地安门外大街东侧。据《北京市西城区地名志》载:“初称杏花天。1965年定名为杏花天胡同。据传,胡同西口原有杏花天酒房,因酿造的酒香醇可口,故胡同得名杏花天。”

据传,顺治年间,有位“随龙入关”的王爷在地安门外建了一座花园,园中广植杏树,每至阳春三月,满园杏花盛开,香飘大街小巷,附近的人们将这座花园称为“杏花园”。光绪年间,园子废弃,形成小巷,时有山西人在街巷口开设酒房,初称“杏花村”,后依“杏花园”之名改称“杏花天”,1965年整顿北京地名时将这条胡同定名为“杏花天胡同”。

  • 编辑:张晓芳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