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马河夏季投喂黑鹳行动开始了 小黑鹳有好吃的了

  • 2020-05-22 20:56:02
  • 北京晚报

本报讯(记者于丽爽)拒马河边的浅滩上,人们用石头围住小水坑,里面倒进一桶桶的泥鳅、小白条。过了一会儿,住在附近正在哺育幼鸟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出现了,一顿饱餐后,赶紧飞回悬崖峭壁上的窝里,把嗉囊里的食物反刍出来,喂食小黑鹳。

这几天,房山区拒马河一带,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的队员们正在对黑鹳进行投喂,帮助小黑鹳快快长大。今年,拒马河区域共有两个黑鹳巢穴孵化出了5只黑鹳宝宝。他们今年已经投喂了4次。

“眼下是黑鹳的哺育期,小黑鹳的白色绒毛正在慢慢褪去,已经长出了黑色的羽毛,体型接近大黑鹳了。正因为长大了,需要的食物也就多了。投喂的目的就是让小黑鹳的成活率更高一些,帮助小黑鹳快快长大。”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李理介绍。

投喂分冬季投喂和夏季投喂,根据每一年黑鹳的生长趋势和生活环境的变化来决定。冬季因为河流结冰,黑鹳觅食困难,为了帮助它们度过觅食困难期而投喂。冬季投喂以大个的、肉厚的泥鳅为主,以此增加黑鹳的取食量。夏季投喂以小泥鳅、小白条等为主,主要是方便大黑鹳捕食以后存到嗉囊里,回去反刍给小黑鹳吃。

冬季一次投喂量在50斤左右,供给整个黑鹳种群捕食。夏季投喂对象是孵化中的黑鹳家庭,每次投喂量在30斤左右。投喂过程中,绿头鸭等鸟类也会来“蹭吃蹭喝”,一幅共生的和谐景象。

投喂的食物也有讲究,小鱼小虾都是同一条河里捕捞上来的,工作人员在周边的农村集市上购买。投放的地点选择在黑鹳的觅食区和巢区附近,每次位置不固定。

“不同的野生动物有不同的保护方式。比如大熊猫,需要迁地保护,在一定的区域饲养,繁育出二代、三代后再放生。”李理介绍,但根据黑豹在拒马河边20年的黑鹳保护经验,黑鹳适合就地保护,就是在原有的栖息地划分几个重要的觅食和巢区,有针对性地进行保护。

经过20年的保护,拒马河地区的黑鹳数量已经从当初的屈指可数到现在高峰期达到70只左右。李理 摄

  • 编辑:张晓芳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