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时节,房山琉璃河镇贾河村,3000多亩梨花正值盛花期,就近的村民与专程从城里来的市民一起游走在梨花花海之间。每年这个时候,梨花文化周都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往踏青赏花。
“我们这里过去叫夹河,因为村南村北有河而得名,后来村里姓贾的人多,又改名叫贾河,并一直延续至今。”在一片相对安静的梨树间,村民贾建国借助大木梯爬上梨树枝头查看花蕾状况。此时相对清闲,一个月后就要开始疏果,那时才正式进入农忙时节。老贾说,300年前村里就开始种梨,相传乾隆微服私访至此口渴难忍,就叫随从摘来几个果子解渴,谁料品尝后觉得甘甜可口,封为“金门御梨”,每年进贡朝廷。附近村民从此也开始大面积种植梨树,如今这里种植面积过万亩,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一片百年梨园,也有了“京南梨乡”的美誉。
村里以此作为支柱产业,投资建成“京白梨大家族主题公园”。每年4月,这里就成了梨花的海洋,已连续五年举办“梨花文化周”和“生态采摘节”,去年共接待游客13万人次,消费收入达1300万元。
在村民看来,近些年流行的这些活动挺热闹,大家也很开心,但种好梨树才是根本。这些老树是村子的传统,是根。
本报记者 白继开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