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将废塑料瓶变精美文创

  • 2022-01-05 15:58:59
  • 北京日报

空的矿泉水瓶能干什么?故宫博物院的“零废弃”项目中,9个废瓶子经过再造,织成约1米长的布料,再加入文创师巧思,制成印着精美中式花纹的围巾、绘着瑞兽图案的环保布袋、画着旋子彩画的眼罩等“绿色”文创。

故宫博物院昨天召开“零废弃”项目两周年总结会,数据显示,两年中,故宫垃圾分类回收率平均值达45%,人均垃圾减量率达89.2%,每年总碳减排量相当于7719棵树一年吸收的碳汇量。约3000位故宫工作人员、1100万人次观众和4万名导游参与了这一项目。

总结会上,矿泉水瓶重生的故事最吸睛。每天,故宫工作人员会定时收集垃圾箱里观众丢弃的矿泉水瓶。垃圾分类运输车会定点将其带走,这些瓶子要洗一个90℃的“高温澡”,之后被压成“砖块”。而由“砖”到文创产品,过程堪称繁复。目前市面上的矿泉水瓶多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塑料。废瓶首先要被打回原形——PET颗粒,通过再循环技术变成可塑性强的丝。最后经过约8天的整经,合并成大卷。经测算,每9个瓶子可以织成约1米的布。文创师再利用这些环保布制作丝巾、包和眼罩等产品。大约每8个废瓶可以制成一个约40厘米见方的环保布袋。

被回收的垃圾还变成了其他“宝贝”。艺术家韩美林团队利用故宫回收的塑料瓶身和瓶盖、吸管和用过的咖啡纸杯等,打造了福牛雕塑。故宫箭亭广场的零废弃堆肥花坛,种植了二十余种北京本土植物。专家介绍,这就是一个微型生态系统——堆肥箱将园林垃圾腐熟为有机肥料,昆虫屋吸引益虫,蚯蚓塔培育蚯蚓,生态水钵收集雨水为昆虫、鸟儿提供水源。

故宫“零废弃”项目自2020年1月启动,项目推进过程中,故宫对职工开展了多样化培训和激励,推进“零废弃办公”。未来,该项目还计划开展青少年科普活动等。

  • 编辑:党思洁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